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的砥砺奋进
两百人的融智改革
这是一次具有革新精神的“练兵”
这是一次带有津警特色的“发展”
不忘改革初心
筑梦现代警务
▼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
在“假如我是公安局长”的头脑风暴会刚结束不到一周,津市公安以“筑梦现代警务”为起点,采取攻坚顶层设计、聚焦警务实战、提质服务内容,直面改革最迫切、民警最实用、群众最急需的方方面面,划出了一条条超越自我的全新跑道,进入全警加速中的战斗状态。
为什么要去学?
“知识很新、很全,还是我们基层民警实打实能用得到的”,此时正在培训课上奋笔疾书的是法制办副主任姜思杰。年2月,“本领恐慌感”一词在头脑风暴会上“露脸”后,津警“干在前、学在后”的工作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第一期法制业务培训”、“内勤业务培训”、“户政业务培训”……,一场场与实战有关、与群众相关的大小课堂,最大限度走进基层民警,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全警学习的氛围空前,累计参训人员达人次。另一方面,各警种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延伸出创造性的工作制度个,创新性的工作方法5个。
与此同时,“警察夜校”在刑侦大队正式开班,一大批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民警当起“警老师”,累计参课民警达57人次,提供技术支持7次,协助侦破案件起。同时,为了学习不走过场,在一周一课的基础上,“课后作业”成为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夜校”立足实践,把课堂搬到现场
“夜校”服务实战,开展夜间巡查
学习型团队的打造渐入佳境,服务实战的指向性愈加凸显,但这只是津市公安“融智改革”的第一步。
在一次骨干交流会上,津市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戴志刚再次提出新概念,加快“津警学生”到“津警智库”的升级。“必须要跳出津市看津市,必须用改革的思维破解新常态中的难题……”,坐言起行,第一件事情就带队是去发展快、理念新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
很快,从基层派出所到业务实战大队,从社区警务室到户政服务窗口,一支涵盖各警种的50名业务骨干集结到位,组成“津警学习团”,奔赴在警务改革最活跃、最迅速的长沙望城区公安局。在出发之前,“津警学习团”的线路图也同步出炉,按照发展的房向、改革定位,每一步至关重要。
在东马社区警务室
清晨六点,“津警学习团”的成员踏着整齐铿锵的步伐,登上驶向长沙望城的汽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大家或交流讨论,或翻看资料,对他们而言,这一趟不是走走看看,而是要入脑入心。
东马社区警务室民警进行情况介绍
东马社区警务室巡逻队
上午九点二十分,“津警学习团”抵达第一站,望城区公安局东马社区警务室。对于警务工作而言,社区警务室是群众工作的始发站,更是治安防控的关键点,日常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望城区副区长、公安局长凌泽民,政委彭亮
介绍社区警务工作情况
参观禁毒警示区
“一室两厅设计来源是?‘WNBA’工作法的运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流程?群众纠纷快速调解的方法?”学习过程中,大家仔细了解东马警务室模式、建设管理等情况。
一厅双墙之安防视频区
一厅双墙之社区安全警示教育区
详细了解东马警务管理模式
参观社区警务装备室
第二站:在基层派出所
基层派出所面向群众,肩负的是一个辖区的和谐平安,如何在多变、复杂、繁琐的日常警务工作中,逐步建立起反应高效、科学预警、分类分流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点,形成服务多样、便民适用、功能齐全的新格局。带着这样的思考,“津警学习团”抵达了第二站星城派出所和丁字派出所。
在星城派出所,分析研判区成为大家驻足最久的地方,一套成熟的管用模式,一套超前接处警的布局,对于缓解基层警力不足功效明显。“你看,他们的数据分析和整合,确实快了我们好几步……”,在学习过程中,禁毒大队大队长宋伟简明扼要的和同事交流感想。
再次踏进丁字派出所,戴志刚印象深刻:“这几年,望城区公安局的发展跃上一个超前高速的轨道,丁字派出所便是全区的一个缩影”。边看边学,边走边考,“今天来的有很多基层派出所的负责人,启动一个高标准的派出所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不是说今天看一看,回去复制粘贴就完了,而是要思考他们的理念,观察他们的细节……”,戴志刚一路取经,一路启发大家思考,频频给大家“点题”。
派出所内的出入境窗口
现学现用,纪委书记王田示范使用方法
交流互通,刑侦大队大队长胡月
详细了解视频侦办内容
