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津市市资讯
津市市古人
津市市新闻
津市市旅游
津市市小吃
津市市地理

津市文史资料第一任常澧镇守使王正雅

第一任常澧镇守使王正雅

王正雅是第一任常澧镇守使,在任九年,他也是民国初年湘、鄂两省显赫一时的传奇式人物。“王统领打荆州”的故事,在澧津和荆沙一带广为流传,可以说人尽皆知。

王正雅,字子豳,慈利溪口人。青少年时受业于私塾老师田春山,平日爱读《春秋》、《左传》,且喜作水墨山水画。他精悍异常,遇事敢作敢为,从戎后很受上司赏识,曾出任云南省通判(通判是清朝府的僚属,分管缉捕、抚边等事务)。在任内立有战功,擢任贵州按察使,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儒将。这时,清政府为了笼络汉人,颁布九年内立宪,而各省成立的宪政筹备机构,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王正雅对这些深为不满,他认为不实行革命,不足以达到实施宪政目的。就在这年,他母亲病故,王奔丧回到家乡。

辛亥年,湖南巡抚余诚格奏请清廷起用王赴鄂,王一笑置之。十月,湖南反正,都督谭延闿来信邀王就任西北路安抚使职。王到省城与谭会商军事大计,准备先攻取荆州,以利于北进。当时由省调拨给他前路巡防一队,都督府卫兵一队,又召募旧部一千人编为“武字军”,共为五营,加上学生军队一千七百人,王以西北路安抚使统领武字营,决定北取荆州、襄阳,再攻洛阳以定中原。十月十日大军向荆州进发。荆州是历史名城,地处长江北岸,西控四川,东屏武昌,北窥襄樊,南通常澧,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高而坚,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荆州,篾扎的澧州”之说。清朝政府害怕新军攻打,调集了部队八千余人,炮队克鲁伯炮四尊,过山炮十二尊,马队三百余,快枪近四千杆,而王正雅当时仅有步兵一千七百来人,没有炮队、马队,枪械也仅有东洋枪春町枪四百来杆,双筒毛瑟枪一百八十杆,而贮备的子弹还不及荆州守军的三分之一。势单力薄,加上满人又是以守待攻,以逸待劳,形势对王极其不利,王正雅要想一举拿下荆州,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王面对强大满军,无所畏惧,他常说:“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定志愿,虽千挫百折,而最终必然成功。”眼前虽然敌强我弱,但他仍抱必胜信念,慎重将事。为了克敌制胜,在军中成立了宣传队,采取攻心战术,瓦解敌人士气;成立侦察队,探听敌人虚实,做好兵力部署;成立测绘队,绘制地形和进军路线图;成立兵站,便于接济兵源;成立通讯机构,随时掌握前线动态,利于指挥作战;还成立粮站,以保证部队给养,消除部队后顾之忧。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只待发布命令进军。

十月十五日,满军已由京汉铁路进入武胜关,攻下汉阳。王正雅统观局势,判定荆州城内满军尚未获得以上情报,应当急攻,稍缓敌人得信后就会设法固守,难以攻下,千万不可坐失良机,于是亲率大军向江北挺进。正当这时,鄂军唐牺支师长已经攻下宜昌,正待东下夺取沙市,王立即将军队部署在涴市、黄金口一线,又探得荆、沙商民盼望湘军甚急,王乃自领劲旅强渡长江,这时,清兵有三百人驻守草市,草市距荆州城仅三里,拿下草市对守城满兵将是个极大威胁。他当即派恩渥、玉林率敢死队二百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占领草市,守兵见王来到,狼狈逃入城内。十八日,王正雅指挥兵士一队打下沙市,沙市商民悬旗祝捷,炮竹声十余里内可闻,荆州满人守军吓得龟缩城内,不敢出战。王正雅便与鄂军唐牺支会商,由鄂军负责攻荆州西门、南门,王军负责攻荆州北门、东门,湘鄂两军对荆州形成钳形攻势。当时荆州城满人精锐部队多把守东门、北门,城外地势低平,又有长濠,加上城防坚固,强攻硬拼是很难的,王思考再三,决定采用疑军制胜,便令士兵卸下军装,穿上兰衣裳,头上扎兰布包头,手持马刀,肩负长枪,并将士兵分为两队,一队昼伏夜动,一队夜伏昼动,两队不分日夜在城外来回作穿梭式行军,夜间更是灯笼火把,击鼓鸣铳,好似千军万马源源而来。城内满军不明城外虚实,早已吓破了胆,士兵都丧失了斗志。王正雅所部将士请下令攻城,王说:“不可。孙子曰:‘众利用昼,寡利用夜。’今我寡敌众,不宜白天作战,只有夜战,敌人才难以测得我军虚实。”大家听了,很佩服王的军事才能。

