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出台相关办法强化出租屋管理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徐晓君
□本报记者徐睿文/图
“为了尽力消除我市出租屋的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必须尽快出台出租屋管理办法。”昨日,市第七届人大代表、临澧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徐晓君接受采访时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大发展、城乡人口的大流动,带动了房屋租赁市场的迅猛发展,而很多出租屋业主只重视租金收益而疏于安全管理,相当一部分承租人也缺乏安全意识,导致一些出租屋特别是城中村出租屋安全隐患乱象丛生。
徐晓君在建议中提出,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房屋租赁的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实行联合履职,彻底纠正和克服目前出租屋市场各自为政的管理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租赁信息采集制度和租赁信息平台,以社区为承办单位,各部门紧密配合,对住房租赁信息进行采集、申报、建档,建立《住房租赁信息申报台账》《住房租赁信息采集台账》《住房租赁登记备案台账》等文案及相关电子档案;强化法制宣传,实行依法管理,提高出租屋屋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大力发展桃源富硒功能农业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伍立斌
□本报记者杨力菲文/图
“桃源土壤富硒,生物转硒技术全国领先,富硒功能农产品开发已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桃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七届人大代表伍立斌认为,我市应大力发展桃源富硒功能农业产业。
近些年来,桃源紧紧围绕富硒这块金字招牌做文章,全县有37家企业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共开发富硒农产品23类、75种、款,发展富硒作物种植面积29.34万亩。伍立斌认为,桃源仍存在富硒品牌不多,影响力不大;富硒企业实力不强、后劲不足、营销不畅、行业牵引力弱;富硒功能农业推进力度不够3大问题。
在建议案中,伍立斌提出,我市要利用桃源富硒功能农业方面的优势,制定富硒产业发展的市级战略和规划,建立产学研销一体化体系,着力打造和推广“桃花源富硒”公共品牌。要根据产业布局,加大富硒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迅速壮大富硒产业整体实力。在全市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中,突出桃源的龙头地位,积极支持桃源以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取让全国性的专业研究机构、交易博览会、学术研讨会落户桃源,进一步增强桃源在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界的突出地位。
严格落实河长制综合治理水葫芦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李太东
□本报记者姚懿容文/图
“道河临澧县烽火乡水电站附近水葫芦泛滥,导致道河水质异常,影响津市28万余人的饮水安全。”昨日中午,来自津市代表团的李太东代表正在对建议案做进一步修改。此次大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强临澧县烽火乡水电站附近水葫芦综合治理的建议》。
据介绍,年,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津市监测站对原水、出厂水及管网水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味。检测人员巡查时发现,道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葫芦秋冬季节严重腐烂。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简单治理,但今年10月,检测人员巡查发现,水葫芦问题仍未解决。
李太东建议,要严格落实河长制,实行河流分段管理,同时加强环保、水利、农委等部门的协同合作,综合治理水葫芦。科学开发利用,拓宽水葫芦的应用市场;合理引进天敌,推行生物防治;加大秋冬打捞力度,实行物理防治。加强污染源管理,对乡镇、农场的各河段实施水质监测,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建立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的管理机制,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环保法律宣传。
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方业驰
□本报记者徐睿文/图
方业驰是临澧县停弦渡镇福船村党总支书记,任村支书30多年。这次参加会议,他带来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建议。
据方业驰介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建房的积极性高涨,造成建房与用地的矛盾突出,无序、无证建房的情况时有发生。乡村规划修编滞后,农村建房滥占耕地、一户多基的现象屡见不鲜,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的情况突出。
方业驰建议,科学编制、修订村庄规划。结合临澧现代化城镇群建设和合乡并村的实际,制订村镇规划。严格执法检查。对私自建房、乱占耕地和少批多占现象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严格宅基地审批,认真执行“一户一基”,严格控制宅基地与建房面积,乡村主干道两侧20米之内严禁建房。加强“空置户”治理。对于外迁的“空置户”,多年无人居住的房屋,建议收归村级组织管理,依据土地性质进行处置。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操作性强的《农村建房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的程序,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
