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津市市毛里湖镇双坪村集中育秧基地,10多名农户围着早稻秧苗议论纷纷。种植大户洪振乐津津乐道:“集中育苗、集中旋耕,仅这两项,每亩就可以节约元以上的成本。还有农业专家把关,今年是种粮的最好时机。”
为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农时稳定粮食生产,在落实发展双季稻政策基础上,津市市毛里湖镇又拿出30万元资金,采取集中育苗、集中翻耕方式,扶持水稻生产。镇政府统一采购种子及其他农资,组织专业农技人员全程技术指导,由各村专业合作社分片集中育苗,同时以“垫付”方式,解决农户在育秧期间种子、肥料、药品等资金问题,让农户安心生产。
毛里湖镇统一协调30台农机组成15支服务队,对农田成片翻耕。“以前稻田翻耕,每亩需要元,这次集中翻耕,每亩降至80元,带来了便利。”流转亩稻田的种植户黄肥治高兴地说,单这一项,就给他节省不少资金。
毛里湖镇还组织余名志愿者清理水利沟渠,累计清淤60余公里。“今年推广双季稻亩,比去年新增亩,预计粮食产量可新增多万公斤。”毛里湖镇党委书记袁超伦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湖南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