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建城多年的扬州,
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符号,
古运河、雕版印刷、虹桥修禊、盐商古宅……
但是,
你知道吗?
扬州眼下还有一个更大的符号
它就是~~
扬州人为什么如此吃得开?
因为扬州本来就有“K”!
不信?!你瞧瞧~~
↓↓↓
苏K?车牌
扬州满大街的苏K,
展现的是活力,
据说扬州的车牌苏K
和英文Knowledge(博学)有关联。
到今年7月底,扬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87.35万辆,12年增长74.7%,其中汽车60.5万辆,12年增长.2%;机动车驾驶人总数.6万人,12年增长.9%,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2万人,12年增长.3%。
Kudos?荣誉、赞誉
扬州有近20个城市荣誉
曾获得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
另外,扬州还是全国诗词之市、中国温泉名城、“淮扬菜之乡”、“长毛绒玩具之都”、“牙刷之乡”。
Keep?供养
扬州虽比不上北上广深般耀眼,
却着实是个让人喜欢,
惹人沉醉的城市。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
河流纵横,古迹众多,
最让人深深着迷的,
是这里有着四季供养不间断的美食美味。
蟹粉狮子头
▼
扬州炒饭
▼
老鸭汤
▼
盐水鹅
▼
锅贴
▼
烧卖
▼
烧饼
▼
Knowledge?知识、学问
说起扬州的知识和学问,
那是相当丰富的。
扬州自古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
古代有秦观、董仲舒、张若虚、鉴真、白居易、
杜牧、石涛、扬州八怪等文学大咖
近现当代有朱自清、汪曾祺、黄鸣龙、
夏书章、星云大师等大师级人物……
博学的他们对扬州的影响力都很大
就连扬州现代的建筑
也都像一名“博学者”
双博馆:夜幕下,它像一座知识巨人,伫立在明月湖畔,里边有着扬州最古老的文化记忆。
高旻寺:扬州的宗教文化渊源流长,高旻寺就是重要的代表,它是国家重点保护寺院,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
Key?方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
扬州有许多古老的工艺和方法,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如包子、酱菜的制作,
玉器漆器的雕琢,
素纸的剪裁
……
扬州包子: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别样的名片,它可以是一朵花,一棵树,当然也可以是一只包子。“妙手纤纤和面匀,搓酥参拌擅奇珍。自从香到江南日,世上名传肖美人。”
扬州包子以薄皮大馅,皮馅配合相宜,馅心多变,花式精巧,咸于时令而擅长。
扬州刺绣:扬州刺绣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便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古时,扬州女子自幼便开始学习刺绣,人们的衣着起居也多以刺绣为饰。无论是“仿古山水绣”,还是“水墨写意绣”,无不反映出扬州的古朴文化。
扬州剪纸:几张素纸,一把剪刀。剪出了花鱼鸟兽,日月山河。剪出了吉祥福禄,笑语欢歌。传承千年的古老剪纸技艺,惊艳了多少人的目光。
扬州玉雕:正所谓“天下玉,扬州工”,扬州玉雕制作工艺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保持扬州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彩”的基本特征,以及“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
Keen?热情的
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
在城市规划,宜居方面做的最好。
宜清风、宜月色、宜微雨,宜老饕。
现在的扬州,
淡去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气派,
但是
江南的热情温婉,骨子里还是有的。
东关街:满街的霓虹闪亮,满街的美食特产,热情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让你我流连忘返。
邵伯湖: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愈显风姿绰约,热情洋溢!
万福大桥:恰似一把美丽的竖琴,为你弹出激扬的歌声。
Kinetic?运动的
这几年,
扬州市的体育休闲公园可谓遍地开花。
截止目前,
全市已有81个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建成开放。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
▼
保障河
▼
未来,还将着重完善“”公园体系,即:5大核心公园,50个社区公园,50个口袋公园。
师姑塔体育休闲公园
▼
揽月河体育休闲公园
▼
Kind?友好的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如今的扬州城,
已与国外21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
与3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
像:日本·唐津市、厚木市,美国·肯特市、西港市,
德国·奥芬巴赫市,缅甸·仰光市,
意大利·里米尼市,韩国·龙仁市等等,
友好交往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
鉴真纪念堂:位于大明寺内,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参照鉴真在日本的主要遗物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筑,典雅古朴,保存了唐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崔致远纪念馆:位于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西南角,整体采用唐代建筑风格。
唐代是一个大开放的时代,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通商往来关系,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最多。在新罗与唐朝的交往历程中,最重要的城市便是当时的主要通商口岸和东南重镇扬州,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便是被称为“中韩交往第一人”、在扬州从政达四年之久的新罗人崔致远。
崔致远,年任淮南节度使(驻扬州)的从事,入幕期间以扬州为中心,以文会友,与新罗来扬的官员、商人来往频繁,促进了扬州和新罗的政治、经济交往。
看完这些,
有没有被扬州的““K””深深吸引?
一辈子只想生活在扬州!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