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潇湘地理标志行——湖南都市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来到了牛肉米粉之乡津市。
视频来源:湖南都市频道晚间新闻栏目
“味道鲜美,香滑不油;亲尝一口,齿颊留香。”这是食客们对于津市牛肉粉的真切赞美。津市牛肉米粉老少皆宜,有口皆碑,在湖南米粉的江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津市水质密不可分。
津市牛肉米粉所使用的水,来自于津市的母亲河——澧水。澧水上游九江汇聚,往西走入洞庭,进长江。澧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清澈,软硬适宜。所以在米粉的制作上,其他的地方很难复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了好水的滋养,自然出了美味的米粉。
常德地区的早稻米,没有渣滓,没有长粒,两年的陈米,适合做米粉。即便在寒冷的冬天,津市米粉最佳食用期限也只有24个小时。
津市出产的滨湖水牛肉,因其粗纤维,久煮不散的特性,最适合做牛肉码子,加入八角桂皮等香料炒制之后加水炖煮,香气扑鼻。
十八年前,24岁的彭信玉从家乡澧县来到了津市这家粉店工作。他和身为店长的丈夫相爱了,这红烧牛肉的配方,正是夫妻二人摸索出来的。不过彭信玉真正的镇店之宝,并不是红烧牛肉,而是在清汤牛肉锅里。
津市古时候就是货物集散地,独特的码头文化也孕育出了炖粉的独特吃法。说起津市米粉最初的来历,还要从四百年前从新疆迁移到湖南的一只维吾尔族人开始说起。
明末清初,当时的维吾尔族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到了南方,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他们吃不惯麦子,只能用稻米做成面条的形式,于是就是现在的米粉,加之喜食牛肉,用牛肉熬制码子,这样形成了最初的牛肉米粉。
津市牛肉粉协会会长熊小平说,津市牛肉粉如今,最远已经销到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20亿,带动就业两万人,津市米粉下一个奋斗目标,要把津市牛肉粉做成百亿产业,让津市牛肉粉这一湖南味道飘向全世界。
End
来源:湖南都市频道晚间新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