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人文情话廊津市有这么个老地方

津市有这么个老地方

漫说当年“绿荷池”

作者:钟月

编者按

话廊,是《文化津城》推出的一个新专栏。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人物、文化、情感等方面展开话题。专栏作者钟月先生,系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南作家协会会员。

绿荷池这个名字,对现今的好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经常见诸本土史料提及其名,且属茶余饭后市井闲余中的话题。陌生的是,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在远年遥想中——也是啊,作为津市人,时常念及故乡物事,自在情理之中。

我自幼生长在绿荷池近旁的九码头吊脚楼,从红口白牙的蒙童时代起,就和绿荷池结下不解之缘。多少年过去了,世事纷扰,昏晓无涯,但总没能抹去我对这片地方的儿时记忆。有人曾经这样问过我,这地方怎么就叫绿荷池?说实话,我虽然熟悉这里的风物,但对这一地名的出典,还真算是给我一个卧槽将,让我一时难以回应。尽管我阅读和收藏过不少文史典籍,却至今还没有看到过有关这种地名的任何文字记载,无法从史料上佐证这地名的来历。但以我个人的见解而言,我觉得有一点似可确证,这里曾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池塘,满池湖水盈盈荡荡,终年不竭,夏日里,水波粼粼,绿荷飘香,加之老百姓放养的鹅鸭在水面浮游觅食,极富野趣。我揣想,面对这么个造物主天赐的所在,有绿荷,有池塘,大家喜欢,顾名思义,约定俗成,日子一长,老百姓就顺口一说,随便一叫,于是这绿荷池的名号儿便渐次传开,年长日久,便沿袭至今,可能是这样吧。

有人也许会问,当年的绿荷池到底占地有多大?这好像无法精确丈量。如若照当时的地域方位,结合后来新修的各类建筑原址进行估量的话,凭我的记忆,大致能描述出当年的基本轮廓。绿荷池整个地域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它的东面是汤家巷,即北从原津市人民招待所,南至九码头背街(现已拆除的吃小钵子地方的北侧),南北长约近来米。前面说到的绿荷池的大池塘就在东南方向,好多年后填湖造楼夷为平地。原来的津市百货公司大仓库,就是在这块地皮上修建起来的,如今这里已成了一个菜市场。它的西面止于拐子巷,这个从汤家巷到拐子巷的东西长度,我估摸着也该有个米左右吧。如果从汤家巷到拐子巷双向往南的话,它的南端便是东河街及西河街两街主要地段的北侧一线,即两街居民长长的屋宇横跨于街道和绿荷池场坪之间,这种错落有致的自然格局,绝无仅有,颇具意趣。

由于当年地方财力有限,急办的事情实在太多,经费有限,无暇顾及,至使那时的绿荷池,还基本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此情当属可谅。尽管如此,有关部门还是尽力而为,做了一些局部的改善工作。比如,当时的体委,就在池塘的西南面建了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跳高跳远的沙坑和几个单双杠。这些东西,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可能会令人发笑。篮球场地,就是拔除丛生的杂草后,刨开一块地,再在两端各栽上木质的篮球架便成。排球场呢,更简单,利用一块浅草坪地,用锄头在四周挖出一圈长方形的沟道,作排球场的圈线和观众的站立处,再在草坪中心的两边,各栽一根挂球网的柱子便完事。沙坑就不要说了,就是往下挖一处长方形的土坑,挑来澧水河岸边的沙子,倒入坑里即成。沙坑的旁边,是用铁管焊接成的单双杠。过了不久,环境又有了些改善,有关方面在靠拐子巷的东侧搭建了用树条和木板拼接成的简易台子,供民众集会和各种活动时作主席台之用。此外,大部分的野草基本铲平,有些地方设置了吊环,扒杆,杠铃,还辟有简易跑道等等,这是为民众玩乐和开运动会准备的。

环境的落后和设施的简陋,并不仿碍知足的民众对运动的热情。那些年里,绿荷池实际上成了老百姓的公共娱乐场所。这里除了雨天和冰冻天气,每天都有好多人到这里开展各种活动,打球,跑步,举重,跳高跳远等等。这些项目中,最受欢迎最热闹的要数兰球排球场。这里经常举行兰排球赛,观看的群众特别多特别热情。这里除了比赛外,还有指导老师义务辅导教大家打球,兰排球爱好者们的兴趣极高。

我印象最深的辅导者,记得是兰球的柳迪青老师,排球的马济龙老师。这两位老师我都非常熟悉,柳老师日后在市体委工作好多年,球技高超,为人和善,很受大家欢迎。马老师一直从事体育教学,擅长各种球类,特别是排球。我在澧县一中读书时,马老师恰好在学校教体育,我因特别爱好体育,故而和他搞得很熟很随便。我曾提起过,马老师在绿荷池教打排球的旧事,他听了呵呵大笑,还和我饶有兴趣地说起了当年一些值得回味的往事。

绿荷池,不仅是大人们的公共娱乐场所,还是孩子们的游艺乐园。

那时节,这个地方经常有来自河南、山西、安徽、山东等县市的各种杂技团和马戏团来演出。他们在表演空坪的四周,用厚帆布和粗绳索围成很大的两层内外围圈,以防孩子们钻入看白戏,可这些防护措施并不奏效。演出时,场内虽有人员来回巡查,但孩子太多,看护人员太少,拦不住孩子们游戏般地左冲右突,以至鞭长莫及,顾此失彼,于是,看护人员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乱钻,乐坏了这些看白戏的孩子。若是在假期,这里这里就更热闹了,成天都是满满荡荡孩子们的身影。他们尽情地玩耍着追追赶赶,打打闹闹。男孩儿大都玩打弹子、射镖、打跪拐、滚铁环、打棒鸡儿、刷陀螺、玩铜壳子、玩石板角儿。女孩儿呢,就玩背背背、踢毽子、跳房子、娶新姑儿等游戏。有些孩子不完这些的,就在草地上栽跟斗、叠罗汉,吹自制的柳叶哨,唱自编的歌,快活极啦!

绿荷池,就是贫穷年代大人们的公共娱乐场所和儿童们的游艺乐园。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给无数人以欢乐和笑声的地方,业已消失——但可以肯定,对绿荷池情有独钟的人们,一定会在心里保存着一份当年的快乐记忆。

钟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dl/18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