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学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到得更快、贴的更近、潜得更深……”今天上午,天津市第34届科技周暨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河西区科技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大剧院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亮点满满,开场播放的“黑科技”视频用光与影的影像艺术,讲述科学改变世界的主题,在短暂的时间里带领观众和世界对话,感受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自年天津市举办第一届科技周活动,已陪伴天津市民走过三十四载寒暑。”启动仪式主题片后,往届科技周主题以一部纪录短片的形式呈现。影像资料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也向在场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无论时间如何更迭,人们对科学的热爱永久不变。随后主持人宣布本届科技周主题:“科技战疫科普为民创新强市”,“本届科技周活动以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为主线,以科技支撑新冠疫情防控为重点,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传播活动,展示科技战疫成效和科技工作者战疫风采,展示科技创新成就,展示全域科普工作成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主持人说。
“献血会让人元气大伤吗?”“不仅不会,献血还能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呢!”现场播放的一段段获得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的作品,以人们最关心的科普话题切入,用动画等易接受的形式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启动仪式上还为第五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获奖代表、天津市十佳优秀科普图书代表颁奖,并为国家海洋博物馆、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科普基地、天津大学焊接及机器人科普基地等天津市新增34家市级科普基地授牌。
记者看到,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外还设置“天津市第34届科技周和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主视觉展区”“防震减灾科普展区”“首善河西创新之城展区”等主题展览,特别是“天津市优秀科普图书展区”,参观者可自行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在科技知识海洋“畅游”。通过以上四部分展区,面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全民参与科学普及、共享科学魅力的热情。
据介绍,目前天津拥有29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近家“天津市科普基地”,部分免费对市民开放。科技周期间,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气象环保等多个领域,天津科技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市气象科技展览馆、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天津商业大学青少年创客科普基地、航天无人系统体验科普基地等百家基地,将举办线上直播、专题展览、预约参观、科普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周专题活动。同时,本市还会举办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科技讲座等活动,为市民奉上一场科普饕餮盛宴。
今晚报记者刘宇史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