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名桂老师是年考入武汉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留武汉大学任教,后因家庭关系,被迫调回广西老家任教,年又从广西调入津市师范,年退休居住广西博白家中。
周老师是化学老师,但文学才华非同一般,不愧为名牌大学老大学生。年出版《水云居诗稿》,给津师旧友各一本,细细品味,惹哭了许许多多从津师走过来的人。
津师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其记忆是真诚的。十年来,我们与周老师断了联系,去年,书韵的一篇拙文《埋在二十年记忆深处的津市师范》(后连载于《常德教育》年4、5期)又牵动了无数津师人的心。文中提到过周老师的故事,没想到,几经曲折,我们又和周老师在网上见面了,成了津师群的老朋友。
相信所有津师人都会记得周老师,那个来自广西分不清“莲子”和“原子”的化学老师,他从津师建校一年后就调入,津师撤销后,又艰难留守三年,其家庭生活也起起伏伏,留下满地凄伤。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十五年兴亡,周老师用笔看足……
今天,书韵闲话特此推出周老师给津市师范留下来的部分诗词,建议津师人收藏,慢慢品味已经逝去的岁月,希望所有的津师人为津师写稿。也希望所有中师生记录你的中师生活。
我们曾一起走过的津市师范
——土里雅的路
皇竹两堆旁路台,清居静有好风来。
荷花塘里秋风劲,笔底生花浩气开
湖南津市师范学校,是一九八五年创办的,属常德市管理的第三所中等师范学校。一九八九年久经曲折,终于如愿调入该校工作。在这里扎了根,安了家。久经磨难的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心境逐渐好起来了。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经过土里雅的一段山路,到盐矿集市去买菜,接送老伴上下班。遇到下雪冰封的季节,不能坐车只能走路来回得一个小时。后来老伴学会了骑车,我则坐学校的公共汽车去买菜。到了一九九九年,津市师范学校解散后,又在校留守三年,直到退休。在那儿呆了十三年,年退休。年学校整体转让给温州人办烧碱厂。津市师范学校终於寿终正寝了。我在这儿居住了多年,曾写下了许多诗。经过充实、整理、修改于年正式出版。书名为《水雲居诗稿》。里面的诗,是我心里的真实感受,是泪水的结晶,决不是无病呻吟。离乡北去离乡北去十年前,背水行囊三百钱。路费当权人不给,腰包掏取不求天。注:一九八九年调离博白时,旅差费本是由调出单位给,可当时,当权者硬是以某种理由为借口,一分钱也不给。三百多元钱在当时,可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好在后来接收单位给报销了。初到单位印象(一)一路秋风学到斋,山湾深处掩厅葩。心生欢喜安居地,世外桃源正是家。(二)篁竹两堆旁路台,清居尽有好风来。荷花塘里秋风动,笔底生花浩气开。(三)水秀山清环境舒,罢林学府好读书。家人不解吾心意,远走他乡浪荡夫。(四)荡舟游碧水,漫步度幽林。两鹤穿云过,双鸳客眇临。荷风湖角摆,柳荡岸边吟。此景人生梦,何如不早寻。津城美诗情未尽澧河城,新建步行街景明。一水桥横南北畅,三湖路绕东西迎。广场处处欢歌舞,超市家家乐笑声。改革津城多变化,和谐社会小康行。秋景新住三居湘北乡,红墙碧树绕楼房。月宫漫眇观山水,秋景嫦娥正扮装。天桥两山环拱一桥幽,峡谷清泉一线流。少水油轮船搁浅,关山侧畔矗高楼。注:天桥,校园四景之一,天桥实是球校一周的校道的边结点,此道并没有修好。天桥下面有一油轮,叫关山号,实际为一水井,井在船的驾驶室内,后来被淹没了,在旁边做了一栋学生宿舍。月宫曲径迂回登玉阶,游人拜月上宫台。嫦娥起舞迎宾到,笑问客从何处来。注:月宫,建于后山的半山腰上,雕有嫦娥像,宫前有一电视塔,高约三十米,宫后是一个供水的大水池,学校自己供水,有两台深水泵,抽取地下米的地下水,供全校用。这个水塔设计成月宫的形式,供游览。是学校四景之一。芦家菜花吟
