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人的点滴生活中
看追逐梦想的执着
在日新月异的日子里
看城市乡村的巨变
喜迎十九大
看精彩津市
▲视频
津市:老工业城焕发新活力来源
常德电视台记者胡巍庞昭明孟杰万欣
过去五年,津市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坚持工业立市、突出产业兴城,在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上昂首迈进。如今,津市这座老工业城,再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图中是津市三湖公园,经过提质改造后的三湖公园绿水成映,市民把三湖公园当做自己健身娱乐的天然氧吧。
津市市委政府在改造这座城中公园时做了哪些工作?津市公用事业管理处主任李银安:三湖公园是我市城中的一座海绵公园,我们这次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海绵元素,进行海绵化打造,第二就是对周边的污水进行了截污改造,第三就是对湖水进行了黑臭水体的治理,对周边的建筑物进行了美化、亮化等方面的提质改造。
津市作为今年常德唯一的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县市,划定了8.3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示范区,着力构建现代、精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生态城市体系。
截至目前,42个海绵城市项目已完成10个,正在施工7个,已完成施工图设计6个。未来3年,津市还将投资15亿元,实施公园绿化、道路广场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公共建筑等6大重点建设工程。
津市市民李志蓉:我们现在锻炼的地方,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很多,到处都改造得挺好的,小型的广场特别多,以前我们几个队伍有时候还会为争地盘而吵架,现在都没有这种状况了,我们一有空都会来这里锻炼。
未来五年,津市将按照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力争到年末,规划区面积达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9万,城镇化率达到76.3%,基本形成“一核一环四中心”的城镇群空间发展格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让津市城市更具活力。
图中是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货现场,工人们正在将这些甾体医药进行装车,这些产品将被运往美国、印度、西班牙等国家,每公斤能卖上万元。
然而在年之前,该公司在进军甾体激素产业时,面临的却是国内生产工艺大多以野生黄姜为原材料,资源匮乏、污染较大、人工成本高的难题。
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喜荣:我们使用了一种革命性的新的技术,从大豆油里提取的下脚料去做我们产品的原料。
这一技术突破了野生黄姜资源匮乏的难题。采用微生物发酵,污染大大减轻并可治理,同时工艺过程缩短,整个生产成本只有原来的一半。
今年以来,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销两旺,公司生产的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氢化可得松等甾体药物系列产品供不应求,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1至9月该公司已经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完成税收万元。
五年来,津市利用本土酶制剂和发酵产业的优势,通过以商招商和入园扩规等手段,不断壮大了生物酶制剂的产业规模,在酶制剂、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形成了酶制剂、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甾体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等产品体系,成长为亚洲最大、常德唯一的酶制剂生产和出口基地。
无论是城市扩容提质,还是园区产业发展,五年来津市人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讶的速度奇迹。接下来通过几个数据,一起“数说津市”这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断提升,那么在老百姓眼中,他们究竟看到了哪些变化?这五年,他们都实现了哪些梦想?
毕家寿:我叫毕家寿,是津市的一个老人。我们小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小区现在有日间照料中心,孤寡老人有人照料,我们小区有老年学校,一些老同志有地方学习知识,小区人民有很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毛章颖:我是来自车胤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我叫毛章颖。我们车胤中学就是原津市市第五中学,以前我们学校没有这么好的环境,没有环形跑道,没有这么齐备的教学设施,现在市里全新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全新的车胤中学,我们的环境更加好了,有了完善的教学设施,有了优美的教学环境,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教学,我相信我有信心能把我们的孩子们个个都打造成优秀人才!
谈及未来,市委书记傅勇说津市将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狠抓产业培育、对外开放、人才引领三大重点工作。
津市市委书记傅勇:通过建立并用好、用活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机械制造等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狠抓对外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现通江达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企业靠大联强;大力培育津市企业家队伍,引进创新研发型人才,为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来源:常德电视台、津市电视台
本期编辑:张方军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