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这个名字对于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上个世纪60年代,知心姐姐和小灵通、小虎子、动脑筋爷爷一起出现在《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和蔼可亲的形象很快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
可如果你来到了津市市襄阳街,提起“知心姐姐”,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襄阳街居民知晓的“知心姐姐”,并不是教育专家卢勤,而是街道平安办禁毒专干印平,40多岁的她,在襄阳街,提起她的名字,知道的可能并不多,可提起“知心姐姐”却是人人敬佩。
说起“知心姐姐”的由来,还要从年说起。40出头的印平,走马出任襄阳街街道平安办禁毒专干,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禁毒宣传。为深入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强化宣传效果,印平想到了以“知心姐姐”的角色扮演进行校园禁毒宣传活动,没想就此一炮而红,效果奇佳。
由此,“知心姐姐”禁毒宣讲由校园扩大到了各个场所。5年来,“知心姐姐”共举行大型宣讲30场次,她走进校园,覆盖学生人次。她走进家庭,为涉毒违法犯罪人员及外来务工等重点人员讲解毒品的危害。她走进社区,积极联系各社区和网格信息员,推动禁毒工作网格化管理,将禁毒知识通过网格输送到每家每户。她走进企业,提倡职工互帮、互相监督、共同防范,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她走进田间地头,每天步行两万步以上,宣讲毒品危害性,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禁种铲毒工作,鼓励、引导居民群众积极检举非法种植毒品。她的身边总常备一个小喇叭,有时候嗓子也哑了,因为那一句“我要将‘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观念宣传出去。”
襄阳街街道位于城乡结合部,辖7个社区,总人口2.3万人,有涉毒人员人。自年负责街道禁毒工作以来,“知心姐姐”五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街道禁毒工作中,为摸清辖区涉毒人员基本信息,她上门走访了辖区所有涉毒家庭,通过查户籍、找线索,并多次跨区域赴常德、澧县、临澧等地进行核对,摸清了辖区个涉毒人员的基本信息。实行一人一档逐步完善了吸毒人员台账,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理,一经发现脱管失控吸毒人员,立刻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