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别推出石继丽老师音频作品之十《澧水清、澧水长》(小样),请欣赏。
(点击音频,即可欣赏《澧水清、澧水长》小样。)
附文章《澧水河上的半边街》、《澧水大桥记》二篇。
(老南门码头的望江楼)
澧水河上的半边街
文/石继丽
悠悠澧水,绵延公里,不舍昼夜,赴洞庭,入长江,汇入茫茫大海。
号称长江四大支流的澧水,北源始于桑植八大公山杉木界,沿途九曲回肠。当流至张家界市区内时,滋养了一条十余华里长的街市。这条街西起白龙奄,东至红壁岩,沿澧水向东,因仅依河流的一岸傍生,故而叫做半边街。河岸上古柳数株,枝条半寐水中,很沾几分逸闲。偶尔水面上漂来三两只载有鹭鸶的渔船,倏地划过,半边街又复归谧静了。
然而三百年前的半边街指若阳春白雪状,那是不为过的。据满清道光《永定县志》记载:永定于“年设县,土著门户敞开,四川、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水路帮纷纷在此建会馆,设货栈,开商铺。”“邑城正街迁约数千户....货皆自苏杭闽,罗绮锦帛并各项精致之物,无一不俱,本境所产粟豆油纸烟叶铁药材,亦往往泛舟运贩别处,列肆起自新正,终年不罢。”有“永定的城,九溪的兵”,“小南京”之说。花行、油行、盐业、绸布、首饰、土膏、酱园、手工作坊、内字号(批发行)等行业无所不有。每天南门外“船来船往,舟楫络绎”,街市内“商家富贾,灯火万家”。南正街那一排排沿江修建的两三层吊脚楼,虽已年岁愈百,但它的风貌依然让人清晰地想得见当年的富丽。
留在这条半边街上的古迹很多,比如胡家大院,虽不如《红楼梦》中贾府的豪华铺排,却也有“七进”规模。即从外往内有七道天井,翘檐雕梁,可谓庭院深深。长子、次子,公子、小姐,大房、偏房,账房护院,甚至佣人长年都各有所居。这样大户望族半边街上可不是三两户了。封火墙、老水井、两人合围的柱头、铜门转角、墨绿厚苔的瓦墙,这些历史的遗迹耐人寻味。
然而,半边街的繁华更在那十里长街上,一家接着一家,尽是开着三两丈窗口铺面的吊脚木楼。因了澧水的便利,本地的,外来的商户云集,货物进出都走水路。那家底厚实些的人家,还可能从桃源常德或者更远的地方引回一个儿媳妇,在这人人相识的半边街引起一阵躁动。年轻后生常借买半斤盐或二两花生糖的理由去和新媳妇打个照面;姑娘少妇则以店上是否来了新花布新耳环为由,揣着点点莫名其妙的妒忌来偷偷和那新人比试一番。可也就是三五天时光吧,后生们就嫂子嫂子亲热的呼喊起来,姑娘媳妇们则拿着针线兜兜,细布剪刀,姐长妹短亲密起来,只听大针拉麻线的声音咝啦咝啦,伴着女人铃铛一样的笑声不断传来。半边街能够容纳人,半边街人的心里能够容纳人。半边街的生意于是更加红火起来。
半边街人做生意从来讲究实诚,货物讲究个明码标价,比如盐一袋五文,豆豉一包两文,红绸一尺五文,童叟无欺。商家之间还重礼信义。凡小有身家的老板到了过年前后,便择了日子,穿上或青或蓝的丝绸礼袍,胸前别了红绸小花,谦恭地挨家挨户送福道安。因为不带礼品,只鞠躬作揖,便叫拜跑跑年。礼数一到左右邻舍一街老少的心也就融合在一块了。这样拜年的还有更夫或孤寡穷困老人。他们胸前挂着一个褪了红的木箱,挨家挨户喊拜年,每家必然会打发半碗肉一碗饭什么的,殷实好心人家还会给上十文二十文铜钱,皆大欢喜。
