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丨临澧文明乡风徐徐来

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5/9407767.html

编前语:一个个屋场各美其美,一个个村庄脱胎换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合片成区,石门县、鼎城区、汉寿县、津市市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雏形初现。这两年来,站在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常德擂响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鼓: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一曲曲“美丽交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

鸟瞰临澧美丽乡村。

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绽放。

红网时刻通讯员胡丹敬治平郭誉红石安峰

3月的春风吹绿了洞庭湖区的道道梯田。从“长在深闺人未识”到“畅通公路达农家”,从“沟壑纵横穷根难除”到“绿水青山天地宽广”……临澧县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形成了产业变强、村庄变美、群众变富、乡风变好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临澧县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县域层面村庄布局规划完成率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完成农村厕所新建座,省民生实事办理任务完成率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85%,化肥、农药用量同比分别下降2%、5%。

修梅镇高桥村景观长廊。

被红花绿草环绕的官亭水库美如画。

闲暇时间,村民坐在凉亭拉家常,享受惬意生活。

环境嬗变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每逢周末,在临澧县城工作的谭女士都会驾车回老家修梅镇高桥村,一是回家陪陪父母,二是漫步红绿交融的田园道路,领略家乡秀丽多姿的水乡风情。从曾经落后的贫困村,转变成人气颇高的红色旅游圣地,家乡的巨变,也悄然改变着村上许多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你看现在的高桥村,建设的不比城里差,晚上忙完了事儿,大家都喜欢在这平坦的马路上散步。”谭女士一边介绍景观,一边自豪地说。

54岁的贫困户余姐对自己的生活变化深有感触。她说,以前的房子年久失修都坍塌了,现在搬进了新楼房后,不光是做饭不用柴火了,连厕所也一并改进了,更令她感到高兴的是,她还经营起了“农家乐”,做起了“老板娘”。由于能为当地红色党建研学实践营地提供餐饮和住宿,“去年9月、10月和11月,这3个月下来,光接团吃饭住宿,我的毛收入就有四五万呢!”余姐很满意地跟笔者算着账。

随着临澧县修梅镇红色旅游和林伯渠故居党建研学实践营地影响力的扩大,周边不少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目前,高桥村共整合了包括11户贫困户在内的共37户农家资源,打造出了“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的沉浸式教育场景,提供集“党性教育、红色研学、团队拓展”为一体的旅游服务。

“要改善群众生活,必须有产业支撑才行,我们已经逐步实施红色旅游‘三位一体’的模式,进一步开拓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让村民人人做老板,到时候,村民的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修梅镇党委书记黄宜平说。

洁净亮丽、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乡村的美,离不开当地的人居环境整治。

路边展示的村规民约让乡土规矩“定”下来。

环境整治让乡村的美长长久久

午后的阳光刺破了云层,暖暖地照在身上,在四新岗镇久丰村一栋三层楼的村居前,两三个人站在一起闲聊,赏着满目的绿意,享着和煦的春风。这样的场景,曾经的久丰村民不敢奢望。

破败的村居有了“颜值”的提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田园生活,眼下在久丰村有了现实的诠释。久丰村当下的美,离不开当地的人居环境整治。

村容环境一定要整治!久丰村党总支书记吴开华把“搞卫生”作为头等大事。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村里成立了卫生理事会,对村里的环境卫生和村规民约实行动态监管。

最令久丰村自豪的是,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村以农家房屋墙面为载体,用图画的形式宣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文明新风和村规民约;推介油茶、烟叶等本村特色产业主题,绘制“主题文化墙”,让思想教材“活”起来、让乡风乡愁“传”下来、让精神生活“富”起来、让乡土规矩“定”下来。

尤其是首创村规民约“红黑榜”,表扬好人好事,曝光违规行为,一张“承诺书”、一个“理事会”、一面“红黑榜”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如今大家都以上“黑榜”为耻,都不想犯规,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了。”吴开华说,如今的久丰村勤劳致富的多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处处都是一派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景象。

村民以彩色墙绘形式展示茅屋岗村生活场景。

道路平整、基础设施完善的蒋家村一瞥。

小公路“造靓”穷山村

房屋破旧,道路坎坷,脏乱差的环境,村里的大龄男子难娶本地媳妇……这还是前几年,佘市桥镇蒋家村的真实写照。尽管蒋家村是文学巨匠丁玲的家乡,但曾经的蒋家村是临澧有名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蒋家村村民,丝毫感受不到致富的希望。

“村里的大龄男青年特别多,很多男孩都是从外地找来的老婆。”蒋家村党总支部书记蒋祖祥悄悄告诉笔者,看到这些现象,他立志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

蒋祖祥带领全村党员和村民,通过申请政策、集资、以“工”代酬等方式开山修路,打通了一条长约2.5公里的通村公路,结束了村民外出只能靠走崎岖泥巴路才能出村的困境。

道路通了,蒋家村村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倾力打造油茶精品园、烟草科技园、农耕体验园、宜居示范园、和以丁玲文化园为重点的“五彩田园”。年上半年该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已打造以关沟组为示范片的宜居小区建设,完成一百多户房前屋后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下半年又以丁玲故居为蒋家村“凤头”,努力点缀凤身及凤尾,为了让来观光旅游的客人不但有看点、还要让他们有住点、玩点,更要让他们回去有带点。蒋家村以“云溪山庄”为引蝶,借助茅屋岗自然风光,打造了旅游、住宿、休闲、体验为一体的“蒋家民俗园”。内有“果蔬采摘园”、“青脆李基地”、“黄桃基地”、“精品油茶园”、“花卉盆景园”、“自然蜂蜜园”、“农耕文化园”正如别人口说的以前的“茅屋岗”成为昔日的金凤凰。

短短几年,蒋家村从贫困村到市级美丽乡村、市级文明乡村,再到省级美丽乡村,全村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dl/28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