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津市地方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始终是处于秘密状态。其具体活动情况鲜为人知。一批革命先辈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一些革命先烈默默地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记着他们,研究和探索津市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便是一个永远的纪念。同时,这一研究和探索对于现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不无裨益。
一九一九年前后的津市社会津市是由乡村集市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津市已发展为九澧地区的重要工商市镇,商业、手工业的繁荣已成为当时津市社会的显著特征。据统计,民国初年,津市工商行业已达30多个,各种店铺、工场数百家,仅粮、油、棉、盐、纸、布、南百货等8个行业就有店铺近百家。年,冯玉祥路过津市时发表感叹:“津市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街道店铺规模颇大,胜过河北、山东的府城”,溢美之词自然有夸张之处。其实,当时津市的工商业主论资本大多只属于中下水平,津市的工商业正处在一个亟待发展时期,从其经营形式、经营规模等便可见一斑。当时,津市经营粮、棉、油的商户主要以居间介绍,抽取佣金的“牙行”交易形式进行活动。门市热闹,资金则显然不足。百货业、绸布业是当时津市市场繁荣的重要支柱,但铺面规模一般不大,大店20人左右,中等店15人左右,小店7~8人不等,其中有部分店铺还是几家合股经营的。至于南货业、靛染业、土布业等,虽铺面栉比,但多是前店后坊,节食自立,资金普遍不丰。一般几千元,少者几百元,个别所谓殷实户也不过三、四万元,根本无法与当时常德、沙市、长沙的工商业主相比。
辛亥革命后,正在发展中的津市工商业受到严重阻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军阀混战,二是外国资本的年侵入。
年前后,津市地方连年战争,烽火不息。北军、南军、直军、皖军、湘军、鄂军、川军、黔军,各路军阀你争我夺,各种服色标志不同的军队像流水般从津市经过,使得津市的工商业遭受严重破坏。战争进行期间,过境部队胜则敲诈、败则抢劫。年12月李抱冰与王春初争夺澧州,兵败向安乡溃退。29日、30日,津市迭遭溃兵抢劫,工商界损失惨剧。当时,长沙《大公报》曾将这件事予以披露:“民国九年()12月29日,忽来军队,蜂拥商会,抢去税款、代筹饷洋27箱,另有预收洋及分区饷洋共余元,铜元串。商号银钱货物损失甚巨,枪毙民人3名,伤者甚众,商务停顿,生机尽绝”。年3月12日,长沙《大公报》还刊发了津市商会致长沙总商会的函。向社会诉说了军阀战争使津市工商界蒙受的苦状:“自六年军事发生,北去南来迎送不暇,合计借垫之款、招待之费达五十万元有余,去冬又抢劫数十万元,此次闭城月余,全市停业.…”战争偶有间歇,驻防军队操纵地方权构,或勒饷、或派捐,工商界更是备受其累。年7月,湘军二师四旅旅长兼澧州镇守使唐荣阳借口部队紧急开拔,向津市盐承销公所索要开拔费,勒逼盐包,强借商本元,承销公所无法应付,飞电向椎运总局告艰,经调解,以“允提秋款”了事。年下半年,黔军袁祖铭的部队驻防津市,先后向津市工商户摊派饷银十余次,累计达五、六十万元之巨。由于军队勒索过甚,津市工商户多力不能办,有的店铺竟至倒闭。年后,津市几家资本较为雄厚的油行,如光大、合兴永等便为躲避派款,被迫收束,年2月间,津市3家绸缎铺,2家钱庄亦因这一缘故而相继关门。
外国资本最早侵入津市市场的时间大约在辛亥革命前后,最初是美国美孚火油有限公司、美国亚细亚火油有限公司竞相在津市推销煤油。兹后,日本日清株式会社、德国爱理司洋行、英美烟草公司、英国太古公司、英国怡和洋行、美国施乐洋行等先后来津市进行掠夺式经营。他们向津市市场推销煤油、烟草、染料及香皂、面盆等日用工业品,从津市地方收购桐油、皮油、杂粮及各种土产,由于外商的侵入,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津市地方民族工商业受到遏制,一些经营民族传统商品的店铺和从事地方手工业生产的工场相率破产。自辛亥革命前,一直在津市工商界中颇有影响的虞顺长绸缎铺(其经理康尔维于民国4年曾为5省9团公推为津市商会会长),长期以经营苏、杭的绫罗绸缎为主,生意十分红火。自英、日的羽绫、台西缎、白细布、哗叽等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津市市场后,虞顺长每况愈下,辛亥革命后没几年,虞顺长终于被“洋货”逼得关了门,津市的土布行业景况更惨。首先是德国的“人造靛”出现,使津市的染坊业迅速衰落,接着日商、美商的“洋纱布”大量倾入,津市的20多家土布店便相继倒闭,到年后,津市市场上已没有一家纯土布店了。