(一)
三月菜花遍地黄,游人散步走羊肠。
轻烟高处林梢绕,阵阵书声伴夕阳。
(二)
山村烟绕树梢横,西去斜阳照晚晴。
遍野菜花春梦景,红霞烧尽读书声。
桃花山
桃树春来枝满花,红妍艳色满山洼。
引来蜂蝶狂欢舞,美景桃源是我家。
人生之旅
(一)
八八南来尚好佳,中年浪迹寄天涯。
春阳十载洞庭梦,秋景三年苦守斋。
(二)
十载煎熬事已空,天时不利地盘风。
大同山里异乡苦,古寺钏声诉隐衷。
十年岁月催人老
(一)
镜里生斑白发垂,容颜一改此生悲。
十年岁月催人老,无可奈何自认亏。
(二)
历尽沧桑空惘怅,十年一去九回肠。
秋看何处有芳草,陋室孤灯梦似狂。
霜天晓角
荆水河畔。十年师生散。
改革潮头重组,人千处,三居乱。
茫茫天水远,洞庭波似叹。
何日有缘重聚?总挂念,早相见。
世纪之末的悲哀
九九津师动地哀,校园无复学生来。
伤心友客人离去,守望楼空门不开。
难忘的九九四一八
四处群楼已二更,三塘映月水中生。
唯闻山北悲孤鸟,一夜揪心刺耳声。
注: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八日,协议家庭一分为二。
秋夜
小径自徘徊,师生百事哀,
风来秋夜冷,失却少人陪。
乱飞花
园林日暮乱飞花,学校分开拼两家。
此日不知何处去,谁人愿守旧楼爬。
留守赋
寒冬气已消,春色影招摇。
心事随流水,紫荆伴寂寥。
园林生绿草,野兔伴三桥。
戴褚吴相守,汤周急用招。
注:三桥,即小汤和游本祥养的三只羊,野兔不怕山羊,常在一起觅食,小偷常进入校园偷东西,守门的老师想了一些办法保护学校的遗产。
人生驿站
(一)学校桃花满地鲜,年年身影照花前。
如仿花醉笑春到,不见游人把手牵。
(二)
户外声声不忍闻,人愁无奈似离魂。
悲鸿山北苦吟切,孤马奈何走失群。
(三)
十载桃花朴面香,我来千里住桃乡。
当年体壮精神足,此日身哀老未央。
我原以为这是我归宿之所在了,孰不知,只不过是我的一个人生驿站而已。
道别
(一)
千里相逢处,如今又远行。
三居千日梦,澧水一江横。
此别难相见,分离尽涕零。
几时重聚首,园桌话心声。
(二)
往事已成空,今如一梦中。
满怀失落感,诉与耳边风。
倒春寒
(一)
风吹寒叶落荒台,冰冻高枝待化开。
原感此园风景好,谁知今日让人哀。
(二)
身影孤灯昏照明,冷风吹雨气寒生。
侧身静听箫箫竹,此夜难眠到午更。
数日新知送客呆
一树梨花满地蕾,无情风雨伴惊雷。
十年轶事断无续,数日新知送客呆。
注:由于学校散了,大部的老师和员工都被招聘到常德,少数到了其他市县。只留下几个年过半百的老者留守学校。津市师范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寿终正寝了。调离的老师和好友已成了客人被我们送走。
冰封八戒猪
倒影群楼柳色舒,游山玩水喜观鱼。
桃红浅岸三湖景,柳绿轻舟水面疏。
飞扬志绪好观景,寂寞心情静与书。
忍将绮梦燃灰烬,舍泪封冰八戒猪。
守门人
校园春尽草苍黄,人去楼空走四方。
景点余芳残叶坠,前门老者暗情伤。
双方选择优良用,半百出头王李张。
问取无人门守客,津师从此落茺凉。
怎奔头(年)
校园静静满天愁,苦尽未甘人转忧。
何得吾侪无去处,不知此后怎奔头?
