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工业现状及特色
工业是津市国民经济的主体
津市市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划分,基本次序是“二、一、三”格局。国民生产总值结构比重,近年来大体依次稳定在5:3:2水平。即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津市经济的主体,约占全市国民经济的50%,其余一半则为第一产业(约占30%)和第三产业(约占20%)所分有。
工业作为津市的主体产业,它不仅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2,并且在社会总产值、职工人数、上交税利、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占主导地位。
年,津市工业总产值3.45亿元(按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全市社会总产值4.89亿元的70.55%;工业职工人数人,占全市职工总人数人的60.58%(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上交税利万元(不包括盐税),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万元的76.5%;工业创汇额占全市创汇总额的81.8%。正如中共津市市委、津市人民政府年“关于加速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可以说,津市经济就是工业经济”。工业是津市其它产业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强大后盾,并决定着津市在其经济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和竞争能力。现阶段,津市工业在澧水流域、湘鄂边境以及枝柳铁路在湖南境内的沿线城市都具有一定影响和相对优势。流经桑植、大庸、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安乡6县2市长达公里的澧水流域,津市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办工业)仍列首位;在湘鄂省际接壤的湖南一侧11个边境县市中,津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岳阳市,居第二位;至于湖南境内靠近枝柳铁路沿线的津市、大庸、吉首、怀化、洪江5市,津市工业总产值也暂居领先地位。津市经济界有人曾用“以水运起家,依农业资源,靠商业繁荣,寄工业希望,托科技进步”来概括津市过去形成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思路。
工业结构以轻型为主
津市现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个,职工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年实现工业产值万元,实现利税万元。企业门类较全,分布在采盐、食品、纺织、制革、造纸、造漆、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木材加工、建材、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电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28个行业,其中加工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5%。
这些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全民所有制企业41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5.3%;职工人数人,占61.25%;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占76.83%;工业总产值万元,占62.82%;积累额万元,占64.5%。集体企业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4.7%,职工人,占38.75%;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占23.17%;工业总产值万元,占37.18%;积累万元,占35.5%。
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企业个,占企业总数的70%;职工人数人,占71.57%;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占71.4%;工业总产值万元,占84.16%;积累总额万元,占84.73%;重工业企业仅49个,占30%;其职工人数人,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积累额万元,仅占全部工业总数的28.43%、28.6%、15.84%和15.27%。
