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山西省辖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
这里的真武庙(亦即玄武庙)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区三里许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其状如龙,故俗称九龙庙、九龙头。居势高峻,三面临空,形状似岛。又因岗头遍岭是青松翠柏,紫的清幽,故远在清乾隆以前就有“卧麟岗”之称。清咸丰十一年,崇文社王照离等人在创建崇文阁、纯阳洞时方题名“麟岛”。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这里还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
郤缺:
郤缺,姬姓,郤氏,名缺,谥成,即郤成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东周时晋国冀(故里在今河津范家庄一带)人,因其食邑在冀(今山西河津东北),又称冀缺。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时期(前年—前年),政治上主张德治,从政多年,历事数君,未见失误,是晋国史上少有的稳健的政治家。
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句丽,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董其武:
董其武,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团团长、第35军旅旅长、第65军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姚以价:
姚以价,山西省河津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后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年毕业回国,在山西督练公所任教。因治军有方,在新军中享有极高声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策划响应。10月28日,杨彭龄、张煌等推举姚以价为义军司令。10月29日凌晨,起义正式发动。参加起义的八十五标一、二一营官兵在狄村广场聚众誓师。姚以价声情激越地历数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外患日深的情势,大声疾呼:吾辈身为军人,理当奋起救国,与满清决一死战,为亿万同胞雪耻复仇。全场官兵群情激奋,誓死杀敌。姚以价随即下达了攻占太原的作战命令。命令下达和宣布军纪之后,起义部队即兵分三路向省城进发。拂晓时分,义军前哨从新南门破关而入,直扑巡抚衙门,驱散抚署的亲军卫队,将巡抚陆钟琦、协统谭振德乱枪击毙。太原起义宣告成功,姚以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年姚以价因病逝世,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邓国栋:
邓国栋,河津市东黄村人,年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早期党的领导人之一,河津籍第一个中共党员。年,邓国栋在东黄村组建了河津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并在闻喜县创建了河东第一个共青团支部。
李亮工:
李亮工,河津县城南关人。名李镜蓉,别号亮工,著名文学家、教授。尤精于文学训诂声韵之学。
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字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遗著有《音韵学手稿》(山西大学中文系讲授稿石印本,及石印本增订加注手稿本),《说文解字注订》,《说文解字手稿》、《尔雅新义手稿》(已订本、未印)、《左氏春秋疑问札记》(已订本)、《左氏春秋疑问答手稿》(已订本)、《章太炎(文始)注释》、《篆书三字经墨迹》等著作。
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其具体事迹,详见小编早期作品)
当然,河津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河津历史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