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春天,在津市看万亩油菜花海,上嘉山拜孟

点击上方↗澧水嘉山,免费订阅本刊

万亩油菜花海怒放

去年三月,春暖花开,正是赏油菜花的好时节。在朋友的邀请下,我有幸来到了津市。

第一个想去津市的理由是它的美景。

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傍澧水、滨洞庭,古为荆楚之地,是孟姜女家乡、车胤故里,“嘉山孟姜女传说”和“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素有“湘北明珠”之美誉。是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个让我想去津市的理由是津市牛肉粉。

津市牛肉粉历史悠久,原料是大米,经过加工制成洁白、浑圆、细长且有弹性的粉丝,用开水烫热,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吃起来润滑可口、韧性十足、风味独具。它是选用津市的黄牛肉,先制作成牛肉汤锅,然后再把米粉放进去慢慢的煮着吃,陪着蔬菜之类的佐菜,味道特别的美!

一到津市,春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少了别的旅游区人山人海的喧闹,这里的美景显得更加安逸美好。更原始的田园风景,更朴实的村民,让津市就像一个遗世独居的世外桃源,安静的等着有缘人到来。

初春澧阳平原,翠黄嫩绿,柳浪莺啼,渔歌唱晚,农人扶犁,犹如一幅山水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放下工作的疲惫,踏春出行,感受淳朴的自然风情,三月的乡间小路,两旁就是开的即为灿烂的大片油菜花。随便一拍照都可以做成明信片呢!

津市,不仅在古樟、古桥、不仅在小桥流水人家;不仅在夕阳西下,放牧孩童;也不仅在粉墙黛瓦与袅袅炊烟。更在于自然环境的优美与津市人的古道热肠浑然天成的和谐,这就是津市的灵魂。

想看整片整片的油菜花地吗?知道哪里有大片的油菜花吗?来津市吧!

澧阳平原,位于湖南省洞庭湖西北岸的澧水中下游地区,地处武陵山脉的东北边缘,西、南、北三面环山,南临澧水,东向洞庭湖敞开。行政区域涉及当今湖南省澧县大部分和临澧县一部分,也包括津市市、安乡县和石门县的少部分地区。

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迹丰富,发现史前遗址余处。其遗址分布之密集,文化演变之连续,遗存形态之多样,在湖南乃至全国极为罕见,尤以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遗址为代表的几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引人注目。澧阳平原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起源地。

独具特色的民居、传统风俗文化;又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水,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此种天人合一的境况,成就了它的美!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同时具有生态与文化、田园与山水的多元素完美融合。

虽然很多地方现都喊着油菜花的口号,但是它们没有的东西太多。没有油菜花中的烟雨江南,没有油菜花中的古村古镇,没有万亩梯田的层次感,更没有与诗画田园中原生态乡村生活的完美融合。而这些,津市应有尽有!

湖水倒映下的房子,更像是一副生动的油画,每一笔都透露着春意盎然。而撇去油菜花的美艳外衣,津市本身也是一个朴实安逸的古村。

雨水冲刷过的油菜花显得更加鲜艳。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蜜呢!

一片神奇秀美的土地,这里有如诗如画的绝美田园风光,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神往!

田园与山水的完美结合

天才微亮,我们便爬上了嘉山山颠,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津市新洲镇,地处津澧南部,距市区7公里。风景区西南自白云山、金刚山蜿蜒而来,至嘉山前屹然而止。方圆2平方公里,山高.07米。山虽不高,但挺拔于西洞庭湖区,绿水环绕,秀色可餐。澧水自北向南绕嘉山东麓人洞庭,它集平原旷野景观,河洲峻秀景观,丘陵植被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造就了“嘉山胜境”。于嘉山之颠,可东观八百里洞庭波涛汹涌澎湃,南望万顷稻菽英雄遍地夕烟,西眺三千仞武陵群峰争秀,北望澧水东流,湖光山色,典雅丽秀。“洞庭天下水,嘉山天下秀。”正是对嘉山美景的写照。

摄于孟姜女望夫塔之颠

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澧水江边,观看“百牛过江”特色景观。一到江边,一行人就异常兴奋,早晨初升的太阳给江面镶上了一道橙黄色的金边,“来了,来了……”牛群下水时,母牛和小牛紧随其后。数分钟后,带头牛率先下水,群牛登岸的场面瞬间掀起现场高潮,摄友们拿出相机啪啪啪地记录下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倒是激动,这些牛儿却非常“淡定”,有的安逸的享受早餐,有的在江边自由奔跑,丝毫不受影响。

百牛过江气势磅礴,澧水江边美如仙境

江南有多美,澧水就有多迷人。闲暇时在澧水大堤上漫步。早上,看红日渐起,远山含翠,心中就像新鲜的霞光一样烂漫;傍晚,看金乌归山,云锦铺地,心境就像秋水般恬淡与惬意。

妈妈,妈妈,他们在拍我们哪~!