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业务用房的建设、高档次的规划还是宽领域的框架,无论是服务群众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还是适用警务发展的定位,这两个派出所在的发展成就和经验都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为津市公安的提供了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第三站:政务超市/巡警基地
如何在警力资源有限、无效报警繁多的情况下,保证这条“生命线”的高效?望城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政府统一受理,接警员分类处理,实现警力资源的高效处置和有效流动。
双屏时代,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
在政务中心,公安的出入境接待大厅十分亮眼,“我们把出入境接待大厅设在这里,就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各个行业间完成了新一轮的融合,办事流程减少了,秒速服务增多了……”。
“我们讲学理念,政务超市就是一个最好的理念,不管是出入境大厅,还是户籍窗口,面向群众就要在便民上下功夫,办法要想在点子上、流程要精简到关键上……”,戴志刚强调,服务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问计先进真经、谋求发展实策,没有紧锣密鼓参观学习后的放松休息,下午1点,学习团一行马不停蹄,继续赶往巡警基地和基础稳控中心。
“一,二,三,出击……”,整齐标准的动作,强劲有力的风貌,准军事化的管理,巡特警队员的快、精、专,成为大家学习讨论的焦点,也正是应证了几天前戴志刚对巡防大队大队长路国平提出的“津市飞虎”概念。整洁有序的巡警宿舍
常态化大练兵
八项全能的反恐处突车
第四站:望城区公安局业务用房
走进望城区公安局,办公楼造型并不新颖,甚至有些年代感,但令人震撼的是它的超前拓展、创新能力。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运用新技术、创新警务模式,行走望城区公安,高水平规划、科学化建设,其环境之有序、建设之热潮无不令大家叹服。
速度就是效率,改革就是与时间赛跑。“创新驱动,活力万千,透过这些厚实的数字、惊艳的设计,我们最应该看到的是背后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劲引擎和现代警务先进理念……”,在参观完望城区公安局“三大中心”的建设后,戴志刚慎重而坚定地进行总结。
“来到望城区公安局,眼前一亮,精神一振……”在最后的经验交流会上,戴志刚同志对望城区公安局的“开放、融合、共享”的理念表达高度的认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勤于思考、严于管理、精于钻研、善于协调、重于实干”,他又用7个四字短语做结,真诚感谢此次有意义、有深度、有交流、有未来的“融智之旅”。第N站:津市公安警务改革的未来
“临渊羡鱼,重要的是归来结网。每个人都要发言,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以后怎么干?……”年2月21日,在望城归来后的交流会上,戴志刚反复强调“谦虚是最大的能力,实干是最好的决心”。
“我们要有危机感,设备的落后、警力的不足不可怕,可怕的是理念落后……”;“望城区公安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应该探索专业警种的‘战斗力+’的效应”;“长效机制和短期效应的问题要先一步解决……”。一个个“新”光闪耀的鲜活想法,在“津警学习团”成员脑海里不断叠闪,通过此次“探路望城”,每个人都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找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说警务改革的初心是什么,是发展,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望城公安是一个好的范本,但还有千千万万个范本,我们不可能一个个去看、去想、去等,最关键的是见诸行动,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干……”,戴志刚一番深思热话,让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歇不得的责任感再一次在大家中引发共鸣。他说,瞄准最先进,学习最先进,这是勇气也是智慧。这场从脑开始的春季练兵,这场从津市到望城的“探路”之旅,这场从理念创新到引智创新,我们触摸了警务机制改革排头兵的“新脉动”,学习了望城公安“升级版”的新经验,下一步就是找准根源,科学谋划,用敢于解放思想的勇气、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富于拼搏进取的胆魄,真抓实干,奋起直追,完成津市公安的警务机制改革,形成津市公安的发展创新模式。
在开拓视野中解放思想
在瞄准标杆中扬长补短
我们相信
此次考察学习成果一定会转化为加快实现转型跨越
津市公安的明天让人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未来,正在来……
供稿:杨淳/文周志刚、杨淳/图
编辑:杨淳
审核: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