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课题《富水软弱地层轨道交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研究》结题专项会在津召开,会议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相关人员主持,集团公司科研技术部、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课题组成员到会汇报。
《富水软弱地层轨道交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研究》是天津市轨道交通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由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一是轨道交通工程高架桥梁装配式结构研究;二是轨道交通工程结构工厂化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研究;三是轨道交通工程装配式施工技术研究;四是BIM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产生研究成果包括: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标准2项;发表论文13篇,核心及以上13篇;完成人才培养职称晋升8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4人;发布公司级工法2部等。
经济及社会效益:通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研究,现场使用预制拼装技术相比传统工艺技术可节省工期8个月。节省吊车等设备租赁费6台×3万元/月×8个月=万元,节省周转材料模板、方木、支架等万元。减少文明措施费万元,减少劳务费用人×元/人×天×8个月=.6万元。总计节约工期8个月,节约各项费用.6万元。除经济效益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改变了传统工艺按序施工的方法,绿色、环保、节能,减少施工用地,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节省现场施工劳动力等社会效益显著。主体结构预制构件模块划分图自动喷淋系统-维养全自动管理
“双U+箱型”悬拼吊机示意图
BIM+3D打印技术
构件存储、运输管理
向左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