建立容错机制让党政干部大胆作为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赵金秋
□本报记者姜美蓉文/图
赵金秋有着多重身份:常德市人大代表、湖南湘北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鼎城区工商业联合会兼职副主席……赵金秋说,往年他大部分的建议案都是为基层群众代言,这次他想替广大党政干部执言。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部署,催人奋进,鼓舞人心。”赵金秋说,他此次带来的建议案主要围绕让这一战略落地,即如何解决各级党政干部庸政、懒政、不作为的现象。他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党政干部能干事、想干事、干好事的热情,让全体党政干部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这一目标,大胆作为,有所作为。
什么是容错机制?即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或包容犯错情况的发生。在赵金秋看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有助于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真正落地的有效举措。他说,自己在调研中了解到现在有些党政干部在工作中,不敢甩开膀子加油干,还有部分干部不愿干事,就用各项规定来搪塞。他说,希望这一建议能够尽早得到回应,让党政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企业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来迎接常德市产业高速发展的春天。
让沅澧干线真正通畅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吉琴
□本报记者胡秋菊文/图
市人大代表吉琴是汉寿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但她今年带来的建议案是关于交通建设。
“写这个议案源于一次体验。”昨日上午,吉琴告诉记者,今年9月下旬,沅澧干线6号大道汉寿段建成通车后,她和朋友们一起开车去体验,发现这条大道建得非常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常德经开区(德山)段未通车,车过汉寿段后,不得不绕道谢家铺上高速或是走县乡道到常德市区。回家后吉琴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沅澧干线是常德市“四纵四横”快速道路网络的主体部分,建成后可实行“一小时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由于这些大道都是各县分段修建,各地进度不一,即使部分路段通车后,因不能全线贯通,不能发挥干线公路的作用。
经过认真调研,吉琴撰写了《关于加快沅澧干线6号大道德山段修建,协调各干线大道修建进度的建议》,加快沅澧干线6号大道德山段的修建进程,早日实现全线通车。协调各条干线的修建进度,尽量同时或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建成通车投入使用,让沅澧干线真正通畅,发挥交通主干线作用。
期待荆常高铁项目尽快启动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雷鸣
□本报记者胡秋菊文/图
“我县一直谋划荆州经澧县至常德的高速铁路,去年我的建议案写的这个,今年依然是。”昨日上午,市人大代表雷鸣说。
雷鸣是澧县发改部门负责人,他认为,该项目落地条件已基本成熟,今年他的建议案《关于新建荆州—澧县—常德高速铁路的建议》,陈述了五个理由:国家、省、市有战略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都提出,促进津澧融合发展,支持澧县与津市两地合并设市;我市在“十三五”规划中也确定将澧县定为市域副中心城市。人口与经济总量有基础。目前,津澧地区总人口达万,经济总量.4亿元,新建荆州—澧县—常德高铁,能充分发挥国家高铁效应。群众有迫切愿望。目前津澧地区无高铁规划和在建项目,广大群众呼声迫切。建设条件基本成熟。荆门至荆州高铁已开工建设,我市应主动对接。经济上可行。该项目从两省交界处经澧县接临澧站,仅有55公里,约需投资70多亿元,如果采用PPP模式,对财政压力不大。
雷鸣告诉记者,今年澧县团代表会将联名提交此建议案,建议市政府尽快启动荆常高铁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关爱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张国民
□本报记者姜美蓉文/图
张国民是常德轻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将目光对准中小微企业,呼吁政府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关爱。
“大型企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遇到困难容易得到帮助。相对而言,中小微企业在政府资源方面处于不对等的弱势地位。”在张国民看来,中小微企业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也是国家的重要税源之一。在实体经济普遍困难的当下,亟需得到政府关爱。
他建议:要培育中小微企业,首先要明确建立培育扶持机制,并将其常态化。要培育知名品牌,扶持更多的企业跨入大型民企行业。各行业要树立龙头品牌,带领后续有潜力的优秀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形成健康的行业生态链,完成行业的阶梯化建设。
张国民说,只有让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培养成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才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当前,常德提出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希望能够把关爱中小微企业提上议事日程,让企业早日感受到政府的关爱、重视和支持。
尽快打通“沅澧快线”
——访市七届人大代表蹇在斌
□本报记者杨力菲文/图
蹇在斌代表是安乡县交通部门的工作者,他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