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西北部,有两个独特的县城,
一个是澧县,一个是津市。
这两个“孪生兄弟”,相距仅仅8公里,
它们山同脉,水同源,
文化同根,世代唇齿相依。
曾经,
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古老而响亮的名字:澧州
是湘西北的大门,澧水流域的明珠。
▲澧县
后来,两兄弟经历多次分分合合,
时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时而我是我,你是你。
在独立与交融的交替中,
书写着城市的记忆。
▲津市
在多年的发展中,津澧分治,
导致两地发展力量较小,结构布局分散,
区域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
两地独立发展,已难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而且,从战略地位来看,
从荆州到常德,两百公里的中间,
缺少一座中心城市,
在这一中间地带,
如果津澧不融城发展,
湖北就会发展石首和公安,
而谁先发展,谁就会占得主动。
提高两地城市发展的效率,统筹城市功能布局,
引导两地城市相向健康有序发展,
两座城市再度融合,势在必行!
早在年,津市市政府首次提出津澧融城的构想,
得到省政府多名领导高度重视。
上世纪90年代初,省政府组织联合调查组,
就津澧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进行调查,
提出了“实现津澧合并,组建湖南第二个北大门”的构想。
可惜因种种原因,津澧合并没有实现。
年,两地协作进入官方议程,
常德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津澧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以解决津澧城市联合发展的问题。
年,省委省政府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就把津澧新城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年,从中央传来了好消息:
国务院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提出“五核心五轴”城镇发展格局:
积极对接长株潭、武汉等大城市群,
培育岳阳、常德、益阳、荆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
以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津澧新城,赫然在列!
▲津澧新城
津澧新城的构想,在加快变成现实。
年,津市、澧县作为全省唯一申报地区,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年,常德市审议并通过《津澧城市空间发展一体化规划》,确定了津澧融城总体规划。
近日,随着《津澧新城—总体规划》获湖南省政府批复,
一个崭新的城市——津澧新城呼之欲出,
人民跨越30年的期盼终落地!
两座城市终于在时隔多年后,即将再次牵手合体,
迈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根据《总体规划》,
未来,津澧新城将被打造成:
湘鄂边界及澧水流域中心城市,
常德市域副中心,
产城融合现代宜居新城。
打造“一轴一带一城七镇”城镇空间结构,即:
以南北向常荆方向为联系轴,
以澧水为城镇发展带,
以津澧新城中心城区为核心,
以大堰垱镇、金罗镇、甘溪滩镇、梦溪镇、城头山镇、小渡口镇、毛里湖镇7镇为重点城镇。
▲津澧新城规划图
形成“一带双轴三片四心”的城区空间结构:
“一带”是澧水景观带,承载滨水生态群落、城市景观绿廊和亲水活力空间。
“双轴”是津澧融城发展轴与区域衔接发展轴:沿省道(津澧大道)串联澧县城区、津澧融城发展区、津市城区三大片区,形成拉动津市和澧县相向发展的津澧融城发展轴。依托二广高速,形成促进城市对外沟通的区域衔接发展轴。
“三片”是澧县城区、津市城区、津澧融城发展区:
澧县城区以城市服务和商贸功能为主导。
津市城区以生活居住职能为主,提升片区商贸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津市高新区的建设。
津澧融城发展区为带动津澧新城发展的核心片区,由城市综合服务片区和产城融合示范片区组成。
“四心”是行政商务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澧县城区中心、津市城区中心。
▲根据《津澧新城总体规划(—)》,津澧新城将形成“一带双轴三片四心”的空间结构。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
湖南,又迈开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澧水流域,
即将诞生一个生态优美、人文鼎盛、经济繁荣的城市。
打造洞庭湖第五极,澧水流域中心城市,
是发展的需要,
也是响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未来,津澧新城
资源配置、基础设施投入等将大大增加,
人们将在教育、交通、医疗卫生、城市文化等方面享受更好的服务。
与大家一起期待,一起祝福,
澧州未来更美好!人民更富足,生活更幸福!
来源:观潮的螃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