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第三批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准这34家单位开展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近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公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34家单位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力争用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

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前期已批复两批34家试点单位,主要集中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

此次公布的34家试点单位中,包含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委、局);6家国有、民营大型企业;6所国内重点高校;12所部属科研单位及相关单位。

试点名单

1.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2.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

3.海南省交通运输厅

4.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5.甘肃省交通运输厅

6.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7.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局

9.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10.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1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2.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13.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14.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15.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16.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东南大学

19.大连理工大学

20.北京交通大学

21.武汉理工大学

22.长安大学

23.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24.中国船级社

25.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26.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27.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28.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9.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30.人民交通出版传媒管理有限公司

31.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32.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33.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34.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那么,试点工作如何开展?目前已有几家试点单位提出了新的想法,一起来看看:

01武汉:将“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列为当前及以后交通运输工作目标指引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强国建设工作,国家部委也看好武汉发展,支持武汉申报交通强国试点城市,合力支持疫后重振。《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列为当前及以后武汉交通运输工作目标指引。

目前,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已编制完成《交通强国建设武汉市试点实施方案(初稿)》,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目标,坚持交通引领、支撑城市发展原则,积极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从国际通道、公交都市、应急物流、智慧交通等四个方面,加快建成“超米字型”高铁网络、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方面,坚持西向拓展、东向延伸,构建国际直达、联运大通道,进一步完善中部陆海大通道,积极打造航空客货双枢纽、铁路综合节点性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全域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加快主城联网、新城通达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超大城市高水平公共交通体系。

多方协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方面,在全面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物流保障的工作经验作法基础上,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形成“一个平台、两张清单、三级配送网络全覆盖”的应急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武汉市应急物流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城市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创新应用方面,以“数据链”为主线,加快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和智能化应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高效城市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创新应用平台。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发展格局下,交通是打造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的基础。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将为武汉打造“五个中心”提供“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坚实交通保障,有助于落实国家战略、支撑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满足人民需求。

下一步,武汉将围绕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加快建设航空客货双枢纽、铁路综合节点性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一通道、三港、五体系”建设。力争用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并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广。

02甘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将为甘肃交通运输部门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甘肃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和工作平台,也将为做好“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进全省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内容、明确方向,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交通运输领域开篇点题。

03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据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输产业将依托“3万吨级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研究与应用”“散货码头全流程粉尘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等9个项目,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筹安排,科学组织实施试点任务。

利用1至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至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在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典型成果,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体制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运输人才,切实推进公司运输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实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为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03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持续调整产业结构

据了解,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将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点任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深挖路域产业、航运建设产业价值,提升发展质量,为重庆市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内河水运集约绿色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战略提供强大助力。

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全部落地,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印发。在“总体要求”一栏,文件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

时隔仅一个月,交通运输部确定第一批13家交通强国试点单位;当年年内,再度追加21家为第二批试点单位,总数达到34家。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充当“试验田”的角色,所担负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

年5月19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试点单位将围绕四大领域22个试点项目,开展试点工作,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效。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贵州和山东两地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率先公布;此后两个月,交通运输部先后公布了辽宁、湖南、河南,以及新疆、河北雄安新区、湖北建设方案的批复意见;此后,剩下5家试点方案的批复同时放出。

至此,年公布的第一批13家试点方案已全部批复落地。具体来看,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及试点工作安排,交通运输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重点工作。

第二批21家试点也积极行动。截至目前,第二批试点已通过或印发本地关于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01国际枢纽“成群”,粤港澳大湾区“腾飞”。

综合交通枢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载体,《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实施路径上看,其首要是“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核心,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以深圳为例,在已公布的第一批建设试点中,其先于广东省获批。根据交通运输部给深圳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深圳意见》),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是其第一要务。

《深圳意见》中明确支持深圳新增国际航线,3至5年内超过条,机场国际旅客占比达到20%。同时还提出,要“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

《深圳意见》中给出的条国际航线目标,相当于未来5年内要比现在翻倍。这不仅将大幅度提高深圳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更为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供了一个落点支撑。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指出,世界级城市群民航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机场群”支撑“城市群”。在他看来,“成群腾飞”的作用,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演变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甚至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吸引着众多相关行业聚集到周围”。

02轨道联通“世界港”,长三角将“更立体”。

从第二批试点名单来看,除了广东省和深圳市同时入选,福建省和厦门市、浙江省和宁波市也同时在榜。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作为第二批试点之一,格外亮眼。

在交通运输部关于浙江省开展构筑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中,35次提到宁波,14次提到舟山港。

其具体节点目标是,3至5年,宁波舟山港基本实现一体化管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现代化枢纽港、一流航运服务基地、一流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油品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根据目前公布的批复意见,“浙江方案”明确将建设方便快捷的干线网,构筑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同时打通“陆海”,打造义甬舟陆海统筹双向开放大通道。“江苏方案”中也强调,将“构建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轨道客运系统”。

未来五年,一个更立体的长三角又将激发怎样的区域能力,值得期待。

0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突围”。

与粤港澳和长三角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提升空间显然更大。

蜀道难在很长时间制约着成渝两地的区域开放。在成渝动车组开通前,成渝航线“火爆”了19年;天府国际机场开通后,成都将成为北上之后,第三个拥有两个4F机场的城市。

尽管“四川已是交通大省,全省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二,公路网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打通与外界的连接,尤其是高铁连接,仍待努力。

年,建成出川大通道38条;年,55条;年94条;再用15年时间,全面建成全国一流交通强省,到本世纪中叶要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与以往需要签署专项合作协议相比,“交通一体化”之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有望更加“润滑”。

交通建设加持下,这些枢纽城市“一旦进入了上升通道,进一步晋升是非常容易的”。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年杂志

编辑:陈露

审核:潘永辉孙世玮涂胜男

来源:养护与管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xc/24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