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年龄
(一)入学年龄
年入学的适龄儿童应年满6周岁(年8月31日以前出生)。
(二)延缓入学
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于5月20日—21日持房本、户口本,向学区片所属学校提出申请。
二、报名入学时间
年5月20日(星期六)、21日(星期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
各学校于5月12日开始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入学须知,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的具体操作方案和办理流程,家长朋友们请及时 (一)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
1.本区户籍适龄儿童依据户口簿(包括蓝印户口)、合法固定居所的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所属学区片学校登记入学。适龄儿童户籍的户主、合法固定居所的产权所有人或承租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2.本区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登记入学,由区教育局根据招生实际情况统筹安置入学。
3.适龄儿童户口为拆迁空挂户口、卖房空挂户口、集体户口等情况的,需将户口迁至实际居住地,人户一致入学。若适龄儿童父母、四老在津均无房产,需提供房管部门开具的父母、四老“天津市无房证明”后,由区教育局核实后统筹安置入学。
4.适龄儿童户口落至非居住性质房屋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周边学校资源情况,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除上述规定外,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还需满足《年和平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六年一学位”规定)相关要求。具体办法见本指南第四项。
(二)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入学
随迁子女在津入学,根据《天津市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教育实施细则》及和平区关于随迁子女学位申请相关规定,由区教育局统筹相对就近安排在公办小学就读。具体可参见《年天津市和平区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预约登记入学指南(小学)》。
(三)华侨子女、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子女等情况入学
华侨子女、港澳台同胞子女和外籍人员子女、军人子女入学等情况可咨询和平区教育局小教科,咨询电话为。
(四)残疾儿童入学
符合招生政策的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到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确实不能进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根据残疾类别和教育需求,由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实施送教上门服务。
天津市聋人学校
—、
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
、
天津市和平区培育学校
(五)民办小学入学
年,我区招生的民办小学有: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天津模范小学、天津市三毛艺术学校,具体招生办法见学校5月12日起公布的招生简章。三所民办小学招生需在网上进行预约登记报名,请家长登录yjrx.tj.edu.cn,按照首页“温馨提示”指引,选择学校提前进行预约登记。
根据《市教委关于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津教委〔〕20号)的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规范招生行为,统筹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区规划
按照中小学地域相对就近、初中招生规模与小学毕业生人数大致相当、学区之间中小学均衡度大致相当、学区之间中小学社会认可度大致相当的原则,将区内12所公办初中学校划定为三个学区,每个学区4所中学,对应若干所小学,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学区:
中学:耀华中学、第二南开学校、汇文中学、第十九中学
小学:耀华小学、劝业场小学、鞍山道小学、万全小学、哈密道小学、万全第二小学、万全小学(原兴安路)、模范小学
第二学区:
中学:天津一中、第五十五中学、第九十中学、汉阳道中学
小学: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中心小学、新星小学、昆鹏小学
第三学区:
中学:第二十中学、第二十一中学、第六十一中学、第十一中学
小学:西康路小学、昆明路小学、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新华南路小学、四平东道小学、三毛艺术学校、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
二、招生方案
(一)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特长生报名、专业测试及录取。
第二阶段:民办初中填报志愿,资格审定及面谈录取。
第三阶段:公办初中依据初中招生学区,采取填报志愿和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免试就近入学。
已被上一阶段录取的学生不得参加下一阶段录取。
(二)工作程序
1.初中特长生招生录取
(1)获得《和平区小学特长生认定证书》,且特长生证项目与招生项目一致的学生,可以申请填报一所志愿学校。
(2)初中特长生招生学校组织专项测试,依据学生专项测试成绩及多元评价成绩综合评定,确定录取结果。
2.民办初中学校录取
(1)选择民办初中的学生,可以申请填报一所志愿学校。
(2)民办初中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按照招生计划1:3的比例确定面谈入围的学生。
(3)各民办初中学校同时进行面谈,依据学生面谈成绩及多元评价成绩综合评定,确定录取结果。
3.公办初中学校录取
(1)选择公办初中和未被特长生招生学校、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可在学区内选择两所公办初中学校填报志愿。
(2)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当第一志愿报名人数少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时,直接录取;当第一志愿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以随机派位的方式录取。
(3)第一志愿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招生学校,其剩余计划考虑第一志愿未录取并且第二志愿填报该校的学生。当报名人数少于或等于该校的剩余招生计划数时,直接录取;当报名人数超过该校剩余招生计划数时,以随机派位的方式录取。
(4)未被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录取的学生随机安排在本学区内招生计划有余额的学校。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措施
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初中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实施学区化办学,构建学校联盟及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
学区化办学模式是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长担任学区长,在教学教研、课程建设、德育联动、信息支撑、考核评价以及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校际间深度合作。
学校联盟办学模式是将学区内优质学校与普通公办初中学校结成一对一学校联盟,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
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是学区内校际之间开展学科共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工作要求
1.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区教育局及相关学校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招生日程、招生结果、举报电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严明招生工作纪律
公办初中学校不得私自招生,不得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坚决治理乱收费。
民办初中学校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规范面谈程序和方法,不得组织选拔性考试,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招生。
进一步规范特长生招生工作,制定特长生招生办法,招收特长生比例严格控制在本区总招生计划5%以内。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履行义务教育管理责任,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大干部教师交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各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就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