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国资本的侵入,津市的工商业乃至整个津市社会发生了畸形变化,几个依附于外国资本的买办洋奴陡然成为津市的首富,并企图左右津市的政治经济大局。一些毒化社会风气,有辱民族尊严,有损人民健康的行业也迎合军阀、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骄奢淫逸生活的需要而逐一发展,妓院遍布大街小巷。“乐女”、“嫁业”成了缴税纳捐的守法公民和行业。民国初年曾明令禁止的鸦片烟也在军阀混战期间变为合法,并迅速发展。先5家、后8家,最多时,津市售烟和吸烟的营业场所多达63家。特别是由战乱等诸多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纸币泛滥,更使津市的工商业陷入一片混乱,津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失去了维系。据记载,民国初期,津市的钱庄曾多达20余家,印制纸币的商号甚多,大家富商自己发行纸币,小商号亦群起效尤,军阀官吏利用手中之权乘机大肆搜括。第一任澧州镇守使王正雅便在津市开了一个银号,发行数十万纸币,并在门上贴着不准兑现的布告。冯玉祥应王正雅之请,率军队经过津市时,都曾为他的这一举动感到汗颜。
津市的社会现状引起了津市人民的强烈不满,反帝反封建的意识在民众中自发酝酿。那些颇为精明的中小工商业者,对军阀混战和外资入侵尤有切肤之痛。他们在外地进行经营活动的同时,也把外地民主运动的信息带回津市“销售”,激发了津市地方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年至年,贺龙出任澧州镇守使期间,由于他对爱国运动的支持,津市地方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热情更加高涨。从年到年间,津市地方在没有建立党的地下组织之前便先后发生了数起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争活动。
◆年,津兰中学学生为响应“五四”运动,不顾学校当局反对,自发上街游行声援;
◆年,长沙发生日本水兵枪杀市民的“六一惨案”,津市工商各界自发组织罢工、罢市,掀起对日经济绝交活动;
◆年,几名英国商人住津市华阳旅社,非法贩卖枪支和毒品。失业工人张易立、青年徐金子等人激于义愤,夜闯旅店杀死了两名“洋大人”;
◆年,津市各界人士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自发组织了“青沪惨案雪耻会”,积极开展抵制仇货运动。原分散经营的六家轮船公司,自动联合组成六轮公司,以抵制日本的戴生昌轮船公司,终导致日轮因无法经营而被迫一度停航。
这些自发的民主斗争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从政治上思想上为津市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津市的社会现状更引起了一些有识人士的深思,如九澧平民工厂经理罗甸原在他的第二期报告书上写着:“像从前的津市这醒龊的社会,居然称是湖南的一大商场,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只见贫民的哭声、土娼的淫声、鸦片烟的呼吸声、茶馆酒馆的调嘻声、各机关麻将声、扑克声,简直闹得昏昏沉沉。津市社会,若不用猛力改造一下,当真拿这些声浪作热闹的工具,那么,津市的热闹可真糟透了”。为了寻求拯救社会的良方,一些有志青年纷纷离家远涉。年到年间,相继有朱务善、杨立达、许和钧、张志定等人分别进入北京大学、湖南省省立第二师范、长沙兑泽中学等学校读书。在那里,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这些人中间有不少回到津市工作,为建设中国共产党津市地下组织做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津市风云
朱定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