江南春
寥落野林无用人,山穷水尽有吟身。
东流逝水有回日,不信江南不复春。
守门与保安
校园无事静箫箫,高塔亭台见叶飘。
几日东风催旱雨,一园玉竹自妖娆。
早晨山色层林染,晚景天边云火烧。
老者前门堪守护,保安后院要防刁。
思退休
撒散津师无友聊,几年留守梦中消。
三春倒数退休日,四季空闲弄笛箫。
悲鸟叫声声
林间悲鸟叫声声,肠断泸家一水横。
唯有西南山上月,余辉脉脉伴三更。
注:学校人去楼空,北山上一种鸟每隔数分钟鸣叫一次,每叫一次持续一二分钟。那种声音催人泪下,使人感到悲凉。而且整夜的叫,唯一感到欣慰的是那西边的明月,似是陪伴断肠人度三更。
六十生日感赋
(年阴历五月初五)
六十生辰儿女亲,他乡千里作孤身。
天公有意隔山水,不让团圆胡弄人。
断桥
桥断前程纪末哀,江边日盼渡船回。
徘徊莫索天王旨,唯有泳中浮出来。
参观古大同寺感赋
风吹雨打水中莲,古大同生淡色烟。
离尽孤零空守舍,尼姑庵里坐参禅。
津市学校往西一里地,半山腰上有一尼姑庵叫古大同寺,据说是一个唐代的古寺,学校撒消后,校园孤寂无人,此时守校就象尼姑参禅一样。
空字祠
澧水花山怀旧情,门神花甲守忠诚。
天南故土命中定,湘北新居梦里行。
依稀九澧风云起,仿佛三湘瀑雨呈。
往事如烟风散去,心如静水正身轻。
注:我的生命之河曾经浩浩汤汤,洪波涌动,那澎湃的浪朝,冲击着心岸,有时激动不已,有时又痛不浴生。我曾经得到过,也失去过。人活着很不容易,很无奈。得到了的又觉得平常,得不到的或失去的才是珍贵的,特别是遇到人生挫折时,更越来越觉得珍贵。可是世间是没有后悔药的,所以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命中定的;二是梦里的也就是一个梦而已。
迹吟再登望江楼
九澧广场歌舞欢,三湖游客弄舟竿。
千帆碧水洞庭阔,十里长街澧水宽。
新起层楼临水望,旧堤梯堰上台观。
津城美貌美如画,广客登楼举步难。
注:津市,是一个通洞庭湖的内河港口城市,水运曾经辉煌几十年,但改革开放以后,硬化水坭高速公路发展很快,随着湘西枝柳铁路和湘中石长铁路的相继开通使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水运显得不适时势了。因此,这个不通铁路的港口城市的发展速度慢了。尽管如此,津市的面貌还是变得越来越美,广客登楼举步难,在惜别这首小诗中更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依依难舍的心情,年我背着行囊站在澧水桥上回望这个曾经居住了十几年的小城,依依不舍。所以,逝水不忍离,垂柳欲留客,柔风佛面又拉衣,都是当时一种感觉,一种思想,一种体验。
心归自然
疏林月影落空楼。细草花香心境幽。
贫富古今终一体,风流儒雅亦沉浮。
学校转让有感(年)
清秋气爽几徘徊,整体招商几度哀。
一载风寒风带雪,三年苦守雨惊雷。
十年足迹东流水,百本新书废一堆。
且作权宜暂居住,寻思出路等安排。
生查子
当年同桌时,你我互欣赏。今日巧相逢,别后新思想。
如今花甲年,月与夕阳仰。久盼久留连,难见当初俩。
二次转弯
义无反顾路三千,奋起“逃荒”十四年。
六万山横权堵路,八千国币纸通天。
洞庭激荡三湘水,心底波澜四季涟。
零落平阳无虎势,顠摇坎坷有熬煎。
游大同山(年)
大同顶上望河滨,遍地黄花又复春。
一十四年今逝去,江山依旧恋依人。
春来久
闲阶静柳春来久,满院紫荆花没有。
水远天高寒气生,荒原无路如何走?
留守人
楼头向晚落轻尘,野草荒台寂寞人。
情断江南愁未尽,霜添湘北恨更新。
临窗细雨温残梦,入夜沉雷惊暮春。
借问风雷何处去,天涯有岸可栖身?