按隶属关系分:市属企业个,占企业总数的95%;职工人数人,占84.62%;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占71.8%;工业总产值万元,占68.62%;积累额万元,占73.53%;省属企业仅8个,占企业总数的5%,其职工人数人,固定资产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积累额万元,分别只占全市总数的15.38%、28.2%、31.38%和26.47%。上述结构比例,表明津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以轻型、小型和市属企业为主,集体所有制工业占有相当比重。“轻型”是指按生产门类分,轻工业企业及拥有的人力和固定资产等生产要素均在70%以上,所提供的生产总值和积累额均在80%以上;“小型”是指市属企业在数量上占95%,生产总值和提供的积累均占全市总数的2/3以上。按规模分,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也占63.3%。集体企业在企业总数中占74.7%,其职工人数、工业生产总值和实现税利均约占40%。
工业的支柱行业和特色
在津市年全部工业产值中,加工制造业产值占81.52%,如列入以生产食盐、芒硝为最终产品的省属企业——湘澧盐矿分解到食品和化工行业,津市的食品、化工业产值比例更大。实事上,食品工业、纺织工业、轻工、化工和机电(包括金属品制造)工业构成了津市工业的五大支柱。
一、以盐、酸、酶、糖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津市第一大行业,具有“两大、两多”特点。一是产值比例最大的行业。食品工业企业现有29家。年食品工业产值万元,加上食盐产值(万元),食品工业总产值共达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6%;二是实现税利最多的行业。年食品工业实现税利万(含盐税),占全市实现税利总额的68.2%;三是优质产品最多的行业。全市省优以上产属共有81个,食品工业产品达15个,约占全市的一半,其中部优产品5个,全国儿童优秀新产品2个,省优8个;四是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行业。津市地方工业产品在规模、质量上居湖南全省首位的有8种,其中属于食品工业的产品就有食盐、味精、糖化酶、甜叶糖4种。这就构成了津市食品工业以盐、酸(各种氨基酸)、酶(酶制剂)、糖(包括新糖源)为代表的四大特色。
盐。主要生产厂家是湘澧盐矿。湘澧盐矿是我国用水压采卤、真空制盐、具有第一流技术的采矿与加工提炼一条龙联合企业。矿区地处湘鄂接壤地带,距津市40公里的盐井。据《直隶澧州志》载:“盐井在州北六十里的张家场,周围群山环抱,中通一溪,水可煎盐,凿井手其上……明时于此设官盐,后毁于战乱……”。年,国家讲委为改变湖南长期依靠外调食盐的状况,批准开发湘澧盐矿,设筹建处于津市,经专家选址、设计,决定在津市皇姑山南麓建设我国第一座新型内陆井盐企业。设计规模;年产盐30万吨,芒硝3万吨。年全面投产,年实际产盐30万吨,芒硝2.87万吨,达到设计能力。年上缴国家税利万元,雪牌精盐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除供应湖南本省外,还部分远销上海、深圳等地。钻塔牌元明粉(无水芒硝)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年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同类产品第一名,同年获省优产品称号和优秀新产品称号。
酸。(指氨基酸)在要生产厂家津市味精厂年产味精能力吨,是湖南谷氨酸生产的最大厂家和发展氨基酸、有机酸、核甘酸的重要基地。麦穗牌味精产量占湖南总产的2/3以上,连续8年保持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年进入香港市场,港商定为免检商品。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又获得金奖。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实现了规范化、大型化、自流化,并采用高糖、高酸、药物、空气蒸气消毒等新技术和应用微机管理。现已投产的3座7.5万立升的发酵罐是中南地区同行业中最大的发酵设备。年已着手企业的第二步扩改工程,发展新品扩大批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增强地位和影响。
酶。主要生产厂家是津市酶制剂厂。津市酶制剂厂是在原津市日用化工厂基础上通过调整、联合、兼并、技术改造和扩建,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企业,年生产能力吨。产品有糖化酶。a一淀粉酶等系列产品。主导产品梅花牌糖化酶曾于年、年和年三次获“湖南省优质产品证书”。年经济技术指标全部超过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一类企业标准。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津市酶制剂厂年与津市食品研究所实行厂所合并,以厂带所,以所促厂,成立了酶技术开发研究所,并配备中试车间和产品测试中心,曾多次获轻工业部、湖南省科技奖和优秀新产品奖。新品精制糖化酶年进入上海和华北市场,替代美国和丹麦同类产品,使我国葡萄糖行业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同类产品的历史。津市酶制剂厂的另一条生产线即将投入运行,同中国微生物研究所和上海、四川、福建等省市的科研院所联系更为密切。现是全国酶制剂协作委员会理事单位,并已成为全国酶行业的最大专业厂家之一。
