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常德日报农业结构调整排头兵

稿源/常德日报记者吴琼敏实习生廖思静

--踏访澧县大丰收玉米专业合作社

棉花取消保护价收购,种棉花费工、成本高,棉农经济效益差是不争的事实。常德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缩减棉花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棉花地种水稻,农田灌溉条件一时跟不上,种植业结构怎么调?棉花地种什么能立马见效?8月11日,记者来到澧阳平原棉区,走进澧东大地,眼前大片的玉米,或已收获,或正在收获,或绿油油,好一派丰收的景象。澧县棉花地种玉米成功了,玉米成为了澧县种植业的一大产业。这得益于一个叫孙三元的人,是他种玉米,拨开云雾巧转型;是他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为玉米产业添活力,是他领衔成立的澧县大丰收玉米专业合作社,开创了玉米产业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种玉米拨开云雾巧转型

孙三元,何许人也?

年生人,高中学历。年当兵,坦克装甲兵3年。年退伍,安排在澧县商业局系统,经历下岗的迷茫之后,外出打工。多年的打工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增加了他的见识,有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的梦想。

年,孙三元怀着梦想回到阔别的家乡——澧县,办起了一家农机公司,销售农业机具。他说,他的公司是澧县最迟成立的一家农机公司,没有抢占农业机械化的先机,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开辟新天地。孙三元并没有把目光盯在与人抢市场上,而是自己搞起了种植业。粮食安全是不变的主题,水稻全程机械化,澧县已走在前面,高粱、玉米也是粮食,能否从高粱、玉米上找到突破口?孙三元经过多次考察之后,流转土地,种植了几百亩高粱和玉米。玉米、高粱都获得了丰收,且卖到了好价钱。在销售过程中,他了解到,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玉米的用途却十分广泛,既可当主粮,又可作饲料。孙三元说:“我自己都不喝酒,高粱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他把精力集中到玉米上。

年,他先是从试种的30多个品种中挑选出高产、耐旱、早春种植抗病虫的品种“秋乐”,在自己种植的基础上,把丘陵地区的宜万乡、王家厂镇和盐井镇作为第一批发展玉米的乡镇。他找到了乡镇农技站和村组干部以及种粮大户,帮助推广玉米种植。宜万乡玉米种植曾经是一片空白,可这里民风淳朴特别听招呼,但是农民也没有勇气投资这一陌生的产业。孙三元垫付所有生产成本,村民只要负责平时的生产培管,并承诺:玉米丰收了,市场价格好,村民可以自行销售玉米;市场行情不好,他负责收购所有玉米。第一年,丘陵区的玉米喜获丰收,村民每亩产干玉米粒都在公斤以上,高的单产达到公斤。孙三元认为,澧阳平原棉区农田效益低下,棉花的播种季节正好和春玉米的播种时间吻合,在棉田种植这种耐旱玉米,能提高农田经济效益。于是,第二年,他又把在丘陵区推广种植玉米的经验移植到平原区的澧东乡、官垸乡、九垸乡以及津市农场。第三年、第四年……西洞庭管理区、西湖管理区、安乡县也慕名而来,到今年春季,孙三元的“秋乐”玉米已发展到5万亩。

孙三元说,他成就了农民,农民成就了他的事业。短短的几年时间,孙三元推广玉米种植取得成功,实现了缩减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巧妙转型,成为我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

机械化玉米产业添活力

孙三元为何要花这么大的力气、下这么大的本钱推广玉米种植?

推广玉米种植就要实现全程机械化,通过机械化解放劳动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农民能够穿着鞋袜种田。机械化就是玉米产业的活力!

