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笔者理论基础薄弱,思维也有不切实际之处,加之行文仓促,文字中漏洞甚多。然而,升斗小民,位卑但不忘忧乡,拳拳爱乡之意实在是真切的。因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抛砖引玉,集思广益,与诸位共商家乡发展大业!一、津市兴衰简史津市,我们可爱的家乡,兴起于明清,民国抗战时期盛极一时,解放后也曾辉煌璀璨,被誉为湘北明珠。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受制于大时代背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小工业城市典型代表的津市,在行政地位不高、交通区位不佳、自然资源稀缺、人才流失、百姓不思进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未能顺利实现转型,大幅衰退,被省内兄弟县市相继赶超,沦为一颗蒙尘的珍珠。所幸,步入二十一世纪,何尹、王罗等多届政府率领市民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努力实现津市的复兴。工业方面,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内引外联,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机械、盐化工、食品等产业集群。农林牧第一产业方面,倡导产业化和集群化,引进和扶植规模企业。旅游业方面,招商引资,深挖旅游资源。城建交通方面,修整道路,开发房地产,争取高速过境,拓展新城区。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已经有所起色,小城逐渐恢复了生气,依稀间能找到些许昔日繁华时的风采。但若横向对比,我市已经丧失了以往兄弟县市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并在“失去的十年”之间被对方超越得太多,难以再次脱颖而出并引领风潮。二、精品、人文、宜居——津市的正确发展理念复兴道路虽然艰难,但津市人从未放弃。政府与民间有志之士上下求索,共同探求适合津市的合理发展模式。兰津渡等网络知名人士便提出,应该结合我市的历史与现状,将津市打造成精品小城、人文小城和宜居小城,将农工商振兴、城建交通提质、旅游发展、本土特色文化保护与节能环保等目标融为一体,促进我市的综合发展。成功往往源自思想的卓越!这种富有整体性、科学性而又不失和谐美感的发展理念,无疑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广。三、实现正确发展理念的现实掣肘然而,我们虽然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为前进的指引,但仍要解决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仍要跨越一些无法绕过的障碍:怎样让上述发展理念落地并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应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使我市的工农商贸、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达成精品、人文和宜居的目标?我们追求的仅仅是将我市恢复到衰落前在省内享有声誉,在国内并无盛名的境地?还是应该超越历史、别出心裁,将我市打造成香格里拉那样世界知名的中国小城?必须正视的是:津市即便在全盛时期,也并非国内举足轻重的城市。在现有的人文历史与自然资源条件下,在现有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下,即使我们竭尽全力,能够做到的可能也只是恢复,若要进一步发扬光大,恐怕会遭遇大的瓶颈。原因在于:我市面积狭小、人口少,高附加值自然资源稀缺,行政级别低、交通条件一般(即使是在拥有高速公路后)。在发展工商业方面,当前省内综合条件比津市更好的城市比比皆是,更容易吸引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代表未来国内外产业发展方向的环保企业落户。而我们迫于经济发展压力,往往只能接纳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能过剩的厂家,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换取有限的经济收益(当然,这也是当前国内大多数中西部中小城市共同面临的窘境)。同理,我市并不拥有广大的农村腹地,可供进行第一产业开发的资源也不丰厚,虽然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农林牧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建设,但难以借此大幅提升我市的整体实力和地位。在旅游和文化方面,我们虽有毛里湖古大同、津市小吃、孟姜女和车武子传说、十八省移民文化非物质遗产等特色资源,但其它城市在自然风光、历史人文领域同样毫不逊色甚至大为超出,仅以省内为例:澧县城头山、湘西凤凰、江永女书、岳麓书院、张家界、南岳衡山、邵阳新宁崀山……我们有风景区,别人也有;我们有民间传统,别人也有;我们有古商城和旧街区,别人还是也有……我们拿什么去吸引外界的眼球?靠什么获得外地人的高度招聘商务BD总监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