第二天晚上,王正雅突然下令攻城,士兵匍匐到城濠边,举枪射击城上守敌,当时,王正雅亲临战线,站在濠边督战,飞弹穿过他的袴褶,他面无惧色,士兵见了更加奋勇冲杀。城内满兵见四面被围,以为湘军如潮涌来,孤城难以死守,士气大落,守将右都统恒龄临危自杀,比利时传教士马修德出城调停:代表满军乞降。二十七日,王正雅率军入城,满将军连魁、左都统松鹤开东门,捧将军印站立道左欢迎王正雅。王亲率十人进将军署,满人多跪下迎接,王抚慰说:“我军保全你等生命与财产,不受歧视。”满人高呼万岁!王当即传令下去:“妄杀一人者,抵罪。”他宽大为怀,赢来了城内汉、满人的真诚拥戴。王正雅从进军到攻下荆州为时仅仅十天,开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赫赫战功,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事。他智勇双全,轻取荆州的战绩很快形成了神话般的故事,在九澧一带民间广为传颂。当时儿童都学会唱一首儿歌:“嘟嘟打,打嘟嘟,王统领,打荆州。纸兵来,捉满虏。”(注)

这时,湖南都督谭延闿以荆州刚刚收复,千头万绪,急待处理,便会同湖北都督黎元洪,电请王正雅留守荆州,而王正雅则谦虚地荐举鄂军唐牺支,认为攻下荆州是与唐牺支有力配合分不开,而己自是客军,唐是鄂军,理应由唐留守荆州,王于是引兵回到湖南来,他这种有功不居、善视大体的风度,一时传为佳话。自此,王正雅影响更加扩大,受到各方推崇,被谭延闿委任为常澧镇守使,管辖永顺、大庸、慈利、桑植、石门、临澧、澧县、安乡、南县等九县。当王正雅大军凯旋归来路过津市时,津市万人空巷,拥向大街两边,争睹王的风采,鞭炮声响彻云霄,王频频点头,感谢津市父老的欢迎。王虽驻军县城,但鉴于津市是九澧门户,商业重镇,因而经常来津市坐镇和视察,与津市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

王正雅任镇守使时,能高瞻远瞩,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他常说:“要把九澧建设好,首先要造就出一批有才能的人,而人才的来源,关键在于发展教育事业。”因此,他极力提倡办学,不仅提倡办中、小学,还重视职业教育。首先将澧县县中由小西门迁到大西门,扩充校舍,增加班级,使更多青年有入学机会。为了解放妇女,使学得文化知识,他又筹办祖武女子师范,学制七年,预科一年,本科五年,专科二年,鼓励女子入学,努力培养乡村教师(王遇刺后,祖武女师改为九澧第二女子联合师范)。他以后还在镇守使衙门里划出几间房屋设立了一个文学专修班,因“五四”运动后提倡新文学,他认为要国富民强,靠学“五经”是不行的,便动员读经书的儿童改读语体文。民国八年,他为了九澧振兴工业、农业,在澧城开办了甲种农业、商业学校,招收农、商各一个班,努力培养农业、商业骨干力量。不幸在他逝世后,好几所学校都先后停办了。

王正雅待人宽厚,有两件事足以说明:原来他小时读私塾时,有次因背书不出来,受到蒙师田春山重重体罚。当他出任镇守使后,一次回慈利视察,特地差人约见田老师,田老师担心他当了大官会进行报复,拒不见他,王正雅便亲自上门拜见,田老师不得不出迎。王手挽田老师手说:“你当年从严教我是对的,要不是你教导有方,我哪能有今天,今天登门拜访,是专来向你致谢的。”说罢,脱帽一鞠躬。这件事,他常对人谈起,并勉励他所办学校的教师都得效法田春山先生,师严弟子方强。但王正雅对自己子女的过失却不含糊、迁就,据说有次王正雅有个儿子在澧城化妆成女学生混入女师被人告发,王正雅知道后大怒,将儿子关押起来准备严办,后经田春山老师讨保,王正雅碍于老师情面,才从宽处理。

辛亥革命不久,袁世凯梦想当皇帝,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粉墨登场,王正雅竟致电祝贺,电文中有“惟望早正天位,以慰望治之心”的语句,成为他一生莫大污点。民国九年七月十八日,南军李温珩师进攻澧州,王正雅为做好迎战准备,派儿子春初在津市皇姑山设置瞭望哨,日夜派兵守望,后因李温珩大军蜂拥而来,加之所率部属王子瑞营倒戈,使局势逆转,王正雅不得不撤出澧州城。二十二日路过慈利猫儿峪时,被常澧副镇守使卿衡部下喻营长刺死。王被刺后,王的部属拥戴王春初带兵前往报仇。贺龙原为王正雅部下,私交很深,闻王正雅被害,在王春初的请求下,便带领所部周朝武(号铁鞭)营,由桑植南下,卿衡见势不妙,交火后急忙逃跑。三年后,王正雅灵柩由慈利迁来津市关山大垇安葬,津澧百姓缅怀王正雅在推翻满清政府时立下的功绩,纷纷出动,伫立宝塔湾至津市关山大垇沿河两岸,迎接护柩船队经过。

一九二三年,王正雅的亲属和学生汤馥兰等数人发起,在澧县县城内白家巷正雅公馆里办起正雅女子学校(后来男女兼收),用以纪念王正雅生前重视知识,培养人才,积极兴办教育事业造福九澧之美德。

注:王正雅攻打荆州时,守军自持城坚兵众,安如磐石,扬言:要想拿下荆州城,除非纸兵从天降。因“纸兵”与“子豳”谐音,意指王正雅军为神兵天降。

来源:津市文史资料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shishizx.com/jssly/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