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间流沙99
最近呼吁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之声强烈。把根留住,是啊,我们的心愿是美好的,想留住一丁点城市的记忆,但事实上津市城区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目前还残存点老建筑的是生产街,清代福建人的会馆“天后宫”以前就在这片街区,生产街自由市场曾被文化人生动的形容为津市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现在还可以在街道两侧找到点老的记忆,但这些老建筑价值不大了,保存较好的木构建筑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织布厂厂房,现改做民居。
燎原旅社(原悦来客栈)早已被一把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现在唯一保持老风貌的仅存西端的一面马头墙。如果是谈价值和保护,城区这些建筑已无多大保护意义。政府大规模的重建仿古建筑或仿古一条街,如果单纯是为了寻找城市记忆,无任何意义,花再大代价打造的复制品永远还是复制品。难以成为城市建设亮点。成功重建上规模的仿古商业街对政府而言需要巨大的财力和本土文化元素做支撑,而且理想距离现实也许会很遥远,长沙花巨资打造的靖港古商城应该是很好的例证。有些网友建议政府部门去洪江看看,我们如果现在还谈学洪江,那只能成为笑料了,洪江完整的古建筑群保留了所有文化元素极具保护和利用价值。津市城区还具备什么呢?
新洲古城卫星图片
古城墙上的民居
嘉山下的澧水大转弯(不比长江大转湾逊色)
新洲汉墓发掘现场
新洲楚墓出土镇墓兽
或许我们可以将期待的目光移至新洲古城,新洲古城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新洲古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建埠史远远早于津市城区,据澧洲志载唐李泌筑新城,唐代李泌的新城应是在老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
新洲城外分布的成百上千的楚汉古墓,孟姜女传说,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都可以佐证新洲古城过去的历史和繁华。本土的二个重点非遗项目都是以新洲古城为载体,这一男一女都是新洲人,深入挖掘利用好这两个非遗项目离不开古城文化,我们宣传孟姜女的贞烈、车胤的勤奋需要看得清,摸得见的文化载体。
新洲古城面积达万平方米(古城的轮廓在谷歌地理上清晰可见),夯土城墙、护城河大部分保存较好,新洲南街还保留有清代“万寿宫”和部分民居。新洲古城还是楚人南渐的桥头堡,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先生曾把新洲称为“湖南第一楚城”。我们可以“湖南第一楚城”为名片在新洲南街打造一条有别于湖湘文化的荆楚文化商业街,新洲南街还保留有浓郁的古镇文化元素,街道不宽,穿衣戴帽利于掌控,建设投资成本远低于津市城区街道。位于南街的“万寿宫”整体框架保存尚好,属于国有直管公房,可以将“万寿宫”修缮改造成“武子祠”。然后以“武子祠”为龙头将新洲南街打造成集传统手工艺、美食、土特产等为一体的传统商业文化街区。还可以依托嘉山修建嘉山傩文化博物馆、开发农家乐、生态游等项目发展以吸引津澧客人为主的新洲一日游。
我们可以看到,新洲在文化和地理资源上远胜于津市其他乡镇,但是,新洲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已严重滞后。一座存在了几千年的古城,难道要在我们眼中消失?难道我们就不能让千年古城墙屹立下去?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当国家资金要大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时候,我们准备好没有?有人说城市经济发展很重要,一切都要为发展经济让路。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该保护的重要文化遗产还是要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并不矛盾,文化遗产也可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产业,而文化产业发展是可持续性的是绿色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留给文化遗产保护一点空间呢?如果我们一味急功近利,又要等到已经失去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谈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那只有一声叹息了!所以,把现有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把新洲现有的古城墙、古街道、古建筑保护好,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才是正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