糖。主要生产厂家是津市甜叶菊糖厂、津市夹心糖厂和津市糕点糖果厂。津市甜叶菊糖厂是采用新技术开发新糖源的厂家。所产康强牌甜菊糖,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不发酵、食用安全的新型天然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倍以上。主要用于食品饮料、保健饮料和医药工业。年获湖南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在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铜牌奖。年又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产品畅销于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十九个省市,并出口日本、西德、美国和葡萄牙等国家。
津市夹心糖厂是湖南从意大利引进夹心糖生产线的唯一厂家,年产能力吨,中意牌果汁夹心糖,年获湖南省优质产品奖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现正在开辟国外市场。
津市糕点糖果厂为商办企业,生产的传统糕点糖果中有津津牌麻蓉酥糖(清朝列为贡品)、金凤牌芝麻香饴和金凤牌高梁饴,均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津津牌宝尔康雪花糖和津市牌多维蛋蕾花获全国儿童优秀食品奖和商业部优质产品奖;金凤牌酥心糖、津津牌桃酥年、年、年、年多次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津市糕点糖果厂在湘鄂川一带享有很高信誉,产品畅销中南、西南地区。
津市食品工业产品除盐、酸、酶、糖四大特色外,津市酱食调味品厂生产的金鸡牌凤尾菜是津市地方著名特产,在香港和东南亚享有盛名,年、年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津市乳制品厂的梅花鹿牌全脂奶粉,津市食品厂的“康宝牌”小磨麻油,津市面粉厂的标准面粉,津市酒厂的醉太白酒也分别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或获芙蓉奖。
二、以丝、绸、绢、麻为代表的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是津市的头面行业。市属纺织企业12家,职工人,占全市工业职工总数的19.76%,年产值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8%。
津市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前清时期,津市所产青布就被列为皇家贡品,织布、染整作坊是津市手工业的最大行业之一。辛亥革命以后,省内外商贾曾在津市这个湖南棉花主产区和最大棉花集散地,多次兴办纺纱厂和大型织布厂。终因当时的多种原因而未成气候。解放后,津市又受行政建制影响,几度新建棉纺厂计划均搁浅,以致在具有棉花原料优势的津市未能建设相应的棉纺工业。但是,津市纺织工业却另辟溪径,在湖南最先起步兴办丝绸工业,继而创办全省第一座绢纺企业,之后,又从上海引进切短精干麻和“五步法”中长麻纺新工艺,办起了湖南第一家中长麻纺织厂,至此,便形成了独居风格的以丝、绸、绢、麻为特色的津市纺织工业。
津市丝绸工业溯源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就有广东的厂商和当地手工作坊在津市大巷口建有48口灶收烘鲜茧,土法缥丝,每灶可产土丝10公斤左右。土丝合格品运销广州、香港,次品在津市制作丝线,用于湘绣和生产渔具,因之津市丝线作坊甚为发达。当时,津市丝制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据《澧州志》载,早在3年即南宋绍兴三年,澧县鲜茧产量即达担以上,居湖南全省之首。抗日战争前,洞庭湖一带桑蚕发展甚快,但尔后战火连绵,桑园荒毁。解放后,50年代湖南省农业厅在澧县建立蚕桑试验场,津市办起了蚕桑场,湖南蚕茧年产达到担。年,津市根据靠近盛产蚕茧的澧县、安乡、华容、南县、桃源、常德等资源县的有利条件,从上海、江浙引进技术人员和相应设备,率先办起了现代化的缫丝工业。年,津市巢丝厂的女工们缫出了湖南历史上第一绞白厂丝,开创了湖南丝绸工业的新纪元。津市缫丝厂的规模从绪、绪、1绪、2绪逐渐发展到现在的0绪。从单一的立缫单机发展到自动缫丝机组。年,津市缫丝厂从杭州引进设备,增加了织绸车间。年,配套增设了丝绸印染车间。年,充分利用缫丝织绸下脚,创办了湖南第一家绢纺厂,外贸供销等商业部门为收贮烘蚕茧而设立了专门的茧库和培训了专门收茧人员,从而形成了植桑、养蚕、贮茧、缫丝、织绸、印染、绢纺一条龙的丝绸工业完整体系,并随着茧、丝、绸经营形式的变化,丝绸工业的体制不失时机地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年,从一榄子经营的丝绸厂,按专业化要求分建了缫丝、织绸、印染、绢纺4厂。年,按照联合改组要求,将原缫丝厂、织绸厂和丝绸印染厂合并,增设服装厂,组成丝绸工业公司,建立了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具有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加工全能配套的丝绸工业体系。年,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本着划小核算单位、两权分离的原则,撤销带有行政职能的丝绸工业公司,简政放权由各厂自主经营。现在,津市丝绸工业在省内具有相当地位。
