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行驿道
京昆驿道湖南段的十八驿
连接今日常德和怀化两市
是一条美丽的风光带
如诗如画又如梦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六十里公安县孙黄驿,八十里澧州顺林驿,六十里澧州兰江驿,六十里澧州清化驿,七十里武陵县大龙驿,六十里武陵县府河驿,八十里桃源县桃源驿,六十里桃源县郑家驿,六十里桃源县新店驿,六十里沅陵县界亭驿,七十里沅陵县马底驿,六十里沅陵县辰阳驿,七十里沅陵县船溪驿,七十里辰溪县山塘驿,七十里芷江县怀化驿,六十里芷江县罗旧驿,六十里芷江县沅水驿,六十里芷江县便水驿,六十里芷江县晃州驿,六十里玉屛县玉屏驿……
元代开通的京昆干线驿路,始于北京东华门(京都皇华驿),经河北、河南,从湖北的公安县入湖南的澧县、津市、鼎城区、武陵区、桃源县以及沅陵、辰溪、中方、芷江、新晃县入贵州省城。在这条干线上,设在今常德市区域内的驿站有8个,即澧县境内的顺林驿、兰江驿,津市市境内的清化驿,鼎城区境内的大龙驿,武陵区境内的府河驿,桃源县境内的桃源驿、郑家驿、新店驿。设在今怀化市区域内的驿站有10个,即沅陵县境内的界亭驿、马底驿、辰阳驿,辰溪县境内的船溪驿、山塘驿,中方县境内的怀化驿,芷江县境内的罗旧驿、沅水驿、便水驿,新晃县境内的晃州驿。然后经贵州去到云南。
这段驿路上曾走过许多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诗词歌赋,展现出当时驿站周边的真情实景,请随我从顺林驿出发,由北向南再向西依次看看古人对各驿站境况的记载片段,感受曾经有过的风情美景——
01、顺林驿:丹枫迎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驸马杜悰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堂兄,他在澧州任刺史时曾邀杜牧到澧州游玩,受顺林驿古道两旁枫林美秋的感染,杜牧吟诵出上面这首千古名篇——山行。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晚唐澧州本土诗人、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对家乡顺林一带的枫林也有这样的描述。
顺林驿地处“涔阳古道”,曾经是枫树的王国。
02、兰江驿:春江如蓝
春江楼阁瞰江湄,
槛底丹虹宿雾迷。
十里云山摩诘画,
八窗风月少陵诗。
雨添鸭绿波千顷,
风染鹅黄柳万丝。
款乃一声起清啸,
被人唤作谢玄晖。
澧水,因其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其浒多兰,诗名曰兰江。湖广澧州知州郑钦望着眼前的澧水,写下上面这首《登兰江驿楼》。
“兰江绣水”为澧县古外八景之一。《水经注》有“其水如绣”之注。
03、清化驿:苍松翠柏
兰江渡后又涔河,
复岭重冈策马过。
蟋蟀咽凉秋思早,
棕榈战叶晓风多。
萍花一亩分鸥鹭,
松径千山暗薜萝。
我欲扬舲问湘浦,
大江渺渺洞庭波。
户部员外郎张德懋一大早走出清化驿,听蟋蟀咽秋,看青松拂面,写下《清化驿早行》。
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杨名时说清化驿“此七十里间,山势高下起伏,绵软秀劲。土色红黄,无石,松树茂密极多。”
因“清化驿馆后圃有双松二株,百余年物也。”林则徐特意诗咏《双松馆记》。诗云:“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似大夫身。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04、大龙驿:云封雾锁
经年京国梦刀环,
四牡乘秋此日还。
一带烟云醒客眼,
七姑山过大龙山。
烟壑秋容待客还,
丹枫翠柏夕霞般。
千峰叠叠芙蓉色,
辨识梁山与药山。
龙膺是明末湖广武陵(即今常德市)人,曾官至太常寺正卿。本乡本土的对大龙驿一带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他写的这二首《大龙驿》描述的就是当时的实景。
七姑山在临澧县柏枝乡境内,四季山清水秀,层峦耸翠,峻峭挺拔,七峰并列,悬岩绝壁,常年云雾缭绕,森林密布,常有野兽出没,她虽无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但有黄山之仙气。梁山就是常德市的太阳山,是武陵山脉向东延伸的最后一座高峰,玄天第一峰。云封雾锁,气象万千。大龙山在常德市鼎城区辖内,《常德府志》载:大龙山“山势蜿蜓如龙”,洪武十五年()于此置大龙马驿。药山在常德津市境内,为武陵山余脉。上述各山均是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05、府河驿:渔舟唱晚
