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澧水自西南而来,这里有一座美丽的河滨城市——津市。
素有湘北明珠之称的九澧门户的津市不仅风景秀丽,牛肉粉也是出了名的好吃,其中刘聋子牛肉粉最具代表。
选取采用澧水与洞庭湖优质大米,经过泡米、磨浆等工艺,制成圆润又Q弹并耐煮的粉条。
牛肉则选用三年以上食草耕作水牛肉,且一定是要活杀的,再用秘制中草药包进行熬煮。
新鲜牛肉、牛百叶、牛筋、牛肚、牛黄……还有纯牛肉熬制的原汤,鲜美浓郁,醇香可口。
刘聋子粉馆收归集体公私合营后,黄承余通过招工进入刘聋子粉馆,然后跟随刘聋子夫妇学徒。
在刘聋子病逝之后,黄承余成为了刘聋子牛肉粉的第二代传人。
每天凌晨四点到店生煤火熬煮牛肉,到澧水河挑水,白天做煤球,风雨无阻。
直到现在,黄承余依然严格遵循师傅传授的秘方和工艺,严把食材关、加工工艺关和卫生关。
而津市刘聋子牛肉粉也相继研发出了原汁牛肉、麻辣牛肉、牛杂和炖粉系列。
炖粉作为刘聋子牛肉粉的特色系列,其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
传说在清朝,军官们吃粉则围桌而坐,桌上放着火炉子,炉子上炖着肉汤锅,然后将米粉倒进汤里去,又从汤里捞出来食用,边聊天边喝酒,直到尽兴。
这种吃法,清朝称之为“凳粉”,意指当官的人才可以坐在凳子上面吃粉。之后演变唤作“炖粉”。
招牌牛杂炖粉
在招牌炖粉牛杂锅底中,牛油无疑是使其发挥最佳风味的催化剂。
牛肉从进店到制成油码,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牛肉要经过筛选、浸泡,再用秘制香药煮熬,冷却后切小块,以备做油码。
新鲜牛肚、牛百叶、牛筋、牛肉等食材搭配秘制锅底,辣、滚、香、鲜,润滑可口、风味独具。
细火慢炖,经过高温膨胀之后,汤汁的醇厚融入米粉之中,口感烂度适中,咸淡适宜。
原汁牛肉粉
而在众多品类中,代表80年代的老派原汁牛肉粉最能代表津市牛肉粉的精华。
汤开码子热,一热带三鲜。一口暖汤下肚,清爽却不油腻。
一勺小小的汤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独具匠心。
坚持选取新鲜的牛肉,再用秘制中草药包熬煮作为原汤,浓度极佳。
下粉时将熬制好的汤底加放在米粉内,这样制作的牛肉米粉才汤鲜味美、地道正宗。
麻辣牛肉粉
到了90年代,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刘聋子粉馆推出了麻辣牛肉粉。
麻辣牛肉选取牛腱肉,这个位置的肉紧实有嚼劲,经过卤煮油炸拌料后静置一晚。腌制后的麻辣牛肉颜色通透发亮,口感极佳。
初入口时感觉微辣,中段有香料的浓郁,后段即可感受到牛肉的麻辣在舌尖绽放,欲罢不能,唇齿留香。
作为十三省移民之市,传统津市小吃也是五花八门,美味齐聚。
刘聋子粉馆经典热销小吃包括:牛肉包、麻果、藕饺、肉饺和汽水肉。
呈丁状的肉馅搭配炸至金黄的表皮,焦黄酥脆,咬劲十足;鲜肉现剁现调,蒸制而成的汽水肉更是口感嫩滑。
而备受喜爱的麻果软糯可口,口味极佳,开业至今也创下了百万销量。
店内风格具有新中式的写意之美,原木色为主色调,通透雅趣,环境和菜品相得益彰,融合地恰到好处。
高堂座椅、编藤吊灯,还有怀旧感十足的壁画,画着古代街头粉店的生活常态,不忘初心,向传承致敬。
趁着清晨的阳光,宽敞大堂和雅致包厢随意挑选,相约家人朋友们嗦上一碗正宗的牛肉粉,惬意也不过如此。
年,“刘聋子”被湖南省商务厅授予“湖南老字号”,所以正宗的刘聋子只要认准牌匾即可。
之后也陆续被中央电视台“行走的餐桌”、“舌尖上的中国”、“天天向上”等多个媒体栏目相继采访播映。
精选食材、保证新鲜度、每天坚持卫生全覆盖、严格把关各道工序……
日复一日,刘聋子粉馆用心为每一位顾客带来新鲜的美味。
终日肉香氤氲,尝鲜客络绎不绝。这里不仅弥漫记忆深刻的味道,更是传承百年美食文化的风味人间。
店铺信息
开福区店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