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介绍:杨倩,原我校96级7区队学生,现任津市市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
“
我,走遍过津城的大街小巷;
但,我不是巡防民警。
我,走进过很多群众的家门;
但,我不是社区民警。
我,不用经历一线抓捕时的生死时速;
但,我时常成为群众口中“特殊的客人”。
我,是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
今天,我将为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居民身份证上门办证服务……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周大妈的身份证不见了?这可急坏了她的女儿,医院、领养老金都会成为大问题。更大的难题是,周大妈早年摔伤了腰背,常年卧床,行动不便。
带着这样的难题,周大妈的女儿来到了津市市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接待大厅。
在了解和确认情况后,民警告诉周大妈的女儿,可以预约“居民身份证上门办证服务”......
请输入标题abcdefg
3月27日,周大妈和她的女儿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津市市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杨倩和她的同事。她们携带照相机、指纹采集仪等设备,来为行动不便的周大妈补办身份证。
○
“哎,麻烦你们了,都怪我不能动”;
“大妈,没事的,不能动不要紧,我们有办法想的”。
○
“姓名,周……”,杨倩登录系统,准备开始给老人进行头像信息采集,同时将老人信息与其家人进行核对。
○
“来,给您加个枕头,舒服点”。采集前,最重要的事,帮助老人调整到一个舒服姿势。
○
“您试试看,靠着舒服吗”。考虑到老人的腰背不适,她们细心地在其后背及周围连续加了好几个枕头。
○
“来,您朝这个摄像头看”,杨倩正在给老人进行头像信息采集。
○
接下来需要对老人进行指纹信息采集。
○
因为天气比较干燥,老人的指纹无法录入,杨倩贴心地为老人涂抹护手霜。
○
“不急,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来”,因为老人年纪较大,指纹纹路不清晰,只能采集到每一个手指。
○
将老人的信息进行存档和上传。
○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上门办证程序完成,周大妈的女儿一路送,一路说感谢。
○
杨倩告诉周大妈的女儿,你们办理普通居民身份证大概需要三十个工作日,到时候您可以直接去我们接待大厅领取。
故事的结束是这样
“谢谢你们的服务到家,辛苦啦”。
3月27日下午16时左右,家住红旗剧院的李女士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感谢津市人口与出入境大队的民警上门为其父亲办理身份证。
几天前,李女士来到户证大厅,她很着急,因为父亲的身份证遗失了,很多事情都办不了。但是,父亲行动不便,到接待大厅来办证是很困难的。
担忧的她,也曾想过“实在不行,我多找些人把父亲背到大厅来办证”,直到接待大厅民警告诉她,“您可以预约居民身份证上门办证服务……”。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接到通知电话后,李女士高兴地跑下楼开门,一连说了9个“谢谢”,说的杨倩和同事们都有些不好意思。“欢迎你们到我家……”,李女士一边说一边拉开家里的大门。
○
按照预约地址来到李女士家。○
对指纹离线采集仪等设备进行标准化安置。
○
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调整到合适、舒适的姿势,是上门办证中一直出现的画面。
○
现场进行设备调试和系统登录,一样流程,上千遍的操作。
○
采集头像信息一直都是“头等大事”。
○
指纹信息录入,每个细微汇聚成流程的标准化常态。
○
现场给李大爷拍照。
○
信息保存上传前,还要仔细核对一遍信息。
○
二十分钟后,成功完成,将携带设备进行收拣。
○
离开李女士家之前,杨倩对出证时间、领取流程等进行简要说明。
○
“谢谢你们上门为我爸爸办证”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上门为群众办证,听起来是多么平凡又普通的小事,但这件小事,她们坚持了六年。最远的时候,她们车行80多分钟,还要背着机器电脑再爬40分钟的山路;最可怕的时候,她们遇到暴风雨,阻隔在山上多分钟;最感动的时候,老人拉着她们的手不放,一直喊着“家人呐”。
上门为群众办证,看起来是多么简单又简短的操作,但这套流程,她们操作了多次。20多分钟操作流程的背后,有着复杂繁琐的审批、申报、核对……等等工作;一次上门的背后,有着对民意最全面的体察,是对便民最真诚的回应。
她们,总在微笑;她们,总是耐心;她们一直在做的是:服务群众,一件事都不能怕麻烦;服务群众,一步都不能让他们多跑;服务群众,一定要用心搭起“连心桥”。
她们,一直在路上,每一次抵达,都只为新的开始。
特殊的“客人”,你欢迎吗?
责任编辑:谢晴、王本正
来源:津市公安
各位看官,如果你喜欢此文,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感谢您对湖南警察学院官微的支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