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聚焦津市澧县发改局津澧融城推进工

津澧融城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津市发改局、澧县发改局联合发布

为贯彻落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函32号),促进津市、澧县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融合发展新格局,特制定津澧融城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常德新创业”为总揽,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促动、社会联动,联手推进规划、交通、产业、投融资、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努力把津澧打造成为新常态下澧水流域核心增长极,实现“洞庭第五极、市域副中心、澧水中心城”的战略目标。

▲规划图

2

基本原则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固守区域局部利益的思维定势,用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赋予的先行先试权限,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行政未合并的前提下,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破两地经济融合发展的瓶颈,展现津澧新智慧。

(二)同心同力,协同推进。坚持两地“一盘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合力推进,特别是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方面,共同发声、共同发力、共同争取,展现津澧新力量。

(三)以点带面,先易后难。从两地最容易达成共识、最能取得明显效果的项目着手,每年规划几件事,合力促成几件事,通过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步向津澧融城迈进,展现津澧新形象。

3

主要目标

通过优化津澧资源配置,加速经济融合,实现抱团发展,确立区域发展新优势,力争到“十三五”末,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实现无缝对接,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常德市域副中心、澧水流域首个中等城市。

4

工作任务

(一)实施“三规”一体化

在完成津澧新城城市总体规划审核报批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津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调整津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支撑的津澧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

1.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两地联手与区域经济研究院所合作,抓紧编制津澧融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和总体部署。

2.促进城市总体规划一体化。积极配合常德市政府做好《津澧新城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同时严格按照“一主两副三轴四板块”的要求,布局项目,落实好规划。

3.促进土地利用总规一体化。根据津澧融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两地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实施投融资一体化

加速推进两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稳固、统一、高效、规范的城市发展投融资平台,为津澧融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组建津澧新城联合投资开发股份公司。由津市、澧县政府共同出资,注册成立津澧新城联合投资开发股份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

2.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和信贷服务体系创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探索建立投资基金和PPP项目平台,灵活满足津澧新城联合投资开发股份公司融投资需求。

(三)实施产业一体化

紧扣津澧两地主体功能分区的规划,按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的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构建特色突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津澧两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

▲津市经济开发区一角。

1.联合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区。探索两地在融城背景下园区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土地租赁、“以地换地”或“园区飞地”等模式,加快澧县产业发展重心东移,与津市经济开发区有效对接,加速生产要素向园区倾斜,提高园区发展层级,力争年前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培育打造支柱产业。根据两地不同的园区产业规划和发展侧重点,进一步搞好入园企业合理布局,加快引进有支撑引领作用、能带动两地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澧县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医药医械、建材家居、服装服饰、新型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津市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健康食品、装备制造、纺织、盐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加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提高园区发展的竞争力。力争年津澧两地工业实现“、、10”战略目标,即津澧两地工业总产值过亿元,过亿元的产业5个,过10亿元的企业50家。

▲澧县经济开发区一角。

3.加快两地城市经济融合。在临津桥以西,羊湖口以东地段,建设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用于城市框架、商贸物流的拓展融合,实现津市城市建设重心西移,促进两地人流、物流、商贸流的无缝对接。

4.促进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围绕城头山、澧州古城、彭山、天供山、嘉山、药山、毛里湖、新洲古镇等景点,组建精品线路,定期组织津澧两地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进行宣传与促销,提升津澧旅游品牌形象。

(四)实施交通一体化

按照“对内通达、对外畅通”的要求,加强津澧城区主次干道路网及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和建设轨道交通、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建立互通互联、服务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道路交通规划图

1.联合争取轨道交通项目。两地积极配合,协同合作,共同争取常德—荆州、石门—津澧—安乡等轨道交通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笼子。

2.拉通“五横两纵”路网骨架。“五横”:新建沅澧快线2号大道,实现与津市九澧大道贯通;新建澧县纬十一路,实现与津市车胤大道贯通;新建澧县临江大道,实现与津市人民路贯通;升级改造澧县纬七路;升级改造津市工业园—澧县张家滩集镇—澧县乔家河集镇—澧县经开区西区的道路;“两纵”:新建沅澧快线1号大道张公大桥—新年段、沅澧快线津市5号大道。

3.建设客运总站。按国家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津澧汽车客运总站项目。

4.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搞好通用机场项目的申报与对接,力争年前建成县级通用机场,打造航空小镇。

5.建设澧水流域航运中心。完成澧水航道疏浚工程,打通津市至石首航道,将澧水航道升级为国家二级航道,实现澧水与长江的直接直通。实施津市窑坡渡、澧县戴家湾两个千吨级码头及澧水航运中心、锚地服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津澧两地通江达海能力,力争年前建成澧水流域中心港。

(五)实施生态环保一体化

以共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景观系统规划

1.完善城市生态环保功能。加快推进城市活水工程、海绵城市、城市生态公益林、澧州生态湿地公园、厨余垃圾处理及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项目,以澧水、澹水“两水四岸”为重点,联手打造沿江风光带,加快澧州新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

2.建设津澧城市防洪大圈。以50年一遇标准设防,重点搞好澧水、涔水、澹水等大堤加高培厚、拓宽加固及阳由垸吹填压浸、填塘固基等治理工程。

3.实施河湖连通五大工程。以优化配置水资源为目标,变水害为水利,重点实施澧水—涔水—澹水连通工程、王家厂水库—澧县县城活水工程、津市三湖公园—澧水连通工程、澧水—津市毛里湖连通工程、沅水—津市八宝湖连通工程。

4.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推进坡改梯、造林、封禁补植、水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实施毛里湖湿地公园、涔槐湿地公园和王家厂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

5.建立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以工业排放污染、养殖排放污染为重点,通过建立联合治污、联合执法、两地交叉执法、限期整改跟踪等制度,合力查处两地交界区域及群众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zx/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