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情况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请相信,用法律的途径不仅能解决诉讼难的问题,还能维护你们的合法权益,帮你们得到应有的赔偿……”11月5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当日值班工作人员的一番话,给家住津市市新洲镇的张某一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家住津市市新洲镇九堰村3组的张某,是当地一位本本分分的农民村的一位农民,自己常年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重活,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妻子李某种地和农闲时在本地务工。可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好像给张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去年年底,妻子李某在工厂务工时不慎将胳膊弄伤,造成3级残疾,手术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亲戚的外债,这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是雪上加霜。事后,张某曾多次向厂家索赔却迟迟无果,贫病交加的一家人无奈之下走进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大门。
“法律援助中心已经接收了我的材料,说是等审批通过后,会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免费帮我们打官司。”张某连连感叹:“虽然妻子落下了残疾,但法律援助又让我们的生活见到了光明啊。”
张某的遭遇是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的一个典型缩影。
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法律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自年初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起。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困难群众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一句句感激的话语,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张张重新泛起笑容的面庞,诉说着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民的故事……
“工资总算是拿到了!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们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家住津市市白衣镇金坪村的农民工老刘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年年初,因为所在的公司濒临倒闭,老刘与多名工友的工资被拖欠。法律援助中心的屈晓同志接到求助之后,为他们代书劳动仲裁申请书、收集证据、联系律师介入案件,全程为农民工维权。考虑到走诉讼渠道时间长,且公司极有可能没有足够资金付清欠款,法律援助律师建议农民工通过调解渠道解决问题。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经过40多天不间断地“奋战”,老刘一伙人终于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法律援助关乎最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是国家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重要法律制度。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立足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有特殊性,需要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进一步将法律援助的程序、手续简化,针对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群众的心里得到了更多获得感。不仅如此,法律援助的申请渠道也在逐步拓宽,在困难群众集中的地区,设立流动工作站巡回受案,司法行政部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让群众就近能获得法律援助。
(来源:津市市司法局)
澧州大视野
澧州大视野,着眼于为澧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击鼓传花,推进津澧融城,建设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实现澧州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是立足本地、传播正能量的一个重要窗口。湖南味道,常德形象,“澧州视野”!
战略合作:华网新媒(公众平台开发)
监制:古枫轩主
审核:家庆阿华
编辑:刘超湘莲
投稿:津市
qq.治疗白癜风诀窍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