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请教您一些村里的事情,希望您能继续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村里的各项工作。”
“晓乐呀,咱们村是一个纯农业村,要想带动群众致富,关键还是要发展乡村产业……”
这是赵家庄街道义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晓乐与前任书记薛启民的一组对话。
“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拼搏、有想法、闯劲足,还具有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这些天,我们这位小薛书记时常拉着老党员、老干部询问村里发展情况,并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新路径。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薛启民说道。
33岁的薛晓乐是一名新上任的村“两委”干部,连日来,他奔走在村委会和部分老干部、老党员及村民代表的家中,同大家一起商讨、谋划村里发展路子。
基层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村干部是主战场上的重要力量。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完成后,新上任的“两委”干部迅速进入角色,紧盯民生实事、发展要事,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凝聚民心,努力办好“开门第一件事”,亮出了新一届“两委”班子的精气神。
城区街道府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薛亚云今年28岁,上任以来,她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矛盾协调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服务基层;樊村镇西磑村35岁的村委会委员马康宁立足本职工作,通过日常巡护、广播播放等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腔腔沸腾的热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充分体现了基层干部的新气象、新活力、新作为。
此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我市严格按照换届人选标准要求,结合村(社区)实际情况,坚持从“派”“请”“找”方面多点发力,让一批政治素质好、服务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年轻人带着先进的理念、一身的本领,与基层群众一起共谋发展振兴之路。
目前,全市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平均年龄为44岁,实现了班子成员“三升一降”(学历层次升、年轻干部比例升、一肩挑比例升、平均年龄降)的目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4.9%,比上届提升33.8个百分点;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25.9%;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占比96%、社区“一肩挑”占比%,为强化基层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来源:河津市融媒体中心
图/文:史甜甜
作者/来源:河津市融媒体中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