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澧县
别称:澧州
方言:西南官话-常德话
人口:91.03万(年)
面积:.3平方公里
民族:汉族,有十多个少数民族成分
车牌:湘J
邮编:
行政代码:
肖像照:
个人荣誉
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文明县城
中华诗词之乡
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全国蜂蜜之乡
家庭成员
父母:常德
兄弟:汉寿县、石门县、安乡县、桃源县、临澧县、津市市
子女情况:澧阳镇、张公庙镇、小渡口镇、梦溪镇、复兴厂镇、盐井镇、雷公塔镇、大堰垱镇、王家厂镇、金罗镇、码头铺镇、方石坪镇、甘溪滩镇、火连坡镇、九垸乡、官垸乡、永丰乡、澧澹乡、澧南镇、澧东乡、如东乡、涔南乡、大坪乡、道河乡、双龙乡、宜万乡、车溪乡、中武乡、闸口乡、洞市乡、杨家坊乡、太青乡
家庭收入:年GDP达.2亿元
成长经历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属天门郡,梁敬帝绍泰元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炀帝大业三年()废澧州置澧阳郡。澧阳郡治澧阳(今石门),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澧阳郡为澧州,隶属江南西道。玄宗天宝元年()复改澧阳郡。肃宗乾元元年()又改为澧州,受武贞军节度。澧州治澧阳,唐初辖6县,同隋。高宗麟德后辖4县:澧阳、安乡(废孱陵县并入,今安乡、南县地)、石门、慈利(崇义县并入,今慈利、永定区、桑植、临澧县地)。宋代澧州治澧阳,隶属荆湖北路。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县。元代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阳。元至元十二年()置澧州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辖澧阳县、石门县、安乡县、慈利州(宋慈利县升,今慈利县、永定区、临澧县地)、柿溪州(析宋慈利县置,今桑植县地)。年,朱元璋改澧州路为澧州府。太祖洪武九年(),澧州府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属常德府。太祖洪武三十年,澧州改属岳州府。辖安乡、石门、慈利。常德府、岳州府隶属湖广布政使司上荆南道(驻澧州)。清康熙九年(年),澧州隶岳常道(上荆南道改为岳常道,驻澧州)。雍正七年(年)升澧州为直隶州,与常德府同级,隶属岳常澧道(岳常道更名为岳常澧道,驻澧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雍正十三年(年)增辖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民国元年(年),改直隶澧州为澧州行政厅。民国二年9月,废州为县,始称澧县,隶岳常澧道。民国3年(),岳常澧道改称武陵道,治常德(武陵县),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民国5年,湖南省将武陵道裁撤,澧县划归湘江道管辖;民国11年,湖南省撤销“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民国24年,隶属湘西行政督察区。民国26年12月,隶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县,专员公署设常德县城)。民国29年4月,原第二区划出沅江、汉寿县改称第四区。民国37年11月,第四专署由常德迁往澧县(此时亦称常澧区专员公署)。
年7月27日澧县解放。年8月4日隶属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8月28日,隶属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年,隶属常德区专员公署。年2月,隶属常德专员公署。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县仍隶属常德市。
自我评价论容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被誉为“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精品旅游线路:一、城头山景区:城头山、彭头山、城头山葡萄庄园、余家牌坊、八十垱、宋鲁湖、王家厂水库。二、老城区:洗墨池、澧州文庙、古城墙、八方楼、逆河、多安桥、蜚云塔、沿江风光带、嘉山。三、彭钦艳风景区:彭山、艳洲、钦山、澧南、黄河村、兔子口村新农村建设。四、天(供山)太(清山)风景区:天供山、仙女洞、天供寺、夫人寨、百岛湖、董永墓、太清山。
论资产,已发现矿产30钟,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26种。非金属矿产中,化工原料矿产6种,建材原料矿产14种。已探明储量列入《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矿产有煤、芒硝、石膏、岩盐、膨润土5种。其中石膏、岩盐、钙芒硝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二位,无水芒硝、膨润土居全省第一位。芒硝、岩盐、石膏、膨润土及水泥灰岩的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县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22亿元的93.29%,为本县优势矿产。
论素养:澧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蜂蜜之乡等荣誉称号。
论能力,吃苦耐劳,真抓实干,年GDP达.2亿元,增速紧追省会卫星县城,令父母刮目相看,是其他兄弟赶超的对象。
所以,本人不仅干净帅气,还实力雄厚有内涵,真是完美的高富帅。
饮食习惯澧县美食遍地开花:牛肉米粉、张公狗肉,木子腐乳,金喀蜂蜜,双龙西瓜等……
家里名人澧县名人众多,有周代将军白善、楚国丞相申鸣、汉代将军马伏波、晋朝尚书车胤、唐代诗人李群玉、元朝状元郝希贤、明朝户部尚书李如圭和工部尚书李充嗣、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
蒋翊武湖南澧县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
游端轩澧县甘溪滩镇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毕业于澧县县立中学,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先后担任红军初级指挥员、团长、师长、军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福建军区参谋长等职。
车胤字武子,西晋南平人(当时澧县境属南平郡辖)。允幼时勤学,家贫少油,夏天夜晚收集萤火虫用来照明,攻读不误,成为后来历史上传诵久远的“囊萤夜读”的佳话。
李群玉
李群玉(~),字文山。生于澧州车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太和二年()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从此不再参考。李群玉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光化三年(),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全唐诗》录李群玉诗余首。
简历备注澧县的美需要你用心体会,她既有历史的醇厚,亦有现代的隽秀,秀美山水与悠久人文交相辉映。如果你也爱澧县,就一起来为澧县加油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