8月11日,在复润苹果柚专业合作社刚刚吃过午饭,孙三元把记者从餐桌直接拉到了收获玉米的田间。车内虽然有空调降温,车外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却是一片繁忙,热火朝天,6台玉米收获机伸出长长的“爪牙”,“吞噬”着成片的玉米。孙三元说,他率先把玉米收获机引进到了常德,1台收获机1小时可以收获3至4亩玉米,这些来自安徽的机手们也很能吃苦,1天1台机械收获玉米40亩。眼下,在常德境内作业的玉米收获机有20多台,全部是孙三元引进的,正是因为他把玉米收获机引进常德,才推动了缩减棉花种植玉米的转型,玉米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8月1日,澧县农机化局联合农业局、澧东乡政府在澧东乡新渡村隆重举行玉米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及玉米种植技术培训会,孙三元是主角,主旨是推广玉米种植,推行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演示培训会当天,他组织玉米籽粒收获机、棒子收获机等5个类型的12台收获机械进行现场演示,县农机、农业部门及乡镇政府领导和周边群众共多人现场观摩,现场收获玉米多亩。

拍完田间机收玉米的场面照片,孙三元又把记者拉到还是一片青纱帐的玉米地边,他说,这是迟熟玉米。已经收获的玉米地,他建议农民种梅菜或是种一季秋季饲料玉米,饲料玉米只需要80天的生长期,播种、旋耕都是机械化。孙三元的满怀激情驱赶着记者中午的疲惫,他把车开到了他的烘干设备处,一卡车一卡车的玉米粒从田间正往这里运,黄灿灿的玉米粒堆得小山似的。他说:“投资万元的烘干设备,紧赶慢赶,今天才搞完,现在在做最后的调试,晚上就要开始烘玉米了。”孙三元前面收获的玉米都是租用别人的设备,从8月1日开机收获,他每天都在发车,把玉米粒发往全国各地。

接下来,孙三元又把记者拉到了他的农机局经营门店,他说:“今天来了5台玉米收获机,1台已安装好被拉走,2台已安装完毕,2台正在安装。这5台今天都要投入使用。”据说,今年澧县种植玉米30多万亩,预计机收面积可达8万多亩。

合作社现代农业唱主角

孙三元的玉米产业何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如此平稳?

合作社,唱响现代农业主旋律。

孙三元、黄泽平、黄广元、唐自平、张明金等人发起,年8月工商注册成立了澧县大丰收玉米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在册成员人,现有存贮仓库立方米,凉晒场地平方米,年合作社合计玉米种植面积为多亩,年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耕地、播种、施肥、喷药、机械化收割,合作社的玉米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和“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原则建立,章程严谨、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产权明晰、管理有序、服务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合作社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农户种植经济效益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艰苦创业、不断开拓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自我发展新路。鉴于合作社积极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普及推广现代农业种植和机械操作先进技术,提高社员科学素质与技能水平,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等方面成效显著,年被评为澧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合作社成立以来,着力于玉米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菊花岭村跟王家厂花园村为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试验研究,如玉米的高产品种选择、生长周期、种植密度、作物间套种、施肥种类及数量等配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适时种植和合理密植技术、增施基肥、合理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培土和综合防治虫鼠鸟害等一套综合技术,为今后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机械化操作技术队伍和农民技术员种植队伍,进行广泛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技术员的科技素质,同时,通过农民技术员的广泛参与开发,进行产业化经营,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也锻炼了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及市场意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懂经营、懂管理、懂市场、懂机械化操作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促进玉米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种植大户的介入,在全县以宜万乡、王家厂镇、盐井镇、官垸乡等各村进行连片承包种植,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建立了玉米产业化开发生产示范基地,并在县、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不断引进了高产玉米品种进行试种种植。同时建立收购、加工服务体系和营销信息服务体系,组建专职玉米营销队伍,做好玉米的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作好玉米的生产、加工与销售工作,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社会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产业化、专业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在湘西北地区乃至湖南省位列前茅。

目前,澧县大丰收玉米专业合作社实实在在让农民朋友体会到合作社的优势,采购种子、肥料、生物制剂不担心有假货,机械化耕作有现成的专业队伍,可以有效抢占种植季节,收割有专门的玉米收割机,收割完后接着就可以卖掉,不担心天气原因霉烂,合作社统一收购烘干处理,使农民朋友利益最大化。

编辑/唐超

THEEND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dl/1691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