津市缫丝厂是全省最大的缫丝专业厂,年生产能力吨,可消化湖南当前生产的全部蚕茧。所产梅花牌20/22D厂丝自年以来一直是省优产品,近几年产量均在60吨左右,出口丝占湖南省厂丝总出口量的80%。
津市绸厂拥有织绸机台,职工4人,可年产真丝、交织各种织物万米左右。金狮牌塔夫绸、花软缎、交织提花软缎被面等品种设计新颖,质地柔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行销邻近各省;丝麻交织的鱼谏绸和湘纺等真丝织物行销西欧各国。
津市丝绸印染厂是湖南唯一的丝绸专业印染全能厂家。备有卷染、绳染、液流染等各种类型染色设备和拉幅、热定型、呢毯整理设备以及印花设备,能提供各种丝、麻、化纤织物和交织、混纺织物的染、整、印花服务。这种缫丝、织绸、印花、染整的一条龙优势,使津市丝绸工业可望成为湖南的丝绸工业基地。
津市绢麻纺织厂有职工多人,是湖南省唯一的绢纺企业,也是80年代初首次把上海纺织科学院的“五步法”中长麻纺科研成果用于工业生产的厂家。津市绢麻纺织厂拥有绢纺1锭、中长麻纺锭、棉麻纺2锭,紬丝纺锭,具备长、中、短纺全能,总规模纺锭1.2万锭,并有脱胶、织布、染色等前后配套工序,能够同时消化麻、棉、茧等天然纤维原料和涤、晴粘等多种化学纤维原料。同时,生产麻、绢、棉纱和涤麻、棉麻、涤睛等混纺纱支以及交织混纺色织布或胚布,生产上具有较为灵活的适应性。当前所产棉麻纱和其它混纺纱支供不应求。年,经过可行性研究,计划从国外引进锭长麻纺先进设备,以增加津市纺织工业的原纱供应量和扩大出口创汇品种。
津市纺织工业还有针织、床单、织布、羽绒、服装、线带、羊毛衫等厂家,门类比较齐备。
三、名优产品较多的轻工工业。轻工(包括一轻、二轻)的行当较多,品种亦繁。
轻工最有代表性的是造纸工业。津市正处洞庭湖滨的芦苇荡、米粮川,造纸原料极为丰富。津市造纸厂现生产能力年产吨。主要产品有双胶纸、单胶纸、静电复印纸、书写纸、招贴纸等产品系列。近年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首创用%全苇浆生产双胶纸和静电复印纸,年获全国星火计划科研成果银质奖,部级鉴定为国内新产品,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为湖南利用芦苇资源造纸闯出了一条增值、增益的新路。津市造纸厂正在开发试制单面
电脑打印纸、绘图原纸等新品。计划新增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和红黄麻浆生产线,向年产2万吨浆、纸综合生产能力的中型企业发展。津市大洼卷烟纸厂,拥有先进的型多缸长网纸机和侧浪式长网纸机,现有卷烟纸和卫生纸两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近吨,是湖南省卷烟纸生产的两家骨干企业之一。近年来与湖南省造纸公司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采用黄红麻全杆浆代替进口木浆生产卷烟盘纸成功,并已通过省级鉴定。
在一轻工业中的津市电池厂、津市玻璃厂都具有相当历史,产品覆盖澧水流域、湘鄂边境。津市玻璃厂生产的培养皿、药用溜斗等医药玻璃器皿远销东北。
津市二轻工业总产值达多万元,占津市工业总产值的17.4%,-年,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税利分别以32.68%和31.09%的年平均递增率发展。二轻工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有津市蚊香厂,年产蚊香20万箱,占全国专业蚊香企业生产总量的1/10。高级斑马牌蚊香获国家银质奖,远销亚非各国,在香港蚊香销售市场占1/3,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牌奖。同年以津市蚊香厂为主导企业,以斑马牌蚊香为龙头产品,组建了有25个成员厂家参加的中国第一家蚊香行业集团——湖南斑马蚊香企业集团公司。津市猪鬓厂是我国10大猪鬓专业厂家之一,年产能力1万箱,年创汇多万美元。所产鸽球牌汉庄水煮猪鬓行销欧美,在国际上素有盛誉,享受出口免检待遇。年以来,一直保持湖南省优质产品荣誉,年在轻工部召开的出口创汇工作会议上,企业获先进出口企业全国腾飞银牌奖,产品获出口产品铜牌奖。此外,津市制革厂、津市圆珠笔厂在全省同行业中也有一定地位。津市家具厂生产的喜鹊牌多用童床、喜鹊牌85-1钢塑童床分别获年全国儿童用品金鹿奖和年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津市五金电器厂生产的乐川牌81-2型高效节煤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节煤炉一类产品,年获湖南省优质产品证书。津市鬓刷厂海鸥牌高档油漆刷多次获省优质产品奖。
