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湖南就是牛逼,竟有这么多座“小南京”、“小上海”和“小香港”!!
小南京湘西浦市古镇浦市古镇,它是湘西的一道静谧而古老的风景,它位于湘西泸溪县南35公里处,它是湘西的四大名镇(浦市、茶峒、里耶、王村)之一。
浦市镇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曾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商贾云集,灯火万家,故而被称为湘西的“小南京”。
怀化洪江古商城洪江古商城位于怀化市洪江区;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它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全国罕见,又被誉为《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
它古时的名头很大,有“湘西明珠”、“小南京”、“小重庆”、“西南大都会”的美称,为湖南重要的商贸中心。
常德津市津市因靠洞庭,水运便利,为湖南六大良港之一,从前是湘鄂边境和九澧流域的中心商埠,自古便是商贾云集。
抗战时期,随着武汉等城市的沦陷,洞庭湖水域局势紧张,而津市还能偏安一隅。因此,移民涌入,人口一度达到10万,使得津市商务超过益阳和湖北沙市,一度鼎盛。从而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湘潭市湘潭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湘潭城因水陆交通便利,商铺云集,绵延十余里,就有“小南京”之称。
又因,湘潭县是内地与广州贸易的运转地,是全国四大米市、四大药都之一,富甲全省。王闿运称其为“天下第一壮县”,获得“金湘潭”的雅号。
永州码市镇码市镇,位于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是瑶山古商埠。码市于咸丰年间建集立市。由于紧靠码头,水陆运输便捷。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沦陷,湖南省民政厅等机构迁入,市场更加繁荣,码市镇时有“小南京”之称。
小上海长沙汉江口镇宁乡县双江口镇位于宁乡县境东北部,湘江支流沩水下游,西接益阳,北临望城,距长沙市区30公里、宁乡县城3公里,紧邻长常高速宁乡互通,石长铁路、金朱公路穿境而过。
清代以来,汉江口以水运为主,镇共有五条街道,有大小两个水运码头,是宁乡县货物集散必经之地。历史上有“小上海”之称。
怀化黔阳古镇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素有“小上海”、“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
黔阳古城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年,较凤凰古城也早了将近千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句就是王昌龄写就于古城的芙蓉楼前。
株洲绿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此地自古为湘东门户,是原通往广东沿海之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
唐宋时期渌口商业就很发达,民国32年有店铺家、,有大小码头15座、,有船只多条,民间有“一总工,二总谷,三至六总红绿布,七八总瓷器铺”的说法,有“小上海”之称。
永州祁阳祁阳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是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祁阳名胜众多,风景宜人。
古老的祁阳城,每到夜幕降临,街市上便华灯初上,像南京、上海一样,千盏万盏,灿若繁星,人称“小上海”。
小香港郴州三十六湾地处湘南南岭的三十六湾矿区坐落在郴州市临武县境内,湘江支流穿行而过。被誉为“国宝”的香花石即是此地特产,拥有锡、钨、铅、铜、锢等9类22种矿产。
年之前,该矿区每年可以为临武县财政贡献一亿元,占全县三分之一,也因此,三十六湾一度被人称为“临武的小香港”。
株洲黄丰桥镇黄丰桥镇位于湖南省攸县东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今还有近60家煤炭企业,年产煤量近万吨,煤炭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经济。去年该镇财政总收入达到2.9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财政总收入上亿元的镇,当之无愧的株洲最富裕镇。
现在的黄丰桥镇,小别墅处处可见,被外人称为攸县“小香港”。
在历史进程里,许多城镇因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曾有过一段商业兴盛的繁荣史。为了记住这段历史,人们会予以这些城市“小南京”、“小上海”和“小香港”等称谓,用来彰显其城市曾在某一段时期里繁华鼎盛,也寄托了当地人的守望和期盼。
▍内容来源:大湘西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综合编辑:长沙潮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