最热闹的要数“三棒鼓”拜年。三人一拨的艺人,其中两人按曲调唱着鼓词,另一人往空中抛掷着三五把明晃晃的尖刀助兴。抛刀有各种套路:仙女散花、美女梳头、猴子捞月、双龙出洞、跑马射箭、纺棉花、懒婆娘裹脚。但见舞刀人在空中变换各种花样,看得人眼花缭乱。更有两人一拨的,舞刀人一边舞刀,还要一边敲鼓,一边唱词,一个段子下来绝无半点差错。于是,围观人群中发出阵阵喝彩。有人给钱,有人包场,有人管饭——有茶,有酒,有肉,有烟,当上等客侍候。
过年时节,半边街上最隆重的事是唱戏。那时看戏,都是由保里的一个要人出面张罗,大家你几文我几文凑钱恭请戏班。那时戏子,于纯朴的半边街人来说,是不被小瞧的,更不低下。开戏之前,大家照例恭请他们到一流的茶馆里去点吃。相传最受欢迎的当数汉剧和阳戏了。光绪年间,半边街一家叫鸿盛的戏班子声名远播,一行一百多人走遍湘、鄂、川、黔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欢喜雀跃,奔走相告,每家每户竞相宰猪杀羊,酒食相待。有的富裕人家还一连数日开流水席,包台唱戏,一唱就是几个月。但到了正月新年,这戏班是一定要回到半边街的。据说这戏班里有几个特别招人魂魄的女角儿,而那生角儿,也都相貌堂堂,戏台上一开口字正腔圆,十分的潇洒。看戏了,老人小孩的心和眼全被一板一眼,一字一句的唱腔吸引,头和脚跟着依格儿罗格儿哐当呛得乐声东摇西摆。小媳妇迷着生角儿,小后生盯住青衣旦角,满脑子虚幻,戏文唱词听得一塌糊涂。待戏散场,一下醒过神来,慌忙跟了自己家人打道回府,半边街上倒真是些相亲相爱的人家了。
戏散场后,半边街最热闹处便是茶馆酒楼汤元店了。“隔溪隐隐酒旗招,十里官程接瓦桥”。那时南门澧水沿岸有几十个码头,差不多每个码头边都傍水修有客栈酒楼。最著名的要数南门口的望江楼。通常是衣兜里有几块银元铜板且通点诗文词经者,在观戏后,便邀三呼九地来到这里,要上一份辣豆腐、一盘豆子、一份花生、一份荤茶下酒,找些秀才文人的感觉。“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哇声。”相传这半边街倒还真出了几个诗人呢!嘉庆年间就留下了“平街十里暮烟涵,曲巷通门细细参,一路红灯人卖酒,歌声隐约似江南。”的绝句。
酒楼茶肆下面的街巷里,沸沸腾腾处莫忘还有糖人儿的担子摊。“十里看花过瓦桥,香糖卖处快吹萧。”你看那个面宽额厚的壮年男子,面前烧放一炉炭火,上架一铁锅,将玉米糖、红薯糖或米糖之类融成浆,如此这般地一搅一吹,一些悟空八戒西施貂婵李睦弥勒佛便跃然而成了,逗引一些没钱的孩子久聚不散,直到那担主象圣诞老人分发每人一个糖人儿,方依依地给遣回家去。有的还老大地怨气,恼那糖人儿师傅给人家四佬的孙悟空竟比自己的沙和尚本事大得多呢!
由着半边街的土家文化浸润,宗教来此传播并非曲高和寡了。结果在这不长的街面上,竟建有象模象样的基督教堂和佛教庙堂。每逢星期天了,众多的女人携少护老来做礼拜。“主赐我平安/主赐我平安/主所赐的平安与世俗无关”那歌声和着黄昏的灯光,在这圣母教堂里融成一种圣洁的殿堂气氛,那柔弱无依的生命依佛就维系在这纡徐的歌声中去了。
不过,这半边街的人更多的是信佛教。在半边街的最末端,便是占地十多亩的崇文塔,由一个叫马遂的县令于年修建,用以提振文脉。庙里还有座二十多米来高的佛塔,塔顶是由举人捐献公斤锡修成。按佛教的说法,佛像代表佛祖的形体,佛经代表佛祖的思想,而佛教代表佛祖的灵魂。那些穿梭于禅房佛殿的高僧,便要讲无数关于苦修,悟道以及寻找的故事。那些朝圣的香客,那些历经沧桑依然期盼运转的凡夫俗众,又有谁会婉拒这佛祖之于心灵的慰安呢?!