我的摄友们在澧水河畔的小憩摄于澧水河畔

夕阳西下,澧水变得更加迷人,在晚霞的照耀下,一朵朵的浪花像一颗颗镶在江面上的宝石,那样高贵,那样艳丽,整个江面金波荡漾,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里。

津市市区在明朝以前是一片被称为渔丝湖的水面。因江湖顶托沉沙堆积成三个品字形的小洲。这个三足鼎立的小洲被称为打渔洲、晒网洲、落雁洲。三洲之地“上迎澧水,下居澹水渡口,故亦称澹津”。三洲渐长,人居渐多,设了渡,有了桥,有了鱼市买卖。最早记载津市的文字是明朝文人何景明写的《津市打渔歌》,“夜来水涨没沙背,津市家家有鱼卖”。后因为众所周知的荆江北岸堵口,松滋河、虎渡河南侵,澧水改道向南,加剧了这块河洲的泥沙沉积,三洲迅速扩展。明朝万历年间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这样介绍津市:“从涔水交会处西上十余里,有千家之聚名曰津市。”袁中道比何景明晚出生87年,他看到的津市已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有“千家之聚”的集镇。

被水成就的津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运之利。上溯澧水至澧县、石门、慈利、大庸、桑植。顺流澧水入洞庭是去常德、益阳、长沙、岳阳、武汉的航运水道。往北从澧水入虎渡河可进湖北沙市、宜昌。澧水支流涔水、澹水在市境内小渡口与澧水汇合。澧水为津市沟通了东南西北的黄金水道。津市成为了澧水与洞庭湖、湘西山区与滨湖平原、鄂西南与湘西北的交通枢纽。到清朝雍正年间,津市已是“市长数里,约万余户”。为维护此处治安,澧州府在此设立“嘉山巡检司”。到清朝中叶,津市已是“舳舻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重,炊烟万户”的商业重镇。这时的津市街长7里,依水附形,有街巷48条。到清朝末年,津市凭借着优良的交通优势发展成湘鄂边境和九澧流域的中心商埠。随商业需求形成的手工加工业也日渐兴起。“湖南的津市,湖北的沙市”并称商埠双雄,声名远播。

世外桃源张家湾

我是一个执迷于晨雾的摄影人,常常为了拍到晨雾的景致,天不亮就起床,有时甚至要跑很远的路。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没有白白辛苦一场。来到张家湾,只见天地被大雾笼罩着,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楼房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一点也不耀眼,只现出矇眬的影子。仿佛进入缥渺的“仙境”一般,忽然觉得自已也在这“仙境”中漫游。我眼前不断飘来青纱似的雾,像云、像烟一样白茫茫一片,舒服极了。

张家弯晨雾过了一会儿,雾小了,大地脱下了厚厚的绒衣,披上了轻轻的薄纱,一些大树的枝叶羞涩地从雾中露出婀娜的身姿,似乎在招呼天上淡淡的白云,柔和的阳光也漫漫地洒了下来,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幽雅的水彩画。我正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时,太阳这位杰出的画师轻甩画笔,我便被包围在温暖的阳光里了。

雾以其神奇的足迹,留给了我们绝美的画卷和无尽的遐想。

当地的农民披着晨雾便开始工作了

走到这里,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了。人类的梦想,想远离战争,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渴望团结、友爱、平等、自由、和平、安宁,人人自得其乐,这样的理想社会,那就是这里。

当我老了,就要住在这样一个人不多的小镇上。房前栽花屋后种菜。没有网络。自己动手蒸馒头、腌咸菜。养一条大狗。每天骑自行车、散步。低调从容。所谓的天荒地老就是这样了。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守。

来张自拍,嘻嘻~~

摄友们在交流和分享那份桃花源的喜悦~

作者简介

夏丽璦,摄影爱好者,偶然的机会,来到津市和嘉山,感觉来到世外桃源。

征稿

征稿内容:讲故事、写诗词、创业广告、征婚广告、寻人启事、地方文化表演视频等,故事与诗词最好与澧水流域和嘉山风土人情相关。

电子信箱投稿:请把稿件发送到以下电子信箱:

bqshen

.







































白癜风扩散
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ly/1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