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慎重撤县设区”,风向变了?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透露了一个重要政策导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部分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超大城市要划定并坚守城市开发边界,慎重撤县设区;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导过度集中的资源要素逐步有序转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通过推进交通一体化,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这段话最核心的是6个字——慎重撤县设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林拓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国对于撤县设区的态度其实一直较为慎重,而此次发改委的表态预示,我国今后的撤县设区会更加慎重。
在中国,行政区划一直是个既深又浅的问题,地图上看似简单,仿佛只是将一块土地划到另一块,实则需要背后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机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区划调整,涉及省、市、县的三角关系。
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会发现,“县”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市”作为行政概念出现的时间则非常晚近。中国最早设置城市,采用“切块设市”的方式,单独切出一块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作为城市,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全面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央、省、地级市、县、乡的五层政权体制。
正因为历史上“市”和“县”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因此一度有专家在各地不断撤县设区时担忧,“市刮县”现象会重新抬头,对于县来说,一旦并入市区,独立性可能丧失,很多决策权将被市里上收,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大打折扣。民间也一直有声音认为,有些城市撤县设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统计数据好看,或者是“凑够人口”来满足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口门槛。
林拓认为,撤县设区相当程度上有助于疏解人口,建立多中心格局,缓解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规避公共卫生等城市风险,但撤县设区仅是做了“上半篇”文章,更重要的是“下半篇”,需要通盘谋划,全市域的整体统筹与新设区的主动作为两者应当相得益彰,战略性地将资源进行重新优化布局,尤其是与民众相关的公共服务资源。当前正在着力推进撤县设区后的验收与评估工作,今后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效应。
有些民众诟病撤县设区,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很多城市的案例中,即便将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相对不稠密的县域划入了市辖区内,由于历史发展的差距,人口和产业仍然高度集中在旧有中心城区的现象,新建立的市辖区不仅人气低落,甚至人才和产业的流失可能还加剧了。这样一来,不仅没有做到疏导的功能,反而令一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更加集中,很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有分析认为,新城区的建立,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是为了将人口和财权“抢”过来;人口的疏解,也不应该是为了把中心城区的人口“赶”过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规划布局,在当地建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制度,才能实现更加良性健康的城市发展。
津澧合并推进得怎么样了?
00年年底,常德市官方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常德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津澧融合,实施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形成“一城三区”的主城区发展格局。00年8月,常德市委政研室课题组《关于推动常德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思考——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提出,津澧新城要突出“融合发展、边融边合”。“融”的方面,核心就是一体化,内容就是规划同编、园区同建、设施同城、服务同等,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是,行政体制障碍不突破,融起来就会阻力重重。如何突破?关键的关键是要创新推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即变“市统筹、县为主”为“市指导支持,县联合推动”的体制机制,明确市委市政府对一体化的宏观指导、政策支持、监督考核职能,明确津市市、澧县为推进一体化执行主体并负主体责任,完善以县为重心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津澧两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市县合力。“合”的方面,要以推进津澧新城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支持,推动实施津市、澧县行政合并,从根本上破除津澧融城的体制障碍。目前这方面我们已有很好的政策条件和工作基础,应抓紧汇报争取,确保津澧行政合并早日实现。另外在00年10月,澧县发改局回复网友关于“津澧融城”的提问时介绍,津澧融城作为两地人民心系已久的共同期盼,我们一直以此为工作重点,围绕“六个一体化”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效果,年《津澧新城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审批,津澧两地将基本实现一本规划管到位,一张蓝图绘到底。体育中心、汽车总站、澧浦高级中学、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出台了《津澧两地中考成绩互认办法》,实现两地中考成绩互认。开通了津市—澧县公交客运专线。两地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服务体系,统一了就医起付线,并实现医疗保险无差别报销。澧县发改局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六个一体化”思路,加大融城核心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津澧融城各项工作。至于网友提到的津澧合并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行政区划调整,需要省政府呈报国务院批复,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对接,争取早日进入上级议事日程。01年3月6日。有网友咨询津澧融城相关事宜,常德发改委回复如下:
市民朋友: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津澧融城工作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