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书记来了蒲山村里生活美记津市市白衣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白衣镇蒲山村,位于津市市白衣镇西北部,距津市城区约20公里,属丘陵山区,近几年来,蒲山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富民强村之路。

走在蒲山村,随处都是山明水秀的美好景色。这里的天好像格外蓝,云也走得格外的慢,置身其中,仿佛走入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

田间地头响起的广播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位操着一口地道常德方言的广播员正是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津市白衣镇蒲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运贵。

进行完病虫情报播送,李运贵直奔今天工作的第一站,村里的朗州蜜柚基地。

年,白衣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确立了以朗州水蜜柚作为村里的主导特色产业,年,村里成立了津市市云贵果丰林业合作社,与常德市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一种全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销售生产模式进入到了大家的视线。

可是,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政策起初推行得并不顺利,大家对此充满了顾虑。

李运贵和合作社成员们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年村里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亩,新植面积亩,到现在,村里的水蜜柚面积已经接近亩,初具规模。李书记说,等真正进入生产期,这片蜜柚基地将给村里带来上百万的收益。

说话的邹春生正是这一块蜜柚林的主人,提起李运贵,他的语气里满是钦佩之情,他说这块地以前原本是一片橘园,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最多也就能挣个四五千块钱,遇上销路不好的时候,橘子就成片成片的烂在山里。年进行土地流转之后,李运贵带着公司的技术员对橘树全部进行了重新嫁接,邹春生说从那个开始,他就跟村里的不少村民一起当起了“甩手掌柜”,蜜柚什么时候冒芽,什么时候打药都是李运贵和合作社的成员在操心,而且到了用工期,他们到蜜柚林帮忙可以按劳取酬,到了收获期,他们还可以拿到收益的六成,这些,都是村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探访完蜜柚基地,李书记又带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第二站,蒲山村的另一特色产品——藠果的加工厂。

一进加工厂的大门,眼前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几十名工人正埋首工作,剥藠果挑藠果洗藠果,大家各司其职,现场井井有条。

和卜菊华一样农闲时就来打工的还有张雪春,张雪春是附近的金林村村人,每天都要坐十几分钟的车来这里打工,她说吸引她来这里的除了那一份工资,还有这里灵活的上工模式。

加工厂的负责人胡晓红告诉我们,这一套关于工作时间的制度正是李书记上任后向他们建议的,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为了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李运贵做的想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一个好的村支书就是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在李运贵和他的支部班子的带领下,年蒲山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年达到元,蒲山村,这个原来的市级贫困村、上访村、落后村,正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一步步蜕变为村强民富的先进村。

从藠果加工厂出来,李运贵来到了村里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上。

村里的44名党员中有32名认领了这样的示范岗,每个人负责米左右的道路保洁工作,今年已经67岁的老党员刘保先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党员们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村子越来越干净整洁,环境也越来越美,今年,在党员示范岗的基础上,支部又开始着力推行“五个一”,就是一个党员出义务工日十个,义务帮扶特困群众一名,义务联系帮带流动困难党员一名,义务帮带留守儿童一名,义务保洁硬化公路一段,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到方方面面。

村民卜庆生今年已经69岁了,老伴因为患有类风湿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儿子也是因为遗传性的类风湿7岁病发之后就瘫痪了,30几年来照顾生病的儿子,操持家里,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李运贵上任后,就把他列为了自己的帮扶对象。

这两年卜家翻修家里的房子,也通过村里的危房改造工程获得了一些资助,虽然不多,卜庆生的感激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同样做为党员帮扶对象的还有刘宝喜,刘宝喜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父亲92岁了,一切行动都要人照顾,儿子有点智力障碍,日常生活小事都无法料理,自己的眼部有残疾,虽然开了个小小的榨油作坊,生意又不是特别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李运贵看来,做为一名村支书,服务一方热土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实际行动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让每一个支部成为一个堡垒,每名党员成为一个楷模。上任至今,他一手抓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手抓建设,完善基本配套设施,农村道路通畅率达%,安全饮水覆盖率达%,美化生态环境,建设健全公共设施,蒲山村,正大踏步走在一条彰显蒲山特色,突出生态美丽,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相融齐头并进的新路上。

书记手记:

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干部,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我觉得应该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只有做好了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更好的把党的政策、方针和关怀送到群众的心中,第二个就是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第三个就是把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民群众收入放在心上,时时刻刻绷紧产业发展的主弦,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发展好自己的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做好了以上三件事,才算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
鍖椾含涓撲笟鐪嬬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ly/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