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津市人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津市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和其他地区相比,津市有着自己相对独特的酒文化。来津市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酒桌文化
很多外地人在澧县喝酒,看着桌子上那么多的座位就犯迷糊,现在为大家画了一张座次图,希望在澧县喝酒你不会坐错位置。
在门口对面的位置是主人被称“主陪”。主陪对面一起来招待客人的这个位置称做“副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在主陪右手边的是“主宾”,指被请的那位最重要客人。坐在左手边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右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左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
津市人喝酒,虽然不用大碗,但小杯也是用的少的,澧县时下的标准杯是二两二的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5杯)。
主陪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在主陪的带领下,大家一定要一起喝上第一杯酒,这个酒一般不碰杯,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
等主陪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副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
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是第一轮是主宾与主陪,副宾与副陪,依此类推。
凑局和赶场
凑局:就是拼凑饭局,一个人要组织一桌酒席,总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就需要组织者“凑一桌”。有时,到开席时间了,人数太少,组织者就觉得喝着不带劲,还得临时调度增援,把人数凑齐,人数齐喝着才有意思。
赶场:就是在同一时间要他去吃饭的“场”有好几个,不便推脱,就先参加其中一桌,喝上一会儿再到另外一桌。
凑局与赶场,津市大部分的人都应该熟悉或亲身经历过。
喝酒要喝足
在津市,只要你有几个好朋友,就免不了隔三差五地聚一下。由头也很多,像是过生日、交了男(女)友、发了一笔小财、生小孩、送行、接风等等,只要你想请客,原因不计其数,被请者也心照不宣,无非是找个原因聚一聚,“喝”一顿。
在喝酒的时候,被请人的义务就是得多喝酒,要“喝足”,否则可能就是“不仗义”、“不够兄弟”。
在津市这样一个酒文化环境之下,拥有一个“海量”是一项能力的象征,是被人羡慕的。不过依依还是要提醒大家,酒虽然好,但是酒多伤身,要注意适量哦!
苏利世蛋糕送给你最爱的人
苏利世手工曲奇饼干: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曲奇,来源于英语COOKIE。手工曲奇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尽管不同的曲奇各有特色,它们的做法却大同小异,都是用水来使底饼变得尽可能薄并能允许泡泡出现。而且在之后会加入大量的牛油和蛋,然后将其烘干,使泡泡饱和而让蛋中的少量水份逃离。这个饱和过程制造了曲奇最吸引人的特性,就是爽快的口感。手工曲奇自上世纪80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本世纪初,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掀起一阵风潮,手工巧克力以及手工曲奇。节日,女孩子都会到手工曲奇作坊,亲自在导师的教导下制造味道诱人的曲奇,用以送给自己的爱人或朋友,代表着心意以及尊重。今天苏利世饼屋把风靡世界的手工杏仁曲奇饼干带到了津澧人民,一边吃着苏利世手工杏仁曲奇饼干,一边品着下午茶,或是一二好友闲谈,如梦浮生中不免增添些许温暖,苏利世手工曲奇饼干: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