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医院"↑
康复医学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里咨询等多种手段是病伤残者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尽可能恢复自理、劳动和工作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有人认为,自己在家做康复也能达到目的,其实,盲目训练有不少害处。比如:盲目地增强肌力会强化不正常运动模式,违背生理正常秩序,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逐步带来很多意外的疾病。也许短时期内看不出康复的功效,但通过治疗师们科学的干预辅助后,不做康复和做过康复的患者,有明显区别。以脑卒中患者来说,一个看似普通的吞咽训练,却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掌握吞咽技巧,可避免呛咳。“如果不练习吞咽技巧,一旦误吸到肺部就会引起感染,引起多种并发症。”康复治疗有时间性,越早介入康复越好,通常一个月内是康复的最好时机,其次就是三个月以内,而三个月以后就能判定患者今后的恢复情况。
五、康复医学当前发展状况
康复医学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初期,并同我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虽起步晚,但进步较快,为发展康复医学事业,国家多次颁布法令、要文,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康复医学及相关康复设施的落地实施。康复医学在各省市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康复高学历专业医师短缺、二线城市以下康复科配置及建设严重不足甚至空白等,资料显示:国内康复科的门诊诊次从年的万人次增长到年的万人次,年均增速16%。出院人数从68万增长到万,年均增速23%。医院占所有康复门诊诊次的比例从年仅6.7%快速增加至20.2%。年,康复科只有一万名职业医师(包括助理医师),到了年发展到多名,只占整体执业医师的0.9%。
医院坚信:在学科带头人带领和科室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将发挥科室特色优势,运用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等多种治疗方法,将康复医学和保健学、预防医学等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康复学科,以保存残障病患功能、挽救功能、恢复和发展功能,努力让患者满意,为津市人民服务。
供稿:王堃臣
审稿:宣传科
编辑:廖传辉
王堃臣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