所以半边街走出来的人良种谷子一样,男人能广结善缘,能两肋插刀,能先人后己,能疾恶如仇。于是出将军,出大帅,出凭一个符咒就上刀山下火海的梯玛老司;女人能孝敬长辈,能宽以待人,能守身如玉,能相夫教子,于是出美女,,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上乘女人,出死后立牌坊的贞妇。少有吵嘴打架、偷摸扒窃,更别说杀人越货了。于是半边街的姑娘老小就被缠着嫁人,半边街的男子一成人就被人缠着要娶亲。半边街的人间烟火变得更加兴盛。
六百年过去了,如今那弯弯曲曲光光滑滑的石板路,那一排排散发着古木清香的吊脚楼,那一家接着一家琳琅满目的门面店铺,那在风中摇摆的古柳,那河面上飘来的鸬鹚船,那头戴大斗笠的鸭客,河岸边盛开的粉色花丛,河滩上横七竖八晒着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露着膀子摆渡的老人,来来往往的渡船,大大小小的码头等,悄然不见了踪影。代之而起的是很现代气息的滨河马路。偶尔小巷里传来“修伞补锅”、“甜酒儿”、“豆腐脑儿”的叫卖声,这条街像褪去了红晕的少女,变成了丰腴的少妇,少了很多神韵。澧水河上已经架起了四座很现代的大桥,依次叫大庸桥,澧水大桥,观音大桥和鹭鸶湾大桥。于是,半边街上,许许多多的东西在无可奈何的渐渐消失,那些个老船夫很落寞地摇着蒲扇,老得很快。许许多多的东西却又正在复兴,比如“三棒鼓”,阳戏、汉戏、糖人儿、寺庙、教堂、茅古斯、水龙灯、茶吧、书店、酒吧……多少年过去,半边街的历史可能只剩一些凌乱的石板路,一些斑驳的厚城墙,一些枯枯的老古树,一些迷茫的老老的人。但我深信每一盏灯都曾照着它一段灿烂的回忆;每一扇窗都打开着它一度荣衰的秘密;每一个台阶都沉积着它陈酿一般的纷繁旧事。
张家界虽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名曰“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然而,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名胜是历史的缩影。透过这澧水河上摆渡人老去的背影,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它的美丽传说,仿佛还听见一个老和尚,在敲寂寞的罄。
年初稿,年修改
澧水大桥记
盖闻天地之初,混沌无径。三亿八千万年前,历经武陵-雪峰、燕山、印支、喜山等地质运动,大地分割,始有地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悠悠澧水,犹无尽之宝墨,染天地之灵气,纵横武陵,波激涡诡,史载悠久。《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江,“东至于澧。”《山海经·东山经》载:“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因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一诗名曰兰江,以洪水涨落迅疾闻名。澧水源有三:其北为桑植八大公山天鹅堂;其主源为龙山大安乡翻身村;其南为永顺龙家寨,于桑植打鼓泉与桥自湾之龙江口三源合一,蜿蜒四百零七公里,流经湖北鹤峰、五峰、宣恩,湖南龙山、桑植、永顺、永定、慈利、石门、安乡、临澧、澧县、津市、鼎城十四个区县,渐集溇水、渫水、道水等8大支流合称九澧而汇众漾,注入洞庭,后逐长江浩浩东流,魂归东海。
澧水流域为千年古封之地。新旧石器时代,先人逐水而居,人声与虎鸣同奏,稚趣与花鸟相随。《尚书·舜典》载:“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者,澧水名山也,今张家界西南二十公里处,与天门山遥遥相对。及至商周时期,澧水流域为濮人、巴人、楚人等繁衍生息之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在此设置郡县。此后历代封建朝廷在澧水流域设置郡、州、府、县和土司、卫所机构,统治各族先民。明洪武二年(),始置大庸卫(今永定大庸所),宿重兵。明洪武二十二年(),指挥使周辅观现古城之地依山傍水,前拱天门山、崇山、熊壁岩、七星山,后凭子午,上控三关,下镇三口,辖16关隘,地势甚为险要,易守难攻。最是城南,天门洞悬于天门山之巅,一山独尊,四面空绝,系“龙睛”之所在也,古诗云:“潭口有缺红日补,天门无锁白云封。”登天路而上,如入蓬莱,白云经年累月如冲天之水啸然作风,蔚为壮观。澧水蜿蜒而过,如走龙蛇,此皇天厚土之大象也,遂易现址。五千六百戍边驻军垒石筑城,城小而坚,方且十里,“大庸”由此而兴。因覃垕、向大坤之起义连年,终被镇压,同年,大庸卫改名为永定卫,取安宁祥和之意。此后时人捐资建码头铺石路,以济往来,通上下。慨然念生民之艰辛,清乾隆十八年(),时任县令马隧建东岳宫和崇文塔,兴学校,属其民习礼乐其中,以治以教,以化服之,薪火相传。自此,七朝皇帝为城内文庙题写匾额,建嵩梁书院、考棚。尚存“庸城夕照”、“迥龙夜钟”、“夜滩渔火”、“瓦桥烟树”、“天门积雪”、“仙溪烟雨”、“金沙春柳”、“崇山瀑布”等大庸八景存之典籍传于民间。及至清晚期,战乱频繁、匪祸丛生、市井萧条。小城历经四次战火损毁,十七次修葺,但主体岿然未易,雄风依旧。绵绵古土,泱泱古风,土白苗诸族皆往来沟通,相互婚娶,习俗相容,不分伯仲。然境内群山万壑,溪流纵横,黎民多难,先人或肩挑背负或驱骡成列往返于崇山竣岭之间,陆路驿道飞栈勾连,胼手胝足世代相袭。更甚者,澧水道盘旋而蜿蜒,河下切而狂傲。阻南北交通,隔东西往来商贾,此地被视为荒蛮之地矣!
