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乡土散文嗦粉

就像北方人把面食做的五花八门、风生水起一样,南方人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南方是无可争议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好吃的东西也就特别多。不过,小时候经历的那个年代,由于山区地多田少,地里产的大多是玉米麦子红薯一类的旱粮作物,于是大米就显得弥足珍贵。煮饭时往往会在米里掺一些杂粮,更别说用大米碾制米粉。生产队的地里种有小麦,逢年过节,用分来的麦子到大队加工厂换面条,所以吃面条不是很困难。那次随父亲步行二十多里山路到镇上赶集,父亲见我饿的不行,就带我到公社供销社的饭店里吃午饭。父亲掏出两角钱,对卖餐票的服务员说:来两碗粉!服务员望了望父亲,笑道:大叔说笑了,这年头哪还有米粉?吃面条吧。于是,才知道,米粉和平时吃的面条不是一回事。父亲偶尔到集镇上卖自己种的烟叶,换俩油盐钱。摆摊子边上是那户主人很和善,赶集的人经常到她屋里舀水喝。从交谈中,父亲了解到她也同姓,很小时候被人卖到当地给人做童养媳。至于娘家是哪里的,她自己也不知道。见父亲厚道,她说,大兄弟,我嫁到这里几十年,也没个娘家亲人,正好我们是本家,不妨认个亲戚,也好平时有个走动。见父亲应允,她很是高兴,转头朝里间叫来自己的男人,说:这是我娘家兄弟,以后我们是亲戚了。她年长父亲几岁为姐,父亲为弟。于是,我就多了个姑妈。姑父姑妈属镇上居民,条件稍好,吃的居民定量粮。由于姑妈精打细算,粮食略有节余。听说我没吃过米粉,说对父亲说,过两天我做米粉,你下一场来拿,让侄子侄女们尝个新鲜。于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到米粉。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真是没有一个词,比“嗦”更适合形容吃米粉的动作。米粉好就好在顺滑。嘬住米粉的一头,轻轻吸气,筷子顺手一递,“嗦”的一声,米粉自己就会钻进嘴里,这是米粉给人最悦耳的声音。米粉是南北文化碰撞的产物。米粉的创造者把南方常见的大米,做成北方面条的形状,那一刻,乡情就凝结在这一碗米粉里。后来当兵到衡阳,尝了一次衡阳卤粉,就爱上了那个味道。要用敲开的猪筒子骨熬一整夜,有这骨汤做底,炖得软烂的牛肉做汤头,佐以花生米、葱花、榨菜、辣椒油,提味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卤粉讲究的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后喝汤。等到吃完牛肉,浓缩了猪骨和肉的精华的汤汁,已浸透每一根米粉。那次因拨牙不能吃粗硬食物,司务长交代炊事班给做病号面条,问我有什么意见。我惦记着那卤粉,便要求能不能自己解决?司务长见不用麻烦炊事班,爽快答应,给我领了一星期的伙食费。于是,扎扎实实地过了一把卤粉的瘾。半年后,部队医院参加卫生员培训,第一次尝到了长沙米粉。一碗米粉分扁圆,扁粉如带,圆粉若丝,做法上分汤粉、炒粉、拌粉,不同做法又带来不同滋味。一碗典型的长沙肉丝粉,在上桌前是不带丝毫辣味的。每个粉店老板都宽容地把决定权交给食客。一盆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静静地等在柜台上,任人自取。对人来说,只要米粉味道对了,环境什么的都无所谓。不论男女老少,都埋头专注于自己面前那碗粉,只有在粉的多少和潲子的种类之间有所区别。参加工作后,天南地北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地,总是想尝尝当地的小吃。我以为,这样才能代表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的元素。省内,吃过常德津市牛肉粉、湘西的盖码米粉、株洲的醴陵炒粉、郴州栖凤渡鱼粉、邵阳“乌冬面”。走的地方多了,品尝到米粉风味也多了。如广西的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防城港,云南的昆明、丽江、大理,贵州的铜仁、镇远,福建的厦门、武夷山,广东的广州、梅州、韶关、肇庆,江西的鹰潭、萍乡等等。桂、湘、鄂、闽等地称为米粉,在云、贵、川则称米线,在江西叫做米缆,在广东一带叫做河粉。各地对的米粉叫法不一,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也各异。出差在外,必须尝尝当地小吃。就是想“嗦”一下那儿的米粉。看着大厨们用一长柄笊篱盛装放入锅中,轻摇慢晃,看着那竹筷在笊篱挑出米粉高高地举起,往碗的左边一划,又往右一摆,那白生生的米粉就整整齐齐地横陈在碗中。再用勺子舀上一勺或是红烧排骨、肉沫油渣、牛腩羊肉,或是鸭肉鸡丁,或是豆腐丁,猪牛羊杂碎,夹一筷折耳根,撒一把葱花姜沫,整个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看实在的贵州人下米粉更有味,舀的那满满一勺潲子让你惊诧不已。喷香酥烂的潲子,静卧在雪白的米粉上,香菜、酸豆角、花生、红艳艳的辣椒末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地点缀其间,你会顿时食欲大动,口舌生津。调料之五花八门味道,让人满口生津。辣中带酸,花生香香,豆角脆脆,汤鲜料足,而那桌上摆着的不同加了不同辅料的辣酱,由你根据需要随便添加,韧韧的滑滑的白色米粉,加上这些品种多样、色彩各异、味道鲜美的配菜,再放上些脆花生、酸豆角,撒一把香菜,泼一勺油辣椒,不由得让人心动、胃动、手动。只要涉及到吃,人们向来是寸步不让的。如果说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会不服。“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让你吃得最开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当筷子搅拌开那不同风味的米粉,直到嗦进第一口粉,开心惬意的一天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审阅:北斗简评:一个“嗦”字,形象而传神,仿佛面前就坐着一个人,面对一碗醇香的米粉,小心翼翼又满怀欣喜地品尝,很贴切地表达了对米粉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作者:陈通宪终审:严景新编辑:卜一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ly/28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