江南江北望烟波,
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
水流无限月明多。
刘禹锡被贬在朗州(今常德市)前后近十年。在朗州,他探幽访胜,寄情风物,登德山、攀孤峰、临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渔唱;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在朗州,他读书交友,排忧遣怀,论天理人事、歌杨柳竹枝,咏历史兴替、刺阴暗时弊。他吟唱《堤上行》,《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看“月上彩霞收”,听“渔歌远相续。”
06、桃源驿:梦幻仙境
下马泊孤亭,
人烟接古城。
半村留晚照,
万壑送秋声。
风月思玄度,
文章愧长卿。
桃源今何处,
山驿至今名。
南宋绍兴进士黄公度的《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唤起了人们对世外仙境的向往。现实的桃花源离桃源驿并不远,她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梦幻仙境仙境。
除淘渊明外,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为桃花源留下墨迹。
07、郑家驿:皇家风范
松下亭偏好
秋来兴转深
看云时散步
得句自长吟
白发沾微禄
青天照素心
有怀廊庙客
何日共登临
明末工部尚书、荣禄大夫胡松曾在郑家驿抚松亭写下这首《郑家驿抚松亭次毛司马东塘》。据传,郑家驿的驿站名乃朱元璋钦定。这里有有风光秀美的丰隆山,形如双狮捧球的四台山,古朴幽静的郑驿老街和传说优美的鸡公岩,浑然天成的岩屋等众多景点。
08、新店驿:山明水秀
轻舆晓向山背行,
千山万山云气生。
潺湲客梦一夜雨,
四十八渡皆秋声。
清博学鸿词李澄中雨后来到新店驿即兴随口赋得这首绝句《新店驿雨后口占》。“武溪多野涉,一日四十八。入水人胫寒,登崖马蹄滑。”(明·黄德水)这里水系发达,溪涧密布。
09、界亭驿:烟岚云岫
云雾饶三楚
风烟共一亭
霜华添白髪
寒色暗青萍
逐客元同调
骚人本独醒
当时怜屈贾
此地未曾经
明代谪官许邦才被流放贵州,途经此地,留下这首《界亭早发》。这里,西有马鞍关,“陡峭千尺,过此皆万仞峻岩,松柏交荫,下临深涧,不止数丈。隔岸峰峦对峙,盘纡深曲,引人入胜。”东有辰龙关,“山外忽见天,天外复见山。山天不相让,矗作辰龙关。北不见秦洞,南不见溪蛮。管以数尺地,俨若内外闲。石壁讶斗绝,秋天凛其颜。”
10、马底驿:峰回路转
峰峦髙处驿亭斜
矮屋寒烟有几家
出壑松风声淅沥
入窗梅月影交加
仆夫笑语争分火
候吏殷勤次进茶
独坐清宵乡思渺
更依北斗望京华
兵部侍郎陈洪谟是明武陵人,曾出任云南按察使,那年,他在《马底驿夜坐》,写下这首七律。
清湖北东湖知县洪饴孙,也曾一大早从这里出发去沅陵(《早发马底驿至辰阳》):“磎危周千盘,石险露百状。百转山径间,谿流愈平放。峰尖棱棱石纹起,一抹山痕全作紫。邮亭十里晓雾多,村屋高低乱云里。秋林苍茫曙光湿,绝顶一峰衔日出。沿谿藻影漾晓华,惊起游鱼争欲匿。水流百折波自通,泉石荡漾浮云空。此间作县亦清绝,山色绕北谿流东。参关高原踏晨露,马恋山光亦回顾。野人短褐上山樵,却立云峰最高处。”
11、辰阳驿:好山留客
武陵西上沅陵渡
扁舟忘了来时路
花外有人烟
相逢疑是仙
清尊留夜语
醉倒知何处
归去客心惊
金鸡嘲哳鸣
宋代诗人王庭珪被谪夜郎,有个晚上在辰州和一帮朋友聚会,酒醒之后作此《菩萨蛮》词。后来林则徐去云南监考,被县官从辰阳驿接进城里去住,盛情难却,写对联一副:“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再后来,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沅陵建小楼一栋,称这里“美得令人心痛”
12、船溪驿:乡村聚落
曲迳萦行绕竹斜
诛茅纫屋是谁家
柴扄半掩梧桐月
榛舎新移木槿花
堂扁小迂聊托号
人忘大耋莫兴嗟
闲云意外看舒巻
一任秋风拂鬂华
林瑭升云南道监察御史时过船溪驿,观看驿站里墙壁上他人的题诗,一时兴起,用壁间韵谩成七律一首。这里虽然偏远,但结庐安居的农家却很有生气。驿站两旁山峦叠嶂,树木葱茏,风景怡人,鼎盛时期,驿馆、屯兵楼、茶楼、商铺鳞次栉比,号称“北通京都”、“南达云南”。
13、山塘驿:山水如画
攀条老泪坠天涯,
怅望云端白鹿车。
山好几疑身入画,
日斜遥指店为家。
缘村桐树垂黄实,
绕涧藤梢落紫花。