四、开发前景广阔的化工工业。
化工工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0%,主要厂家津市造漆厂是津市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八大厂家之一,年产油漆能力吨,生产规模仅次于湖南造漆厂,在省内同行业中居第二位。产品质量在部、省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津市造漆厂位于油漆原料——桐油产地,有深度开发的前景。
津市橡胶厂主要产品三角传动带、农用胶管,盛销不衰,深得用户欢迎。年引进了日本加压式橡(塑)密炼机,企业工艺装备大为改善,现正在开发新的产品。
津市香料厂是近年新发展的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水杨醛,供应上海、天津等地。
津市化工工业尚在开发之中,其前景相当广阔。湖南最大的制盐基地正置市区,资源优裕;属于微生物工程的发酵工业起步较早,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搜术力量雄厚。这一切为津市发展盐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提供了良好条件。
五、以“三机”(交通、工程、农业机械)、“三电”(电机、电力通讯设备、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行业。
机械、电子工业(含金属制品业)是津市的基础工业,技术力量较强,精密关键设备最多,现有30家企业,职工人,年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全市工业职工总数的23.6%和工业总产值的18%。
湖南汽车车桥厂是一座拥有名职工和0多台设备的中型企业,其前身是湖南拖拉机厂,厂址在津市窑坡渡工区,占地面积35.44万平米,年曾列为全国机械行业2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能力年产东方红—30型拖拉机台。从-年,共生产东方红—30型拖拉机械台。年以来产品方向进行了调整。年参加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年更名为湖南汽车车桥厂。现拥有汽车车桥生产线和年产辆小四轮拖拉机生产线。所产HN十吨半挂车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该厂同时还生产EQ三吨载重汽车及三吨变型底盘、EQ后桥总成及配件等。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产品销售额万元,积累总额达万元。
津市新华工厂是以生产农机为主的厂家,原系中共地下党员用以掩护地下革命活动的据点。解放后交由政府公营,年扩建为地方国营新华农业机械厂。其厂地是扩建湖南拖拉机厂的基础。年新华机械厂又分建了津市机床厂和油泵电机厂。新华工厂一直坚持支农方向。传统产品津市牌80型电动皮辊轧花机,早在年5月全国轧花机评选会上就被评为全国选型推广产品,年又获湖南省优质产品证书,产品行销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70年代和80年代又先后开发推出了1GI-型旋耕机和1LBS-3型水田耕整机,深受农村欢迎。年与湖南省机械厅研究所联合,消化吸收日本样机优点,开发了X(S)M35一30加压式橡(塑)密炼机,填补了湖南空白,并已通过省级鉴定,被国家科委列为星火计划成果参加年新加坡展览交易会。并被湖南省评定为全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优秀项目。
津市洞庭工程机械厂生产的HB一自动内燃夯土机、HW-蛙式夯土机、HW蛙式夯土机和HL-70型快速冲击机等系列产品,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除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之外,还援外出口非洲及西亚、欧洲等22个国家。
津市机电工业的“三电”:一是指生产微型电机和油泵电机的津市油泵电机厂。年兼并津市机床厂后,微型电机生产能力已在10万台以上,同时还生产部分汽车配件。二是指生产电力载波通讯设备的津市无线电厂。三是指电子产品。其中津市电子管厂所产的津市牌FO-F金属陶瓷发射管,年在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获一等奖,并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近年来建成的黑白显象管生产线已成批投产,产品供不应求。津市无线电三厂生产的致冷设备及器件以及津市无线电标准件厂生产的紧固件等产品均有相当规模。
此外,在机电行业中还有津市皮革机械厂和津市供销机械厂等专业机械生产厂家。建华皮革机械厂XJ14皮鞋整饰机,年被评为湖南省引进技术消化优秀项目。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社会丛书——津市市》
(年12月出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