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组织和领导放心,我将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尽百分百努力,做好汛期气象保障服务。”市气象台短临预报科副科长孙建元斩钉截铁地说。
8月3日,天津市气象局正式成立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并召集部分突击队代表举办了简单的组队仪式,孙建元参加了组队仪式,并进行了简单发言。随后,大家奔赴各自岗位,全身心投入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
得知该消息后,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职工纷纷加入,大家不计较是否被记录在册,只希望在关键时刻需要“冲锋”的时候,能够喊上他们去贡献一份力量。
“你去眯一下,我还能坚持”
8月23日夜间,天津宝坻、武清出现暴雨,蓟州出现大暴雨。
“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市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市气象台发布雨情增刊一。”“宝坻、武清、蓟州请升级暴雨预警为黄色”…
23日晚是孙建元值班,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气象一体化平台的各类监测数据,随时在天津气象监测预警联防群内发出相关提示,为各区气象局开展分区预警提供依据。
对于气象预报员来说,一年天、一天24小时无休已经习以为常,特别是短临预报员,因为担负着滚动订正短时临近预报产品和天气预警的重任,在值班的时候更是一刻不敢松懈,有天气过程的时候,在电脑前一盯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23日这天,市气象局启动了应急响应,短临预报岗也设置了“加强岗”,确保预报预警服务不出纰漏。23时许,孙建元对其加强岗位的预报员胡玲说:“该发的预警都发了,你先去眯一会,稍作调整,后半夜估计还有一场硬仗!”胡玲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放心地说:“咱俩一起吧,估计来了就是强过程,我还能坚持。”两人默契地相视一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当整个城市都在沉睡中的时候,她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气象数据监控平台,生怕一个不注意漏掉雷达图上的一块小回波,那火红火红的一片,揪着她们的心一整夜。
“用感情做好服务,才能让每条信息更有价值”
8月12日,京津冀地区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天津大部分地区也出现大到暴雨。作为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一员,苑超已经连续3天没有回家,从预报出此次过程到当日的应急响应,他全程参与。天气过程进行时,他是一名预警审核人员,雷电黄色、暴雨蓝色、地质灾害黄色……各类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都要经过他的审核与把关。苑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预警审核人员,不仅要有快速浏览文字的能力,更要有一眼就能看出对错的“慧眼”。因为在收到市气象台指令后,从预警信息编辑到发布,整个过程不能超过3分钟,因此他既要保持百分百的正确率,又要保证最快的速度。他时常挂在嘴边的是:“在我看来,每签发的一条预警信息,都是公众防范于未然的重要依据,我们每快1秒、哪怕是0.1秒,都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审核发布预警信息之外,苑超还带领着一支负责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