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牛肉粉·北京涮羊肉
牛肉粉以湖南津市居多
而涮羊肉则以北京有名
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食品
今天硬要往一起说
当然显得勉强
而对我这个生在津市长在北京的人来说
却一生兼念二物
把二者合在一起来谈自然就顺理了
▼
津市牛肉粉
在国内有多大名气我不敢说
但我打小就知道牛肉粉
还知道当年新码头“刘聋子粉馆”
更喜欢吃牛肉粉
当然小时候条件有限
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想吃就吃
那时候小孩上街是有条件的
不是像今天这样
大人领着小朋友上街玩
要么是自己打了柴上街卖
要么是跟着大人上街学着做生意
记得那时候挑一担茅草上街
最多能换一升米
大概是当时一碗牛肉粉的价钱
卖柴的钱是不敢吃牛肉粉的
如数拿回家交给大人
另一种情况就是
跟着大人上街卖农副产品
如果顺利很快就能换到钱
大人一高兴或许说声
“去,吃牛肉粉去!”
小孩就会从大人手中
接过一碗粉的钱走进牛肉粉馆
这个时候就可以吃到
一碗思念多日的牛肉粉了
这是大人对小孩的最高奖赏
而此时的大人
仍在街边做着他自己的事情
那时候吃牛肉粉也很讲究。牛肉粉除了粉好吃,它的汤更好喝。我们小孩虽身处乡下但上街的规矩是知道的,那是由大人灌输的。其中有一条规矩就是吃粉不可把汤喝光,免得让人说你“没吃相”。当我端一碗牛肉粉吃的时候,香味真让我如痴如醉!慢慢砸摸的滋味,品着汤的香味,舍不得一口吞下。当我把粉吃完后,该喝汤了,真想多喝点!喝光它!但是大人们的话没忘记,只能慢慢喝点,这时我喝汤的姿势倒不像一个乡下小子,却像一个公子哥儿,真有意思,最后一跺脚将碗带着半碗汤推开,走出了粉馆。
几十年了
牛肉粉这种食品
在我心中总是放不下
只要有机会回到家乡
首先光顾的总是牛肉粉馆
今年春有机会回了一次家乡
只见牛肉粉馆比以往显得更加兴旺
这确实让我这个外地的津市人
倍感欣慰——家乡风味长存!
改革开放前我在北京是吃不到牛肉粉的。开放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为了能吃到津市牛肉粉,特意从老家将我兄弟叫到了北京,并且试开了一家牛肉粉摊。但当时因技术、材料等原因,粉摊开张后却少有人光顾,不到两个月收摊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北京由政府出面从兰州引入了“牛肉拉面”。一时间满北京市都是牛肉拉面馆,显得很红火。其实,牛肉拉面与牛肉粉一样,汤的味道没什么区别,只是主食不同,一个是面一个是米。
九十年代初,津市一些小商人似乎也看到了把牛肉引入北京的商机。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生产米粉的流水线也带来,投资可谓不小。为了让牛肉粉的生意在北京做开,我们这些在北京的津市老乡到处呼号鼓吹,希望牛肉粉能像牛肉拉面那样在北京街头红火起来。但事与愿违,牛肉粉在北京慢慢消失了,这真是我们津市老乡不愿看到的。
我也反复思考此事。似乎有了一点明白:北京人当属北方人,以面食为主;津市人当属南方,以米食为主,这样一个主食习惯上的差异当不可小觑!
▼
涮羊肉是北京有名的食品
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
涮羊肉则是一般家庭
可望而不可求的
过节或招待高贵客人
有时可以吃到涮羊肉
这当然是最好的享受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
只身留漂北京
满身的湖南津市人的生活习气
对北京人的生活习惯一无所知
只听北京人说起涮羊肉
他们说得是那么香,那么美
但对我来说只是听人说说而已
那时工资不高
舍不得拿钱进餐馆
不过涮羊肉这个食品
对我诱惑力却一直未减,总想吃一次
记得六十年代初的一个寒假期间,我一个人闲来无事,来到了一家餐馆,只见门口有一块木牌,上书“清真涮羊肉”五个大字。进餐馆一看内无一人就餐,服务员接待了我,把我领到了一张大圆桌旁,示意我坐下。坐下以后抬头仔细瞧,才发现面前呈现的不是圆桌,而是一口大铁锅,直径足有一米多,中间是一根很粗的烟筒,火苗从烟筒里窜出,大铁锅的水滚着开水花。有很多的铁板将锅中的水隔开。正看得入神的时候,服务员已把吃涮羊肉的各类物件摆在了我面前:一盘切得很薄的生羊肉片,鲜红鲜红的,一盘切成一段一段的白菜,一个佐料小碗内有各种佐料。有一双长筷子,足有40多厘米长,还有一双普通筷子。这些东西放齐后服务员说一声“慢用”,离开了再也不回来。我是第一次吃涮羊肉,从未见过怎么吃法,想偷偷问一下服务员,可是这位老兄“一去不复返”,又不意思招手。心里倒不慌,相信会有客人就餐的,只好耐心等着。时间不长果然进来一位年青人,也是单身坐到了我的对面。此人看来是吃家,坐在圆桌旁抄起长筷子夹了几片羊肉在离他最近的隔子里涮了涮,只见羊肉变成了灰色,然后放到了小碗里,再将长筷放下,又抄起那双普遍筷子吃了起来,还喝了一口酒。啊!这就是吃涮羊肉!肉还没熟呢!真是长了见识。
一回生二回熟
就像在家乡吃牛肉粉一样
也吃上了瘾
只是因为舍不得花钱
而不常进餐馆罢了
否则我会隔三差五光顾一次涮羊肉
随着开放,涮羊肉由以前奢侈食品变成了大众食品,如果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餐馆,涮羊肉行业肯定生意兴旺通四海。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涮羊肉的行情有点微妙变化。一般的家庭不再以涮羊肉为高等食品了,过节或招待客人也很少以涮羊肉为佳肴了。涮羊肉的高潮似乎过去,可是却另有一些餐馆,则将涮羊肉业做大做强。那些光顾者多是坐轿车而来,而一般人则不肯光顾。今天的涮羊肉不再是北京人的大众食品,而成了供另一类人食用的奢侈品。
▼
津市的牛肉粉,北京的涮羊肉
在我的生活中经历了几十年的变化
都是我不舍不弃的食品
提到牛肉粉
津市的山川面貌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
提起涮羊肉
是我对北京五十多年的情怀
说的是吃
想的则是
津市的关山澧水,北京的城门城墙
路世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