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五大危与机
编者按:
近期企业大佬间的会面,谈笑风生之后,多了对未来的严肃谈论。
有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也不能令五大发电集团在此刻轻松地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成立十余年间,五大发电集团经历了数次跌宕起伏,从低谷再回顶峰时,面对即将掀起的波澜,不容徘徊。
“未来几年,发电行业将会真正迎来触及生存问题的转变”,这一判断几乎已成共识。
年起的未来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发电行业将必须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将保持在中高速水平,用电需求持续不振,发电量可能连续下降。过剩,是未来一段时间,发电行业最主要的特征。
尽管产能如此,低碳清洁能源依然是越来越重要的品种,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在“十三五”期间继续迎来发展机遇期。能为此买单,且必须为此买单的,只有一个,就是发电集团的主要利润支撑——火电。
买单的方式是,火电的利用小时将会持续下降。水电大省的火电利用小时已经不足小时,风电大省的火电利用小时已至小时。加之环保因素,火电生存空间会遭遇越来越大的挤压。市场竞争加剧,电力直接交易的全面推行,降低电价的任务,倒逼火电进退。
“春江水暖”,电力行业的企业家往往最先感受到环境的即将变迁。敏锐的企业已经为适应新的温度而转身。
领头羊华能集团决意寻求煤电清洁化和高起点发展核电的路径。规模一度领先的大唐集团曾希望用煤做文章建成综合能源集团,如今重回起点。华电集团以稳健著称,在水电、气电、油气多有布局。国电集团依托其独有的禀赋,成为首屈一指的风电运营商。规模最小的国电投胜在清洁能源比例一路领先,并列“核电三强”。
不同的起跑线,不同的方向,它们所向往的也未必是同一个终点。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需要为它们准备不同的评判标准。
也许谁也不能过早地预判哪只大象转身的方向会赢得未来。但愿必要的提醒,能令发电集团更加清醒,危与机可能不过是一线间的转换。
一边是无限的市场、靓丽的机会,一边则是模棱两可的未来,所有的转型期都是如此。
1领跑者华能领跑者需要极大的突破,行业更倾向于乐见其成。游戏规则改变之后,谁才是王者
eo记者文华维
津市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数个炉子高高耸立。中国第一台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十年前落户于此。
年11月,IGCC示范电站通过试运行。因为出色的环保指标,被认为是中国最环保的燃煤电站,各项纪录保持至今。
IGCC热如今已过十年,渤海湾之滨的这一项目如今依然成为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