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两个零疫区的协作澎湃在线

                            

2月的最后一天,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务工人员,24小时跨越公里来到天津市静海区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他们将在这里开启年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看着新来务工的工人们拎着行李箱排队进宿舍,让爱玛天津工厂厂长王俊生心里乐开了花。

零疫区招工填补复工人员缺口

3月是电动车销售高峰期,去年这个时候爱玛每天的订单量超过辆。今年受疫情影响,复工和销售高峰重叠,意味着订单量猛增,人员却紧缺。

爱玛静海工厂原有近名员工,2月17日复工时,陆续从全国各地返岗的只有多人。又因返岗后需要隔离观察,能立即上线生产的工人只有几百人,即便全部人员上线,工厂还有将近人的用工缺口。

如今,已经开启了3条半生产线,日产能只有多辆,远远达不到订单需求。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与天津市静海区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单位。春节前,静海区人社局在镇原县举办了“年春风行动暨静海区对口帮扶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镇原县积极动员农民工特别是建档立卡人员外出就业,但输送工作因疫情而暂缓。

幸运的是,静海区和镇原县都属于此次新冠肺炎“零疫区”,当接到天津静海区可以“点对点”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后,镇原县立即组织招工宣传、筛选,同时协调当地卫健委进行体检。

数天内,镇原县年龄在45岁以下的务工报名人数就超过人,第一批名工人先行出发,后续还将继续组织第二批、第三批务工人员输转。

跟随名务工人员一起前来的,还有镇原县城乡就业服务局副局长袁新宇。袁新宇是第一次来津,她要帮助家乡有务工需求人员实地了解天津,实地探访用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据介绍,这名工人进入工厂参观体检后,先休息两天适应环境。然后接受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培训,再进入车间进行安全、工种培训,最后将他们分到各个班组,班组细化人员分工。

按照正常流程,5天内这些工人将可以上线操作,届时爱玛生产线可以扩展到6条,日产能比目前提高一倍。

为了疫情防控需要,生产线上工人之间距离拉长,人与人之间设置了隔离帘,每天至少四次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安全。

异地就业助力脱贫

当爱玛员工为曹永强测量体温时,他一边伸出手一边满怀信心的说:“离开甘肃老家前体检完了,我们镇原县和你们这都是‘零疫区’,放心。”

一个星期前,曹永强夫妻俩接到镇原县城乡就业服务局发布的天津市静海爱玛集团急缺工人的招聘信息。之前,他在一家煤矿做了挖煤工,每个月多元的工资,但住宿条件太差。挖煤工作条件艰苦,每天一身“黑”,工期不稳定,整整一年时间只干了半年的活。春节前,曹永强回到镇原老家,想着年后重新找一份工作。

突来的疫情打乱了曹永强的计划,夫妻俩在家闲了一个多月,家里的积蓄不多了,找份稳定的工作迫在眉睫。

“包吃包住、15天带薪假期,平均月薪元以上……”天津静海爱玛集团的招工条件打动了曹永强。他拉上妻子,一起东行。

经过24小时行程,大巴车进入天津市静海区。马路变得宽敞起来,路边是一排排厂房。曹永强擦了擦车窗上的寒气,试图看清每个厂房上的招牌。

进入爱玛厂区前,大巴车上所有人都要进行体温检测,经过短暂交接后,曹永强夫妇拎着行李下车。他们和另外一对夫妻共享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曹永强居住的屋内有阳台、卫生间,电器有空调、热水器,就连漱口杯、梳子、口罩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

这次与曹永强夫妇一起从镇原县到天津静海区务工的人员中,有98名贫困建档立卡人员。

据介绍,天津市静海区作为甘肃镇原县东西部协作对口扶贫单位,从年开始,双方启动劳务协作模式。年,静海区帮助镇原县当地63名贫困建档立卡人员完成劳务转输任务,协助当地人就近转移就业,协助人赴其它省市就业。

疫情的到来,使两地劳务合作模式有了新变化。把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与做好防疫期间的复工复产相结合,实现了受援地劳动力来静务工与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双赢。

今年,镇原县将实现全县脱贫摘帽,静海区责无旁贷。

(本报记者刘茜陈建强)

内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茜陈建强

原标题:《两个“零疫区”的协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dl/27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