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年6月11日,镇江市和日本三重县津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两座城市的签字仪式也在这一天举行,当时的镇江市市长邓鸿勋和津市市长冈村初博分别代表双方市政府在友好协议书上签字。当日下午,日本津市代表团去焦山种植象征中日友谊长青的雪松两株,并立碑纪念。
津市是世界上城市名最短的城市,“津”的含义为港口,古称“安浓津”。
为什么镇江和日本“津市”,会结为友好城市的?我找到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1
镇江的外事交往,源于年镇江地区的“交际处”,负责外事接待工作,但此后没接待多少外来人员。主要是罗马尼亚、古巴、苏联、日本、缅甸等国蚕桑专家来镇江蚕业研究所参观考察。
没错,过去镇江的蚕桑业研究非常的牛,有时间会专门跟大家分享。直到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镇江才开始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这一年,镇江市被批准为全国乙类开放城市,开始设立“外事办”(这个时期的镇江市,是市管县制度)。
镇江和日本津市的结缘,源于年,那年的11月29日,日本三重县日中友协会长冈本文男率三重县民会议访华团首访镇江,向我市递交了时任津市市长冈村初博给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瘳承志要求建立友好城市的信件复印件,表达了与镇江结好的愿望。
“津市”是日本三重县首府所在地,是三重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一座风景旖旎的海港城市。
日本国的行政区划是都、道、府、县,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县,日本的县高于市,相当于我们的省。
自年即担任津市市长的冈村初博,有着清明的政治意识,对中国特别友好,在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后,一直就想和中国的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意愿。
此前,镇江的江苏农机学院(江苏大学的前身)与津市的日本国立三重大学搞过学术交流,有过交流基础;
冈村初博委托冈本文男访问北京时,向瘳承志递交了信件,中日友协时任副会长孙平化在会见冈本文男时向他介绍了同为港口型城市的中国镇江市。
看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就明白了,双方结为友好城市的基础,是大家都是港口城市。
80年之前,镇江经济很少对外成分,基本都是内销。80年之后,镇江逐步开放,开放的目的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从外面拉人来搞活市场,做贸易,扩大消费,搞三外(外贸、外资、外经)。
三重县民会议访华团经考察镇江回国后,冈村市长立即向镇江地区外办发来信函,正式提出和镇江结好。
这样的橄榄枝立即就得接了过来,年两市结好申请获国务院批准。
年2月,时任副市长的黄选能率首个镇江市代表团访问津市,得到冈村的热情接待。
同年6月9日,市长冈村初博、议长安藤正男率津市政府友好代表团,以及由津市各届人士组成的友好访华团一行35人专程来到镇江,与我市共同举行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签字仪式活动。
6月11日,冈村初博市长与时任镇江市市长邓鸿勋在结好协议书上签字,使津市成为镇江市第一对国际友城。当日,镇江市举行了有千余人参加的集会庆祝这一盛事,时任江苏省省长顾秀莲、日本三重县知事田川亮三等致电祝贺。
年的时候,有部央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很火,里面也记录了当时镇江的风情风貌,大家可以看一看,看的出当时镇江很不富裕。
话说长江里的镇江
02
镇江和津市结好之后,冈村初博将津市与镇江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视为其市长任期内最大的政绩之一,他对与镇江的友好交往合作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年至的十年间,冈村初博以市长身份又分别于年、年、和年的6月两市结好纪念日前后四次访问镇江。
这个期间,冈村初博做了很多工作。
和谈对象一样,镇江和津市互赠信物——镇江市向津市赠送梧桐树苗棵;
津市向镇江赠送樱花株,杜鹃花(津市市花)株(后来又赠送过不少花和树),又以极大的热情响应镇江创建的中日友谊梅樱园活动(即现在的“宝塔山公园”)。
此后十多年,津市来镇江的市民,已在梅樱园植树株,占该园日方捐资植树的65%,冈村还与镇江时任市长方之焯共同赋诗一首,在梅樱园内共建“镇江·津市市长纪念诗碑”,讴歌中日友谊。
津市向镇江图书馆赠送了册图书,建立了“津市文库”(有一年图书馆还做过一次展览)
礼尚往来,镇江向津市地区广场大厦赠送的“镇江三山”大理石浮雕,也成为津市市民观瞻的景点。
让人感动的是,年镇江遭受特大洪灾时,冈村初博在第一时间向镇江发来慰问电并带头个人捐款,津市各方共向镇江捐赠了万日元的赈灾款。
冈村初博在镇江访问期间,对镇江博物馆的收藏特别感兴趣,在年津市纪念与镇江结好十周年之际,经他主导,津市政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邀请并安排镇江博物馆赴日展出精品文物。
“古代扬子江至宝·中国历史文化都市镇江文物展”,成为津市乃至日本的一个文化盛事。
最难得的是,冈村初博顶住压力,在他即将卸任的年,向镇江赠送了一辆承载着两市友情的“津市·镇江友好号”北方大客车。(当时很贵重的)
冈村初博年卸任后,先后动了两次大手术。用他的话说,是因为在任期间用了太多的心力,以至郁积成疾,但他念念不忘镇江,只要身体许可,凡有镇江市代表团来津或津市举办与镇江相关的活动,他必到场与新老朋友见面。
所以说,津市和镇江结为友好城市,真的是真心实意的。
镇江后来给冈村初博授予了“镇江市荣誉市民”称号。
年,冈村初博又来到镇江,参观游览了南山风景区。
南山梅樱园里,老先生和镇江两位老领导一起种树。
03
年之后,津市每年都有很多政府、市民或文化交流团、经济团组来镇江。
80年代的日本,因为经济上比较强劲,消费力很猛,组团到周边国家旅游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当时镇江的旅游性价比也确实比较高。
日本游客对镇江的园林(日本人还是很喜欢园林艺术的)、镇江美食特别感兴趣。
当时镇江有限的几个具备外事接待能力的宾馆,特别是一泉饭店,接待了很多日本游客。
我收藏的一份一泉饭店80年代的菜单,上面除了有接待日本游客的菜谱,还有日本游客的留言。
如今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镇江也向津市派遣了政府、市政建设、食品加工、中小企业、建筑装潢、财政金融、农业、医疗、文物展览等团组。同时,还通过津市派遣了很多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专业研修生,学成之后,回来都成了技术骨干。
镇江地方产品,曾两次在津市松菱百货商场举办展销。
通过津市,镇江也拉了不少日侨到镇江来开设合资公司。
经过初期探索,镇江人不但撩开了外向神秘的面纱,增强了开放意识,还了解了国际行情,学习了很多,这也为镇江迈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
津市是镇江的第一个友好城市,
从记录上看,它对镇江的感情非常深,
也是镇江开放接触外面世界的第一个城市,
希望这棵友谊之树枝繁叶茂、代代相传。
资料来源:镇江外事办网站资料及《镇江,在江河交汇处升起》一书的内容
小李探花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