注:此诗曾载“上海诗词”首卷页。
登独秀山峰感赋
一山耸立在城中,何处飞来独秀峰。
舒卷流云掩石刻,温柔细雨润芳容。
灵犀每向闲时觅,胜境常从绝处逢。
撒网渔舟清影里,诗情画意一重重。
注:此诗曾载“上海诗词”首卷页。
难忘的岁月(年)
(一)
一首新诗引泪流,一场风雨扫重楼。
去年今日周年祭,从此吾侪永别忧。
(二)
提笔无声两眼汪,低头有感字千行。
洞庭波起情无奈,二转淮头浪太狂。
(三)
光阴如水付东流,长夜回思春复秋。
惘惘十年劳碌苦,悠悠心绪几时休。
水云居(年)
大同山下暂栖民,十载风雨卷地尘。
地僻人稀云作伴,楼空孤寂水为邻。
神伤寄恨三塘水,路断含悲二度姻。
惨淡园林斜暮日,凄凉月色半庶身。
两周年记(散校)
山花绿草满园生,杨柳人间鸟不惊。
野兔无人开胆走,青蛙湖里闹春声。
注:野兔已从山上侵入校园,夏大国,曾经用石头打到一个小野兔。
荆河梦
风起朝阳澧水滩,当年喜遇一红颜。
年华一瞬人千里,一载风雷天地翻。
土里玡的脚印
里玡脚印永留痕,岁暮迎新独自烦。
水尽山穷疑出路,天宽地阔又逢源。
惜别
携带行囊别小城,依依难舍是今生。
千言万语终无话,两眼泪汪难有声。
路标
深悔今生迷路标,有情故土恨难消。
当年父老叹离去,异地伤情伴寂寥。
双十人生
十年风雨走羊肠,挑水捞柴住破房。
双十人生皆志短,异乡梦破亦情长。
三居易主
秋晓东边迎日出,梧桐高处少枝条。
三居易主知何日,野菊篱边记恨消。
枉牵心
离人散校失知音,十载时光难再寻。
高塔嫦娥依旧在,群楼易主枉牵心。
紫荆恋
花坛一树紫荆红,一色迷人引蝶蜂。
十载庭前相伴侣,依依难舍泪流风。
无题
(一)
芦家山色影迷朦,难忘当年劳碌踪。
朗朗书声今寂寂,莘莘学子已空空。
蜘蛛网破家何在,蚂蚁窜残有别宫。
暮日残阳天泣血,陈年山鸟哭林中。
注:芦家即芦家村,学校所在地。
(二)
丁亥八月坐船游,碧水千山眼底收。
八载离泸人变老,十年劳碌迹无留。
依依庭院牵情梦,滚滚江河旋水流。
路转峰回云水道,沧桑风雨忆同舟。
离别
高桥回首恋依依,逝水回旋不忍离。
垂柳緾绵欲留客,柔风吻面又拉衣。
注:澧水集湘北山区之水入洞庭湖,为湖南四大水系之一。高桥即津市澧水大桥。北桥飞架于津市中心,是沟通津市南北和防洪的重要工程。一旦发生象年那样的大水,市民可通过大桥转入安全区,桥下急流东去,在河中的两个桥墩水流湍急,卷起一个个回旋的水涡。作者逝水回旋不忍离,写出了当时的心境,真是依依不舍。但大势所趋,终归得东去。学校已整体转让给温州人办厂,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千里迁居
退出三居千里搬,人生坎坷寂孤单。
沧桑历尽心犹在,笑对湘湖粮米滩。
注:年8月千里迁居,回老家广西博白。
盼相聚
(一)
津市凝成朋友情,人缘相处倍知音。
多年久盼再相聚,重表师生友爱心。
(二)
离散多年发更斑,那堪回首忆前欢。
故居幽梦荆河畔,往事情缘烟雨间。
喜有晚年谐世福,叹无老伴慰心宽。
不知何日能相见,欢聚同堂共笑颜。
临江仙观故地
梦断荆河人泪下,多年足迹犹新。
雷鸣惊醒梦中人,柔肠百结,蜂老窝边人情。
三九寒风飘落叶,满天卷起风尘。
空园举目已无亲,今观故地,已换了居民。
浣溪沙(年)
回到泸家旧梦游,夕阳西下使人愁。校园慢步几重楼?
路树香樟风阵阵,云霞照影景幽幽。小路山前遇汤刘。
重游月宫楼
夕阳红似火,伫立月宫楼。
学子今安在,三居事已休。
秋风吹落叶,澧水抡滩头。
今日秋游者,曾经美梦留。
奋斗歌
人生奋斗历艰辛,百折不挠争脱贫。
危难重重须拼博,成功志者得翻身。
毛竹吟
莫道常年花不红,四时苍翠百花中。
春来遍地厚皮筍,秋后葱笼劲节风。
雨打风吹坚信念,流年不改定初衷。
相交最好同心竹,玉洁虚怀节节同。
人生三转弯
迢迢千里路悠悠,回首前程一梦休。
两度凝情两纺景,几番风雨几春秋。
废兴自古千般苦,聚散人生万种愁。
大道无名岐路走,三弯曲水自沉浮。
注:人生之路对多数人来说,都有一条光明之路,因没有路标,你不一定走着光明大道,人生有许多无奈,三弯,是人生的三次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