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源大美澧州
这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这里,是神奇的澧阳平原,密如星布的史前文化遗址告诉人们,这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在这里诞生,世界最早的水稻田从这里发源。
县城全景
这里,是古澧州州府所在地,屈原高歌“沅有芷兮澧有兰”,柳宗元盛赞“南州之美莫若澧”,李群玉诗冠晚唐,范仲淹临池洗墨。
这里,是辛亥元勋蒋翊武成长之地,元帅贺龙镇守之所,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成就了今天的湘北明珠——澧县。
(一)
澧县,古称澧州,自古以来被誉为“九澧门户”。在平方公里的大地上,93万澧州儿女以开放、文明的姿态,满怀意气风发的奋进豪情,创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传奇,绘就出一幅幅大气磅礴的壮美画卷。
县城一角
近年来,澧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抓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迈着“拼搏创新业、建设新澧州”的步伐,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发展战略,致力打造澧水流域中心城市、湘鄂边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和洞庭湖滨生态宜居城市,县域综合实力跨入全省20强,先后两次评为全省经济强县,县域经济总量连续7年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快进县”。
澧水河
让我们用数字诠释,用镜头作证。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1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7万,分别是改革开放前的7.5倍和11.5倍。23平方公里老城区、22平方公里新城区、16平方公里工业新区的“一城三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的框架格局基本形成,澧县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
澧州大桥
近年来,澧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全方位突破,沅澧快速干线、二广高速、安慈高速、焦柳铁路、国省公路似彩练当空舞,玲珑多姿;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客运班线四通八达。澧州大桥竣工通车,如长虹卧波,气势非凡。澧水航道疏浚,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形成水陆并进、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以澧县为中心,北接荆州,南连常德,东至岳阳,西通张家界,“七纵五横”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已然形成。
(二)
打开澧县城市发展版图,一区四园的产业发展布局,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为澧县经济的强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工业园区
食品加工、医药医械、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红红火火,康哲制药、平安科技、重啤国人、新鹏陶瓷、盈成油脂、运达机电、益翔实业、洞庭春米业、萌恒服装辅料等一批批骨干企业枝繁叶茂、蒸蒸日上,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东部园区建成2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入驻兴业。
县城夜景
商贸物流、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汽车、房产等消费持续火爆,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不断增强。
临江路
近年来,澧县实施津澧融城战略,启动“澧州新城”建设,一条宽32米、长10公里、双向6车道的澧州大道将澧县津市两地紧紧相连,城市环线、澧浦南路、翊武东路、澧阳路、护城路、桃花滩西路、黄桥中路、新河中路等城区主干公路纵横交错,在全省一流的智慧澧县大数据中心,数字规划清晰呈现。
澧水沿江风光带
澧县大力推进“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行动,.4公里城区供水主管、96.3公里污水管网、3.4万户管道燃气等项目完工,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转运场及2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环卫保洁、渣土运输管理、园林绿化和市政设施养护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素质再次提升。
澧水沿江风光带
漫步澧县城区,随处可见宽阔整洁的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楼,绿树成荫的花园,高雅舒适的小区,功能齐备的市政,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澧水流域现代化医疗急救中心——医院投入使用,恢宏大气、设施齐全的体育中心建成,成功承办常德市六运会。澧州实验学校建成运转,九澧中学、澧浦高中启动建设,澧水流域交通客运枢纽——澧州客运总站兴建,规划档案馆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
医院
县体育中心
澧州实验学校
澧州客运总站效果图
连续8年实施的城市生态公益林工程新增树木50多万株、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澧水沿江风光带为市民提供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绿色走廊。兰江公园、翊武公园、澧州广场、生态公园、群玉广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每天吸引了数万人轻歌曼舞、运动健身、弈棋绘画、休闲散步。
河湖水网连通生态水利工程启动建设,一幅“兰城新韵,梦里水乡”美丽画卷正徐徐展现,将为市民提供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绿色廊道,一座具有田园山水风光的生态新城已初具雏形。这一切,无不衬托着城市的美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
澧州文庙
澧州古城墙
(三)
作为农业大县,澧县素有“洞庭鱼米乡”、“稻籼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誉,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产棉大县和全国生猪大县。
全县标准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全省领先。
农康现代葡萄产业园
太青双上绿芽茶
复兴苹果柚
各类高效种养面积达到38.5万亩,形成了山区茶叶、丘陵区林果、平原葡萄、湖区高效水产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澧县葡萄”“城头山大米”“复润苹果柚”“太青双上绿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南美白对虾、有机蔬菜……,一件件名优特农产品飞过千山万水,进入全国百姓家中。
美丽乡村
生态家园、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卓有成效。实施农村绿化“十百千万”工程,全县五年造林22.5万亩,绿色乡村风景宜人。整治镇村环境,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着力精准扶贫,29个重点贫困村面貌发生很大改变。一批批宜居村庄和优美集镇加快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营造了“山青、水绿、天蓝、土净、人富”的生态环境。
集镇夜景
(四)
澧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和谐的根本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普惠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不断加强,全省最大的农村集中饮水工程——山门水库投入运行,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筑立体式群防群治格局。五项社会保险实现统一征缴,保障性住房、农村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组广播响彻乡村,荆河小戏展风采,澧州大鼓唱古今,各类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澧州大鼓
年6月,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盛大开园,古老的城头山以华夏第一城的殊荣,跨越年的时空,成为中国城市起源和稻作文明一张不朽的名片,澧州大地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在县内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一展现。城头山景区效果图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博物馆
稻田彩绘
油菜花海
城头山风情小镇、太青美丽山谷、澧南油菜花海、边山河古镇、王家厂水利风景区、复兴旅游特色小镇、大美生态家园、黄河新村、天供山、彭山、嘉山、宋鲁湖、北民湖……在澧县广袤的大地上,山水田园,风光无限。
王家厂水库
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省经济强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湘鄂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整体综合开发实验区……这一块块闪光的牌匾,辉映着澧县经济腾飞的无限荣光。
太青美丽山谷
满怀梦想的澧州古城,从“中华城祖,世界稻源”的厚重中走来,向着“洞庭第五极,澧水中心城”的目标进发,必将在一个崭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视频/澧县电视台图片/陈克发
编辑/周辉来源以澧为荣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