地僻莫嫌迎送少,
眼前风景不须赊。
台州知府蔡秉公来到山塘驿,被眼前的山水吸引,见驿馆里他人的题诗后也步韵和之《山塘驿次壁间韵》。“有廉能声”的满朝荐曾被流放于此,留下“正充山塘驿”的美好传说。侍读孙鼎臣也曾《渡沅水至寒冈遇雨宿山塘驿》:“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適。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山石如丹砂,返照正东射。前峰忽不见,漠漠天一色。云从山外来,飞雨势甚逆。松篁引幽佩,商籁动林隙。晚投孤馆中,云散山已夕,东西田水鸣,细草悲促织。”
14、怀化驿:彪悍柔情
阴逼千山暝,
林深觅路遥。
疏镫疑野戍,
残雪辨危桥。
驿僻卒多悍,
途长仆易骄。
夜中搔短发,
愧杀霍嫖姚。
从翰林院侍读王思训的这首《怀化驿晚行》你能看到五溪蛮的遗风,而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却
蛮烟喜过青杨瘴,
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
五云天北是神州。
王阳明吟唱的《罗旧驿》表现出他的出博大昌达和俊爽之气,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看到的是战后的宁静,“阳明旧日留诗地,我到偏伤乱后情。浅草平陂荒徼路,残阳小驿铺司城。西征将帅犹坚壁,南牧牛羊各占营,此日蛮人皆佩犊,不烦布谷苦催耕。”(查慎行:《罗旧驿》)。山东布政使吴俊看到的更是一片美景,“行看岚翠泼人衣,坐觉溪光冷入帏。境美最贪茶后睡,身轻差熟梦中归。山衔楚雨黔云起,鸟掠湖烟岭树飞。一曲芷江清澈底,美人不见思依依。”(吴俊:《罗旧驿馆》)
16、沅水驿:明山叠翠
辰阳南望接沅州,
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
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
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
人间随地可淹留。
王阳明的《沅水驿》让人感到轻松飘逸,侍郎汤右曾的《沅江驿楼》又是另一番感受:“飞梁千尺偃长鲸,斜日烟霏紫翠横。曾忆乱山沅水驿,惯经迁客舞州城。倚帘红映琉璃色,傍舍秋寒蟋蟀声。正是愁心孤极处,龙标明月晚还生。”
17、便水驿:云烟沸涌
晓乌啼向驿门前,
便水茫茫早放船。
仰面人家看不见,
午鸡声出乱山巅。
康熙末年,民间学者叶景高,清早过便水驿留下这首《便水驿早发》。清浙江候补道员叶名澧夜宿于此,也曾吟《便水驿夜泊》:“维舟依独戊,空阔夜多惊。岩雾冥冥散,江流泊泊生。依火残月色,感客乱鸦声。天末劳归台,局堂计连程。”
18、晃州驿:翠微深处
杜鹃声诉。
鹧鸪声助。
催上黔阳归路。
轻舟短棹泛沧浪,
沾两袖、夜郎烟雾。
云山如暮。
滩流如怒。
石齿嶃然无数。
天涯愁绪不堪论,
这光景、能消几度。
沅江主源清水河就在贵州,流经黔、湘汇入洞庭湖。王昌龄任龙标县尉时,作《送崔参军入龙溪》,诗中所写龙溪就在晃州,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与此有关。而元曹伯启舟行沅江,填上面的这首《鹊桥仙》词也能让人联想起晃州驿。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里讲了这么个故事:晃州通守抓盗贼,“得一竹简,书有七言律诗:‘琅玕消息近来闻,玉冷空山堕小云。沧海西头裙自浣,翠微深处被亲熏。人来月殿分鸾守,草满芝田付鹤芸。香篆若能通御座,万枝真降一齐焚。’极似玉溪生集中‘锦瑟碧城’之作,不知所谓,不敢强解也。”哈哈,“翠微深处”不就说的是晃州驿吗!
京昆驿道在贯通前后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道变通,在不同时代不同路段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沅有芷兮澧有兰”,京昆驿道湖南段就蜿蜒伸展在沅澧两岸,芳草萋萋,花木见悠,假如你有意重走任一一段,原味虽难寻觅,但余韵或许尚存。
特别说明:
1、有关诗词来自不同版本的出版物,可能有抄录失误或版本差异,若引用请自行核对。
2、每个驿站都曾留有许多诗词,本文从景而选,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一定是最好最佳,敬请谅解!
3、图片来自书刊或网络,特向作者致谢!
张华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