时光飞度,新中国成立。一九五八年,大庸县政府拓隘通途,十二易寒暑建澧水大桥。一桥对峙,割城以南北。由是打通与外界之往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通途川,治田桑,告别“湘西盲肠”之历史;别蛮荒,化民众,终锁湘鄂川黔之咽喉。一九八二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诞生,彩墨山水驰声海外。大庸自此敞开山门,打破千年之沉寂。一九八五年五月,大庸县撤县改市;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大庸升级地级市;一九九四年四月四日,大庸市更名张家界市。六届市委市政府跃马扬鞭,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大鹏展翅之势跨越发展,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城市建设如川剧之变脸,风雨晦明间,俯仰百变。一百一十七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福地,款款留题。时逢盛世,百业兴旺,张家界驰名海内外,旅游呈燎原之势也!
由是,原澧水大桥车载日增,又年久失修,桥面桥墩均现败迹,遂成为交通之瓶颈。桥者,乃人之立足致远、通世达变之要径也,亦为朝野之所重,黎庶之所赖也。二零一五年,市政府经多方之论证,决定在原址重建澧水大桥。市政工程建设指挥部受命以来,夙夜忧虑劳顿,恐托付不效,拜群众为师,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十七易方案细则,裨补阙漏;尊贤重士,斟酌损益,十三轮招标纳贤,以达臻美。二零一六年九月八日原澧水大桥爆破。建设者们沐雨栉风,披星戴月,精雕细琢,历经四百五十五日之艰苦卓绝,于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建成通车。四尊大鲵之雕塑分立大桥之侧,似穿越三亿八千万年风雨而来,至尊从容,凌空飞跃,如天佑太平,盛世吉昌。该桥设计承庸城之风尚,接改革之罡风,显大匠之精神,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登斯桥也,顿感天宽地阔!澧水清似碧玉,鱼翔浅底,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花香鸟语,人染墨迹;而或万家灯火,烟村如画,弦歌继响,和谐共生。凭栏临风,望新城而起“敬”,朝天门而生“静”,登崇山而升“境”,捧澧水而入“净”也,此乐何极!至此,澧水河上五座桥如彩虹飞架南北,日显繁华现代之势,夜呈流光溢彩之辉,九澧安澜,政通人和,堂哉皇哉!
嗟夫!改革开放以来,党政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之精神励精图治,三十年磨一剑,亦盛矣哉!城乡变化之大,恍如鹏游蝶梦!大道纵横,车如流水;立体交叉,桥似彩虹。长烟一空,银燕穿梭。玉宇琼楼,飞檐流阁。城乡都市,田园牧歌。活力引四方聚焦,魅力招八面来风。自此蛮烟之地呈飞龙跃山之势,迎南来北往之风,客扬鞭而走马,童吹笛以归牛,黎庶无不欢颜动容!张家界以其惊鸿艳影而独占一极,凤引九雏,天下旅人趋之若鹜,行者歌于途,前者呼,后者拥,往来而不绝。“旅游立市”“旅游兴市”蓝图渐成近景,“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计日而待也!
张家界自建城始,遍历沧桑六百余载。今澧水大桥修建告竣,又逢建市三十周年,藉此饮水思源,追慕先骥。是为记。
石继丽
二零一八年仲夏月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安用甫、覃文乐等。)
(mxi)推出石继丽老师作品系列,请欣赏:
石继丽音频作品之九《药草令》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八《你似在眼前这么近》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七《孟溪小镇》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六《盼归》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五《马桑树儿搭灯台》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四《神韵天门山》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三《千年之恋》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二《拉拉渡小情歌》
石继丽近期音乐作品之一《鬼谷子归隐天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