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起聂妈妈的味道,
我们开车半个多小时
也会从古镇赶过来。”
……
吃过聂妈妈牛肉粉的客人这么说。
位于港口星港名都购物广场
的聂妈妈牛肉粉馆,
就这样靠着这口耳相传的舌尖味道,
像滴入水中的色彩,
迅速地渲染开来,
将人们日常的饭桌变得更丰富多彩,
更有滋味,
更能带着“家”的味道。
一锅炖粉,汤是精髓
聂妈妈牛肉粉馆掌勺的
真的是聂妈妈,
年轻时就因为爱做美食,
在常德当地经营着美味食馆。
退休后随着女儿来到中山,
待儿孙长大了也始终忘记不了对美食的惦念,
“干脆开了这家牛肉粉馆,
专门做我们津市的传统美食,
这里不仅是家里人的自家饭堂,
还能为更多在外谋生的孩子们,
提供一口家乡的带着亲情的味道。”聂妈妈说。
如果没有到过聂妈妈,
我还真不知道米粉在常德津市
还有炖着这种吃法。
架上一只精致的炉子,再将一钵子牛肉汤端上来放到火上,等待着钵子里牛肉汤开始咕噜咕噜的时间,便是等候着美味酝酿的时候。据聂妈妈介绍,这里的牛肉汤底都是用几十种中草药搭配熬制的,茴香、大料、丁香、草果等多种香料,增加了汤汁的香味外,更有去除牛肉腥膻的作用。而这些草药的搭配,也考虑到了食对身体的滋养,力求做到补而不腻,润而不燥。
不一会儿,随着火力到位了,牛肉汤中的香气四溢,空气中开始满是牛肉的香气。聂妈妈说,通常可以先将钵子中的一些牛肉吃掉,然后再下粉和其他的配菜。切片的牛肉其实早已有了滋味,经过小段时间的炖煮后滋味更甚,入口有嚼劲,咀嚼间汤汁溢出,让口腔中充盈着香气。吃着牛肉的我,早已按捺不住觊觎着炖在汤中的一钵圆粉了。
粉下到滚烫的汤里,
不需多时就可以吃。
在慢炖的过程中,醇厚的牛肉汤汁
早已融入到米粉当中,
香味悠长。
经过炖煮后的圆粉,滋味上有着丰富的层次感。米粉的清香里带着牛肉的鲜香,牛肉的鲜香里还包裹着香料的醇浓。轻轻嘬一口蘸满浓香汤汁的圆粉,柔韧筋道,汁浓味厚,再吃一小块炖得酥烂的入味牛肉,微辣甘香,香而不腥,馥郁而不油腻,再加上各式香料食材的加持,回味无穷。一钵炖粉的好与不好,全因为粉要正,肉要味,汤要鲜香。对这股子飘散在空中经久不散的牛肉香,食过总是难忘,也因此聂妈妈牛肉粉馆中的回头客总是极多。
在聂妈妈炖粉好吃,
好吃的却不止炖粉。
同需小火锅的可以有鲜肉云吞、牛杂炖粉,而可炖可汤的则有老坛酸菜粉、酱汁肉丝粉、牛杂粉、清炖牛肉粉、三鲜粉、红烧牛排粉、麻辣牛肉粉、红烧牛肉粉、麻辣牛肉粉等多种选择。“店里最经常来的还有家庭客人,都带着小孩子,就不适合吃太辛辣的口味,所以我们这里还有三鲜粉、清炖牛肉粉等非常适合小朋友口味的粉。有一个叫心遥的小女孩就因为爱上了我家的三鲜粉,每星期都要让妈妈带着来吃上几次呢。”说到这里,聂妈妈脸上洋溢着慈爱,就像说到自家可爱的小孙女。
各式小吃,都是家的味道
趁我们吃粉的空当,
服务员还给大家上了各式让人垂涎的家乡小吃,
色香味俱全,
看得人口舌生津。
津市板烧生煎锅饺、烧卖、
长沙臭豆腐、长沙大香肠、
大骨海带汤、娃儿糕、卤豆腐、卤鸡蛋……
满满摆了一大桌子,
特别像过年过节时长辈招呼晚辈吃饭时的亲切,
生怕不够吃,
总是倾尽所有地给。
好久没有吃到臭豆腐的我,在这里肯定第一口尝的便是那一口“臭”的香滋味。可不要小看这“黑”里俏的臭豆腐,其中含有的植物性乳酸菌和酸奶中的一样呢。摊档上的臭豆腐不敢随便吃,可妈妈手中卤制出的臭豆腐却很让人放心。聂妈妈牛肉粉馆里的臭豆腐,用文火将卤豆腐炸焦,再将一块一块的豆腐钻孔,灌辣椒油。吃起来辣味十足,焦香浓郁,“臭”中香鲜,让人一口一个都不觉多。
娃儿糕是津市当地的特色食物了。津市盛产稻米,人们就地取材,做成了娃儿糕。娃儿糕的做法是先把大米加水,细磨成米浆,再把水沥干,加入白糖,舀到蒸笼的半扁圆形模子里,盖上盖子,放在灶上蒸熟即成。自家做的娃儿糕,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没有辅以任何食品添加,有着食物最天然的味道。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稻米的清香扑鼻而来,咬一口清甜香软,让人口舌生津,仿若能涤荡口腔中的一切不适,还以朴实的清香。
在家里吃饭,怎能没有一款让小朋友内心“炸”开花的小吃的。聂妈妈最懂小朋友的心思,这里做的长沙大香肠,便是地地道道在长沙街头巷尾、最受追捧的著名小吃之一。它的做法看似也简单,将大香肠切花,再放置在油锅中炸至开花,蘸取特制辣椒粉后便可以了。炸后的大香肠色泽油亮、口感香醇、鲜味可口。其实不管大人小孩,都还是喜爱这口“街头”美味的。
除招牌菜之外,
还有其他小吃——
烧麦
煎饺
本篇报道刊登于11月30日《中山商报》美食版:
文图/记者闫莹莹
编辑/海影
素材来源/中山商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